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一个例子,试着笔不离纸地用4条直线将下面9个点连接起来:
9点问题很多人第一次接触时,都试图以正方形解决问题,但在得知真相时,反而都很惊讶。
9点问题的解答人们之所以解决不了问题,原因在于其往往有了一个错误的「预设」,在这个错误的预设下,你是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问题的。
如上例,其隐含于人们脑中的错误预设在于:答案应该是与正方形有关。
这里牵涉到2个层次的改变,以汽车加速为例:
1. 如在一定范围内加速,你只需要踩油门即可,这种「直接作用于既有现象的变化」,称为第一序改变。
2. 但你若要大幅加速,你首先要做的是「换挡」,然后再加速。这种超出现有系统层次,涉及动作方式的更高阶的变化,称为第二序改变。
用哲学化的语言说:
你是视自己为既有游戏规则中沉默的羔羊,还是视自己为创造并改变游戏规则的玩家?而前者只能无力地困于现实。
以工作场景为例:
面对PM的原型图时,首先最好先问问:他预设正确吗?
以下是我所做的某舆情抓取项目的某个模块原型,其核心功能在于:
在必要的时候(定时或舆情数量超出某一值时)通过短信或邮件等方式提醒用户,你该看看消息了。
PM原型初稿Tab栏将整个模块分为两部分,但仔细看会发现,每个tab下筛选项除了第1个外,其他都是相同的。
这个tab的言外之意就是:
我需要在不同的预警方式(定时/定量)下,设置不同的提醒时间。
但这其实是一个伪需求。
因为作为用户,设置的“提醒时间”或“免打扰时间”,不论什么维度的都应是相同的。我想要这个时间耳根清净一会,我才不管我设置了什么预警。
(这种情况往往都是由于盲目照搬竞品)
故,经过建议,将其改为:
经建议,PM原型修改后去掉Tab,将时间设置转为对上述两种预警方式均有效,界面更加简洁清爽。这其实是砍需求了,但是砍掉伪需求,不正是交互设计师的职责之一吗?
By the way,模块名称经过建议,也从“预警时间设置”改为“预警维度”(这模块明显不应叫预警时间设置)。我觉得PM最常被忽略的能力之一,就是其语文功底。往往就是靠语感,语感还不准,导致起出来一个四不像的名字。
好多人到现在连基本的“的、地、得”都不分,又如何为产品命名?我终于明白各大厂校招时PM笔试题设置语文题的意义了。
好多设计师,接到需求也不思考,拿到原型就开始画,产品说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说你线框仔又有什么问题吗?
关键是要有「质疑预设的意识」。在错误的前提下,徒劳地做着第一序改变(不经思考直接画图),是没有意义的。
必要的时候,想一想:我是不是应该换挡了?
推荐一本书——改变,书中详述了两种改变方式的不同,颇具哲学意味:
改变最后借用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
我的目的,是让你从一种「隐晦不彰的荒谬」走到一种「显而易见的荒谬」。
这不也正是交互设计师的职责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