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93632/b7b8cf5297d22349.jpg)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做对产品》,这本书是讲创业做产品的。
简要地说,就是如何前置地验证产品是否可以,模式是否可行,在验证过程中如何速度快、成本低,从而提高成功概率。
作者阿尔贝托 • 索维亚,曾经是谷歌工程总监,他以前领导谷歌广告团队,见证了谷歌从200人发展到2万人的成长。
他在书里介绍的方法叫「预型」,就是在正式全面地开发产品之前,先打造能够体现产品核心功能价值的初始模型,快速接受市场检验。
作者写作这本书就采取了这个方法,先写出一份小册子呈现核心观点,打印制作出来送人,把电子版传到网上,不断得到他人想看整本书的反馈后,才集中精力写作,最后出版发行。
1.听书笔记
01)预型是指用某些工具和技术,快速且低成本地收集新产品的市场反馈的方法。关键词有三个,一个是快速,一个是低成本,一个是市场反馈。
02)预型方法的一个重要工具:XYZ假说。它的作用是用「至少X%的Y会有Z反应」这样的叙述结构,把模糊的观点变成可验证的假说。
03)做对产品就是不断地试错。即便遭遇失败,也不要觉得这是失败,只要坚持下去,终将会获得成功。
04)做对产品,不仅是技术方法要对,产品创意也要对,这意味着,一是考虑产品对我们个人来说是否正确,二是关注创意对世界来说是否正当。
2.听书感想
乍看起来,预型这个概念,和MVP——最小可行性产品很像。
不过细想一下,还是有所区别的,预型方法不只是拿出一个带有核心功能的产品,甚至假装拥有某功能的产品模型。
更为突出的一点是,预型更加侧重有效数据收集和分析,它使用「XYZ假说」来让模糊的观念清晰展现为数据关系,更加精准。
在测试的情景下,让人的认识从笼统的估计,向较为精准的分析转变,认识更加深入细致,也就有益于收集反馈,改进后大规模产出推行或者停掉错误的产品。
由此想到,对于不是创业者的人来说,平时借鉴使用预型的理念,其实也能有所帮助。
比如,做某项工作,可以先打个样,做出最小模型,看看是否可以,然后大规模、长时间推进,像几百份的文档整理,就需要先定好一份的版式,然后再整体调整。
比如,汇报产品创意,除了宏观的市场分析外,也可以加上某个环境、某个时段中预型的测试结果,这样比其他分析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比如,从事副业工作,即便看起来赛道不错,产品可以,也可以通过预型的方式去测试一下,看看是否真的可行,避免后期投入过多时间、金钱而没有起色。
不是说做产品的方法,只能是创业者才能使用,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借鉴转化到生活中,结合自己的情境,去正确地做产品、做事情。
当然了,也要关注,是不是在做正确的产品,是不是在做正确的事。
一言以蔽之,既要做得对产品,也要做对的产品,如此一来,成功才更有可能,风险才会更低。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