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拒绝的。
“奥秘”、“告诉你”、“搞好人际关系”这些关键词几乎让我的大脑在一秒内就尖叫着say no。以至于我反反复复遇到了这本书好多次也没能拿起来一读。
直到某个坐车路上,我由于舍不得用这种零碎时间看那些我想要品读的好书,便随手了点开了这本,准备随便扫几眼就移出书架。没想到的是,居然被吸引住并一口气读完了,书中有很多地方都让我受益颇多。曾老诙谐幽默、博古通今,对中国文化理解深刻令我印象深刻,信手拈来又恰到好处的引经据典更是让我赞叹和拍案称奇。
比如曾老在分析中国人说话的特点时说,
我们主张“逢人只说三分话”,同时又主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逢人只说三分话”是对交情不深、关系一般的人而言的,因为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当然应该小心试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对交情深厚、关系密切的人而言的。既然大家亲如一家,也就不需要互相隐瞒。
其实,中国人说“逢人只说三分话”的时候,已经含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意思。况且中国人所说的“三分”,既可以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也可以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就看到时如何拿捏了。当彼此尚不熟悉时,当然“未可全抛一片心”,等到互相信赖了,完全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里说的“既可以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也可以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分别出自苏轼《水龙吟》和徐凝的《忆扬州》,诗意的描画出了中国人说话时的模棱两可和难以捉摸。
又比如,在谈及什么是“德”的时候曾老说,
什么叫作德?中国人很重视德,德其实就是“得”,就是说,跟你在一起的人,都能得到一些好处,你就是有德。跟你在一起的人,都会损失一些东西,你就是缺德。千万记住,有钱没钱是一回事,当不当官是一回事,发不发财又是一回事,最根本的就是别人跟你在一起时,是让别人有所得还是有所失。
究竟什么是“德”?《易经》上说,德是“赞助天地之化育”。儒家认为,德是“博施济众”。佛家的解释,德是“慈悲喜舍”。各家各派都有道理,但是唯独曾老的解释,是平凡人也能做到和追求的“德”,是你今天知晓,明天便能开始实践的“德”。
曾老还在书中举了很多富有内涵又生动活泼的故事。比如曾老说,中国人说的话通常包含很多意思,我们不仅要听懂表面意思,更要听懂言外之意,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常说的默契,于是他举了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故事。
苏东坡被贬至黄州后,一天傍晚,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忽然,苏东坡用手往岸上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岸边有一只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便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心领神会,不禁相视而笑。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但是,书中似乎也有些错误之处,比如曾老引用了孟子出妻的故事说明夫妻之间也应该相敬如宾。久而不敬,是常见情况,夫妻双方必须时时约束自己。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谓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
这段话是说:一个夏日的中午,天气异常炎热,孟子的妻子田氏自己在屋里织布,因酷热难耐,就脱掉了上衣。这时,孟子推门而入,见妻子衣衫不整,十分生气,认为妻子有失礼仪,便要休妻。孟母知道后呵斥孟子说:“礼制规定,进门时,要先问谁在屋里;上堂时,要发出声音;进到屋里,目光要向下。这样是为了尊重别人的隐私。而你没有按照礼制的规定去做,自己没先敲门,没出声音,就登堂而入。你要求别人守礼,首先要对别人尊重,是你失礼在先,怎么反而责怪别人呢?”
但是,我有朋友便指出,“踞”应为叉开腿坐,亦说“箕踞”,是一种随便的不拘礼节的坐法,而不是脱掉上衣。我查了古汉语字典,“踞”确实也没有脱掉上衣的意思,所以不是很明白为何曾老要翻译成脱掉上衣。因为天气太热就把上衣脱掉,哪怕放在今日社会似乎也过于豪放,略显不合理,还是叉开腿坐更符合情景。
此外,书中某些观点也不能说服我,让我不能认同。比如在讲孝道的时候,曾老说,
子女为什么一定要孝?就是因为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现在的小孩子开口闭口都是“谢谢爸爸、谢谢妈妈”,这是不对的。如果你给我倒杯茶,我可以说“谢谢”,这样在情感上就互不相欠了。做子女的对父母说“谢谢”,难道想把养育之恩一笔勾销吗?孝的境界要比“谢”高很多。父母之恩是不能言谢的,而是要谨记在心,一辈子不忘记,“谢谢”只是人情。
孩子常常说“谢谢”,父母常常说“我爱你”,这都是形式化的。中国人不能生活在那种形式化、肤浅的氛围里面,我们重视心灵的沟通。比如,儿子回到家,问妈妈:“你今天好不好?”妈妈会很奇怪:“你有眼睛不会看?我这里肿起来了,你还问我好不好?”这就是走形式,有口无心,对亲人的关怀不是挂在嘴边上的。如果儿子说:“妈妈你的腿好像有点肿,我替你揉一揉……”这才是真心的关怀。
说了“谢谢”就在感情上互不相欠了?这点我不同意。说“谢谢”只是把心中的感情表达出来,让对方知晓,但心中之情并不会随之消失。谢谢不是人情,而是一种感恩的态度。说“谢谢”和“我爱你”就是形式化和肤浅,这个我就更无法认同了。
总体来说,本书仍是有很多闪光之处,令人欣喜只见。因此我给了3星的评价,值得一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