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稻盛和夫先生对心的五种阐述

稻盛和夫先生对心的五种阐述

作者: 顔兮 | 来源:发表于2020-10-28 21:44 被阅读0次

这本书在…«六项精进»后续篇,我猜肯定很多人阅读过以上这本书

“六项精进”是哪六项大家还记得吗?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要每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稻盛和夫先生,他是企业管理大师。

一生经验,侃侃而谈。

哲学眼光,理解事物。

十分通透,醍醐灌顶。

第一章阐述的是要努力拥有一颗具备感谢、谦虚、勤奋等要素的美好心灵,因为这样的一颗心灵符合宇宙的利他意志,是构筑人生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宇宙的本质,克服种种困难,走向幸福。

第二章阐述的是动机、愿望和欲望的问题。即善意的动机和愿望符合宇宙的利他意志,是持续成功的根本条件。而欲望虽然是人类个体生存的基础,但如果其过度膨胀,即过于利己,个人的意志就无法与宇宙的意志相协调,人生就会走向衰败。

第三章阐述的是什么才是符合宇宙意志的强大心灵。首先,心中的愿望必须足够强烈,以符合宇宙成长发展的意志;其次,这种愿望必须足够纯粹,以符合宇宙保持和谐的意志。

第四章阐述的是应该如何贯彻正道。所谓正道,就是用“作为人,何谓正确”进行判断后得出的结论。一方面,这是符合宇宙利他意志的道路,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持续的良性发展;但另一方面,贯彻正道也意味着需要克服由自我和他人过度的本能与欲望所带来的阻力,意味着要克服重重困难。这个时候,如果能用发自心灵深处的真我进行判断,就意味着借助了宇宙的力量,这能帮助我们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和幸福。

第五章阐述的是成为合格的领导者的关键在于“心根”,就是拥有一颗符合宇宙意志的美好心灵,同时介绍了如何培育这样的一颗心。

稻盛和夫老先生把自己一生经营的理念,都整合在这本《心。》中了。这个句号再告诉世人,他此刻心中圆满了。

东方人讲经营,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大师和人们讲的一定是哲学与人生态度。“经营”二字,本是“筹划营谋”的意思,想了一辈子,得来都是悟性。

西方管理大师不同,他们更多的讲方法,就像Business一词,词根Busy,忙忙碌碌干活,干了大半生,留下的都是技巧。

商业上,东方人修内功,西方人修外功。学经营哲学,一时一刻多半是感觉不出效用。

如果一位企业家问稻盛和夫,“我的企业经营遇到了困难,怎么办?”稻盛和夫会回答他“敬天爱人”。要是再追问“具体要怎么敬天爱人?”,我想稻盛和夫可能就回答不了。这得企业家自己去悟。要是改问西方的管理大师,那肯定是一顿裁员增效、创新重组的操作,见效快但不治本。

并不是西方管理更讲实干,稻盛和夫也是一位实干家,京瓷一路走来的健康成长,日航危机之下的转危为安,都是这份有良心的管理哲学的成果。

立场上我支持东方经营哲学,我认为经营就是一件漫长到跨越过一生的事,经营企业、经营人生、影响更多的企业家,为大众带来一些更好的商业,而不仅仅是资本游戏。

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古人追求一种“内圣外王”的境界,在心境上追求大义,在外在上不拘于小节。修圣人之心,但不迂腐,行王者之道,但不残酷。稻盛和夫也在追求这种境界。

1 着手微观处:六项精进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要谦虚,不要骄傲。

要每天反省。

活着,就要感谢。

积善行,思利他。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2 观念构建:3项心灵观念

构建人生观:心怀感恩,追求美好

构建价值观:心性良善,知足利他

构建发展观:心若磐石,信念坚毅

3 知行合一:贯彻正道,培养心根

把培养心性作为一生的修炼,将做人的正道作为经营的原点,不畏得失,不怕逆境,始终坚守。

2020年,稻盛和夫88岁了,在人生的最后一程,他似乎还有话没说完,于是有了这本《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

咋一看,这是一碗浓浓的“心灵鸡汤”,说到鸡汤我们大部分人都很反感,但这碗鸡汤却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不是说他的味道有多特别多新鲜,仅仅是因为熬这碗汤的人,是日本商业神坛上的精神教父一一稻盛和夫。

他27岁开始创业,一生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并在78岁高龄受首相之托,临危受命出任日航CEO,彼时的日航负债1.5万亿日元,频临破产,稻盛和夫接盘后仅用一年就将其扭亏为盈,盈利1800亿,创造了又一个商业神话。

稻盛和夫不仅是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他的出书量在20本以上,多是谈自己的经商哲学,其中《活法》《干法》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

《心》则是他的收官之作,是他最后的人生复盘

如书名所写,全书就是在谈“心”。核心观点就是,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言为心声、境由心造、相由心生,万事因果,始于心,终于心。

心在哪里?心为何物?

心,是心脏?是大脑产生的意识?是全身上下的细胞?是,也不是。

稻盛和夫说,心的本质是真善美。有了这颗心,无所畏惧,无所不成。

《心》连“心”,一家亲?

