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什么文采,也不懂什么道理,只是把这当一个发泄的地方。2018年的三月开始正式复习考研,其实,考研这件事战线拉的很长,应该是大三的上学期,也就是17年的后半年就开始筹划了,当时迷之自信的选了川大,然后开始复习高数,过了一学期,发现整整一学期高数两册书只勉强看完了一本多点,也没怎么学会什么,便换了方向,我的数学是弱项,避免弱项,就选择了首经贸的金融专硕,因为这所学校考经济类联考,数学会简单很多,帮我挑选学校和专业的是一个考研机构的人,因为不懂考研这方面,也没做什么功课,就开始了复习。这里要插一句,考研的开始甚至到结束,我都处于一种极其被动的状态,迫于各种原因,而无丝毫自身动力,就这样开始了漫漫复习路。因为没有自身的驱动力,复习变得索然无味,自始至终,我都没有考上研的想法,只觉得是个任务,应该去做,再加上各种似有似无的压力原因,中途有过放弃的想法,对于一件丝毫没有兴趣,不想做的事,坚持下来真的很难,可偏偏我是那种做事不只需要动力和愿意的人,当我决定做这件事开始,我只知道该去做即可,机器一样的,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工作,当然,我是不作表面文章和虚张声势的人,我知道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别人,当然,考研的主要原因是家里的要求,想的既然开始做了便做下去吧,虽然一直秉着无所谓考上与否的态度,但依旧努力着,平均每天学9~10个小时,关掉朋友圈,减少各种社交活动,我不用别人夸我是不是努力了,但只求最后问心无愧罢了,不后悔,换一个心安理得即可。当然,既然努力了,会想取得成果,我是一个很现实的人,没什么宏图伟志,只想考上研就好了,考研期间,帮我选学校的人告诉我,只要我过国家线,就有书读,我听信了他的话,并继续努力着,现在回想起复习的过程,我也丝毫不后悔今日的结果,对于那时如此不愿学习的我,坚持下来,并每天日复一日,已经很成功了,我不是学霸,没有他们努力。因为没有必胜的信念,也就没有了紧张的感觉,也许我是考研人中为数不多不紧张的那种,自开始准备到考研结束,我只紧张过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左右,胜在了心态。考试时的我,真的尽力了,磨破了衣服右袖子的布,即使时间剩余很少也不放弃,我,尽力了。考完感觉其实不是很糟,但感觉没有发挥良好,想的估计也不会有太好结果,便开始看看工作,做做简历,然后茫然的等待出分日子的到来。我记得很清楚,北京学校本说是2月16日左右出分,2月15日早晨,我还抱着明天出分不急的心态,可吃过中午饭回家刚进门,我姐和我说首经贸出分了,当时我就呆在了门口,不知何去何从,好吧,我不敢查,只让她来帮我,结果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考了340出头,这个分数我比较满意,但其中单科成绩我觉得有些低,但总体还是比较好的,我很开心,想的这次也许可以继续念书了,也有了希望,可谁知,故事这才开了头。因为没有希望,所以没有失望,也就不会绝望,一直对考研不报太大希望的我,早已做好了工作的准备,可既然分数没那么低,燃起了我读研的渴望,自16日起,我们倾尽全力,搜寻一切可以调剂的信息(分数离第一志愿差了较远),每天所做之事便是打电话,等待,我也因此焦虑起来,茶饭不思,整日郁郁寡欢,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只想这件事早早了结,因为我考得专硕,业务课又是联考,调剂范围小之又小,所以,一次次唤起了希望,又一次次破灭,周而复始,我也渐渐不想再奔波下去,不是放弃,是一种疲惫和无力感,不知该做什么,何去何从,看着身边高分朋友积极准备复试,我是有力无心,都不知道能进哪所学校复试,还何谈复试,那些日子的我,犹如行尸走肉般,心中甚是渴望读研,却无丝毫可行之力,整日在等待中度过,却也觉得做条咸鱼也不错,混混日子,无忧无虑,可心中还是放不下,三月注定是个难熬的三月,我发自内心很想读研,甚至很强烈的不甘心,想起以前打死都不二战的我有了二战的想法,也是可怕,人总是随着环境情况而改变。真的希望老天可以眷顾我一次,让我实现愿望。有些话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不知与谁去说,无人能理解,所以说给自己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