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劣币驱逐良币,谁说只适用于经济学?

劣币驱逐良币,谁说只适用于经济学?

作者: monica文静 | 来源:发表于2017-07-28 22:57 被阅读0次

            周五,周琳正在忙工作,angela和jane没事唠嗑。看到周琳每周五忙碌地安排手头工作的身影,angela酸酸的跟jane说:“他们这些外地人一到周五就走掉了,办公室里总是咱们这些本地人坚守阵地,我觉得咱们也应该跟领导建议下,反正也没什么工作,周五下午干脆改成值班制算了,要不然咱们好吃亏啊!”jane附和到:“是啊,的确可以建议下.......”

            周琳听了,心里一愣。心里无名火升起,但是碍于多年职场生存经验,没有说话,但是心里却是翻江倒海:自己离家三小时,不能每天回家与夫儿团聚。作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每周加班加点,像个陀螺一样高效运转,就是为了周五能提前回家与家人团聚。angele小职员一枚,平时不显山不漏水,工作做好做坏凭心情,对受不了她”控制“的人总是很苛刻。且不说她那里来的自信觉得每个人都得无条件将就他,凭什么不反思反思自己经常因为各种事情请假,每年光请假的总小时数绝不少于周琳每周五提回家看走的时间。angela不说有的人上班都找不到人,不说有的人就算平时上班不努力周五也照常提前走,凭什么就盯着周琳这点儿事儿放不下。领导是个学历不高、小气而且控制欲很强的人,但好在大局观还是有的。  但是到底领导会怎么处理,她心里也没底。因为平时领导办事偶尔有那么点磨叽,自己又是个急性子,难免得罪。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且看周琳的上司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方案一:领导得知这样的建议后,把周琳叫过来训斥一顿,一是发泄自己平时因为周琳工作或为人处世上的小错误给她穿小鞋,二是对周琳做一个警告“要明白谁才是这里的老大,你需要讨好的又是谁,不要恃才傲物”。如果领导果真这么处理,以周琳的不甘吃“软柿子”亏的心理,务必会有一些较叛逆的行为。比如搜集资料向上级告发angela经常请假,领导一碗水端不平搞内部小山头。最后的结局可能是领导被上级批评协调工作没做好,angela请假不像以前那样方便了,周琳呢不像以前那样好好工作了,势必影响部门业绩和领导业绩。

            方案二:领导站在部门的大局着想,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说angela:周琳小孩和家人有需要她请假的时候,她坚持工作,无奈只能用周五提前走来补偿。而angela虽然周五值班,但平时请假时不光是自己还有同部门的同事都在用多干一点工作的实际行动来支持她,这样看来,并没有谁吃了比别人更多亏。

           方案一看似公平,实则三输。一个部门之间,团结合作比什么都重要,特别是要把业务骨干凝聚到部门的核心利益上。angela这颗“老鼠屎”实则用自己的小气、自私搅乱原本表面正常运转的那一锅粥,自己没有争取到自己想要的公平,反而损害了部门核心利益。

           方案二看似不公,实则是领导的协调能力非常优秀,她心里明白,部门的业绩要靠大家团结一致向前冲,既要让业务骨干没有后顾之忧甩起膀子好好干,也不能让其他人因情绪问题而拖整个部门的后腿。

          "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一个古老的原理,它说的是铸币流通时代,在银和金同为本位货币的情况下,一国要为金币和银币之间规定价值比率,并按照这一比率无限制地自由买卖金银,金币和银币可以同时流通。由于金和银本身的价值是变动的,这种金属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动与两者兑换比率相对保持不变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复本位制无法实现。比如说当金和银的兑换比率是1:15,当银由于银的开采成本降低而最后其价值降低时,人们就按上述比率用银兑换金,将其贮藏,最后使银充斥于货币流通,排斥了金。如果相反即银的价值上升而金的价值降低,人们就会用金按上述比例兑换银,将银贮藏,流通中就只会是金币。这就是说,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渐渐为人们所贮存离开流通市场,使得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这一现象最早被英国的财政大臣格雷欣(1533-1603)所发现,故称之为“格雷欣现象”。

            在本文的小故事中,周琳代表的就是部门中的良币之一,angela代表的则是劣币之一,领导的价值观由良币还是劣币主导则左右了部门未来的走向。领导的价值观引导了整个部门的价值观,如果任由angela酸溜溜的行为给本部门和同事的利益带来损害,那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而如果权衡利弊,协调好这件事,则整个价值观体系就是良币主导,也就是“金本位制”。

            现代社会中劣币驱逐良币的故事很多,但历史上因劣币驱逐良币而破坏朝纲最终误国的事儿也实在不少。就拿明朝魏忠贤的事儿来说吧。

            魏忠贤本是明熹宗的贴身太监,皇帝沉迷当一个木匠,把批奏折的任务交给了他,由此开启了魏忠贤权力的巅峰时期。由于缺乏起码的文化素养、政治经验和政治智慧,仅凭木匠皇帝的无条件信任就把持朝政的他,被正统的士大夫阶层所唾弃。然而朝廷中的小人却看到了契机,那些小人无底线的卑躬屈膝、阿谀奉承,对于一个从小不受关注的小农魏忠贤来说简直如饮甘霖。就算东林党人排挤、唾弃他,皇帝仍然选择为他撑腰。就这样,朝中一大批见风使舵之人齐齐聚集在这位太监之首身旁,他们开始了对东林党人的弹劾、排挤、镇压之路。举朝之中,皆是魏党之人,义士不再有。这个时期,是明朝国运衰败尤为迅速的一个时期,为后来明末的农民起义和满清入关埋下伏笔。虽朱由俭一心一意想救大明于危难,尤未能也。但令人大快人心的是,在朱由俭登基后两个月有了大动作,将魏氏撵去凤阳为先帝守陵,在路途中,魏氏自杀。后来,他的尸身又被从墓穴中挖出处凌迟之刑,并在他的家乡枭首示众。至此,这颗奇大无比的劣币终于淡出历史,不禁令人唏嘘。在本例中,皇帝的价值观直接主导了政治的走向,朱由校这个劣币价值导向的皇帝滋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朱由检这个良币价值导向的皇帝终于开始把政治拉回表面正确的轨道(只可惜他也无力回天了)。

            世上的价值观总是相对正能量的,相信“劣币驱逐良币”只是局部的、小范围、短时间内发生的,这也是明天还有希望幸福的理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劣币驱逐良币,谁说只适用于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fq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