不知道是大道相通,还是说稻盛和夫确实受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他的整个哲学思想基本就是儒释道和王阳明心学的大融合。

比如,他的核心观点“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这就是王阳明的“心本体论”,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脑子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毛泽东也说“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比如,他说“心的本质是真善美”,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心是对善恶的基本判断。

比如,他说你要成就自己,就得怀“利他之心”,做“利他之事”,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不为其私,故能成其私”。

生而为人,何为正确?一切还得从“心”入手。人生的目的就是磨炼心性,为他人尽力。

该有何心?

核心之心:生而为人的良心,利他之心。其余:感谢之心,谦虚之心,决不放弃的坚韧之心,坚信梦想必能实现的光明之心,遵循事理的正道之心等等。

良心:心的本质是良心,良心的本质是真善美,拥有一颗纯净美好的心灵,是幸福的关键所在。

利他之心:以美好的利他之心为社会、为世人倾注力量时,我们的人性就能得到磨炼,幸福感和充实感就会降临,我们的人生就有了更深的意义和更大的价值。

感谢之心:遇到逆境时,不要悲叹,不要怨恨,不要总是愤愤不平,要对灾难、苦难和不幸说“谢谢”。用积极的态度接受一切,并加以感谢,抱着乐观的心态不断向前。

谦虚之心:事情进展稍显顺利,加上周围人的吹捧,内心就会动摇,人就渐渐飘起来,人一旦飘起来,脱离地面,就容易摔得很惨。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满招损谦受益。

如何保持谦虚之心呢?不要把取得的成就归功于自己,要感谢上苍的眷顾,感谢和自己一起努力的伙伴,感谢在背后支持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心存感恩,不居功自傲,常怀谦虚之心。

坚韧之心:滴水穿石,对于巨大且坚硬的岩石来说,一滴水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只要水滴无休无止,最终也能洞穿岩石。带着如此坚强的意志持续努力,不管做什么事业,都一定能“杀出一条血路”。

希望之心:有些人因看见而相信,有些人因相信而看见。坚信梦想可以实现,这也是前进路上的不竭动力。

正道之心:不管面对何种局面,不以自己的“得与失”作为判断基准,而是按照“是否正确”采取行动——也就是用“贯彻正道”的方式去突破困境。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磨练心性的过程,一切始于心,终于心。心之所怀,是你的模样;心之所向,是你的成就。

最后总结:受益匪浅,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十分谦卑的,充满善意的,友善待人的,无比热衷于学习的,对事物充满敬畏之心的,对生命充满感激、感恩之心。

真正的成功不是个人功名利禄的成功,而是帮助他人,反馈社会,让自己和别人变得更好。作者所说的“利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想,把这个想法表达并系统的阐述。

工作的结果=思维模式+热情+能力

作者的心学,作者的工作态度,对待事物的感恩的心等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实践,值得我们去尊敬敬仰。

相关文章

  • 每日一更 010|“在利他的地基之上,建立成功的大厦”

    开启稻盛和夫的《心》阅读,稻盛先生花了半本书去阐述「经营哲学」乃至「人生哲学」的基本,是要抱持一颗「利他心」。 何...

  • 稻盛和夫先生对心的五种阐述

    这本书在…«六项精进»后续篇,我猜肯定很多人阅读过以上这本书 “六项精进”是哪六项大家还记得吗? 1付出不亚于任何...

  • 每日一更663--再读《心。》

    今天用了3个小时,再读了一遍稻盛和夫先生的《心。》。 在前言部分,稻盛先生就非常清晰地阐述为何要写这本书,希望借这...

  • 2020-08-28

    《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嘱托》前两章读后感 我今天读了稻盛和夫先生的《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嘱托》前两章,本来想把第...

  • 稻盛和夫:心的力量

    开始读稻盛和夫先生的书《心的嘱托》 很多朋友都在推荐这本书,书中写到有人问稻盛先生,心在哪里,稻盛先生不假思索的回...

  • 为你揭秘经营之圣的成功精髓。。

    今天结合市调继续学习稻盛和夫案例。 在稻盛和夫的著作《活法》中稻盛先生阐述了一种被称为“智慧之井”的地方。当一个人...

  • 读《心》感悟

    最近重读了稻盛和夫先生的《心》这本书,它是稻盛和夫先生《活法》一书的续篇。 先生说在《活法》这本书中,他表达了自己...

  • 2019-04-29读书心得

    在稻盛和夫先生经营与会计这本书的序章中,我们了解到了稻盛和夫先生会计学诞生历程,在京瓷创立之初,稻盛和夫先生只是一...

  • 《序章-第二章》学习心得

    在稻盛和夫先生经营与会计这本书的序章中,我们了解到了稻盛和夫先生会计学诞生历程,在京瓷创立之初,稻盛和夫先生只是一...

  • 稻盛和夫:我一生积累的巨大财富,就《心》里的6句话

    很多小伙伴读完稻盛和夫老先生的《心》,都表示看不懂。 确实,书里阐述的“心学”,对没有这方面基础的人来说,就像是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稻盛和夫先生对心的五种阐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fh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