51014 张小灵
幼儿时期的绘本体验——松居直,对松居直先生分享他自己幼年时的经历,特别地有感触,是因为自己在这里踩过坑。
在小宝8个月时,听有人建议说可以给孩子读绘本了,我那时候对绘本还不了解,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小小的一本,简短的几个字词。价格也不便宜,感觉孩子能从里面学到什么?我是质疑的?
就是因为心里面的不接受,也没好好研究过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什么特点,阅读的时候注意什么,怎么读,匆匆买了一套书。
孩子也偶尔翻开看看,我按照书里的字读出来,两分钟不到就结束了一本书……
直到孩子两岁多,看到别家的孩子能自我介绍,简单日常交流,自家的宝贝还停留在叫爸爸、妈妈的阶段,心里很慌。
开始找各种让他开口的办法,针对这种情况,所有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多说、让孩子多听,平时对孩子输入的多,孩子输出的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快。
特别是看到了《父母的语言》这本书,更觉得自责和内疚,原来孩子上学时,不同孩子表现有好有坏,拉开差距的,在幼儿阶段就开始了。
虽然错过了三岁之前的黄金期,但现在开始也不晚,从去年底孩子2岁8个月开始,每天给宝宝读绘本,坚持了半年多的时间,孩子的语言表达,慢慢有了起色。
直到现在,可以自己编故事,经常自言自语。有时候会带领我进入他幻想中的世界,我们一起悄悄躲起来,一起寻找宝贝、或者是去打怪兽。
他现在金句频出,过不多久就跳出来令我们特别惊讶的话。也会在爸爸上班时说:“爸爸,我想念你”;在我难过时说:“妈妈,不要失望”;当我做好饭的时候说:“妈妈,你做的饭真好吃,我爱你!”
每天这样随时表达出自己的爱,给了我很大安慰和能量,让我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些都是我自身的经历和体会,我看到了变化,但是不知道具体的原因。直到看到了松居直回忆,幼儿时期的和母亲一起阅读的体验,才明白了其中的意义。
他小时候,母亲为了哄他睡觉,会给他读图画杂志,(那个时候还没有绘本)。他要求读哪里,母亲就读哪里,然后作者就竖起耳朵听。
有一次,母亲读的诗里出现了噼噼擦擦啦啦的语言,一下子让作者有了很新鲜的感受,认识到“语言在用耳朵听的时候最让人愉悦”。
有时候,妈妈也会忙,没时间讲,他就把书摞在枕边,一边找自己喜欢的地方,一边一个人看画,在读着那些画的时候,细细品味,脑海中想象着各种各样的事情。
绘本在自己阅读时,语言和绘画之间怎么着也有一道沟壑。因为会出现时间的落差,所以很难将二者融为一体,但是当别人读给自己听的时候,当场就能合二为一。
于是。孩子在心里看见了活生生的故事的世界,看到了真正的绘本的世界。
绘本中被印刷出来的画是静止的,可是孩子在心里看到的绘本的画在生动地活动着。用耳朵听来的语言,不断地使画活动起来,形成更为广阔的世界。
孩子就是这样来体验绘本,体验着自己创作出绘本的故事世界。这种体验实际上触及了绘本的本质。
所以,我坚信【亲子共读越早越好,现在开始也不晚。】赶紧行动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