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到人间
从我的中学开始,就开始接触了一些希伯来神话和圣经故事。虽然伴随着之后的20年岁月自己也有了不少了解。但自认为感受不足,或许之前脑袋的先入为主,将其划为了异文化吧(年少轻狂,那时候还有一些天然的华夷之辨和文化自大)。了解了华德福之后,越来越有愿望想站在更恢弘的视角去好好的感受希伯来神话的特质,进而理解西方的主流文明渊源之一。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有意识去收集、阅读和了解不少与之相关的内容和书籍。
谁知用了洪荒之力去备课和感受的希伯来神话,刚刚上了两周,渐入佳境。正打算甩开膀子迎来板块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不得不中止了。不幸中的万幸,算是把“创世”这段完整的讲完了,某种程度上算是从希伯来神话角度(人类原初意识的一个角度)上回答了宇宙起源、天地开辟和人类诞生的问题。
最有意思的是,故事刚好讲到“亚当夏娃的堕落(The Fall)”,被逐出伊甸园,不得不“在地球上(On Earth)”去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也算是告一段落,没有被吊在半空中。接下来只好想办法转到农耕板块了,这个落地稍有点快。第三周复课后2天铺垫转换;第四周前2天游学准备铺垫,接下来3天就去农耕游学了,真是相当的短平快!
天壤之别,不用两天!效率!
创世神话部分
星星之外,高天之上,
天国闪耀辉煌。
天使天军歌声回荡,
赞美神的荣光。
创世故事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到无限遥远、浩瀚、杳渺、闪耀着奇幻色彩的星云光尘之中,思考“起初”之事;
世界的最初已经有存在!似乎各民族的创世神话都是如此。那些“先天而存在”的创世神明与天国(神之疆域),无论是抽象的人格神,还是黑暗老祖,或是简单的混沌;无论创世是从“宇宙起源开始,还是从“地球的天地开辟开始”,都暗示着:创世所创的物质世界是很多世界中平行的一个。无论是希伯来的天国与地球,还是中国的天界与人间都蕴含着精神/灵性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两元或多元。
在希伯来神话中,不仅开始有“上层的世界”--天国,甚至还有因为“狂妄、骄傲”而堕落的天使形成的“下层的世界”--深渊。是非常强烈的两元对比。从“辉煌的天国”到“天使的堕落”,造出“恶龙反扑失败”,堕落天使们只好沦为邪灵,“永居深渊”。非常自然的从一年级的合一状态,过渡到二年级的分化和对比状态。这种善恶的冲突,对于刚刚经历过二年级的孩子是非常富有体验和感受的。而创世则是在“高层世界”和“底层世界”间,创造一个“中间的世界”(地球),则是典型的二生三,天地人三界的齐全。
创造出来的这个世界,不仅有万物和人类,还有分离出来的“我”。
创世神话和九岁之变
三年级所有的项目板块教学,建筑,农耕,测量等,都要回归到孩子的发展状态来重新检视。正是因为九岁转变的第一次自我体验,孩子感受了自我与世界的分离。“分离和再链接”是三年级的关键词。正因如此,三年级的所有课程都是要帮助孩子平稳地度过“分离期”,协助他们与外在世界“重新链接”。
这阶段所有课程着重培养孩子的能力感和信任感。都要告诉孩子伊甸园虽然失落了,但是凭借人类自己的双手仍可以很好的生活。通过农耕,建筑,手工缝纫,可以解决衣食住行,坚实的踏在大地上。此为能力感。但衣食住行所需材料仍来自大自然,需要大家彼此协作。此为信任感。
三年级孩子九岁之变从内在感受上是孩子与世界的被动分离,因而带来有生理和心理上的显著不适感:首先是困惑茫然(从哪里来),孤独感(重连接),无助(能力感)。其实是对存在的困惑、对世界的疏离和对自己的怀疑。
我把九岁转变产生的疑问困惑,症结原因以及处理方式,也模仿三元结构分到身心灵的三个层面时,感觉就清晰多了。
九岁转变的三元分析从表中也可以看到关系中的自我意识:
- 灵的层面,就是自我意识的精神归属,属于与灵性世界的链接;
- 心的层面则主要是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而
- 身的层面则是建立在自我效能基础上的自我意识,即与自己的关系;
因此我们的课程也大致分为三类:
- 呼应灵、心层面的内容:创世故事,早期人类的故事;
- 回应身、心层面的内容:项目课程:农耕、建筑、测量、手工;
- 呼应孩子自我意识的内容:语法、拼音、形线画;
这个阶段孩子还处于Feeling-Willing至Feeling-Feeling的阶段,所有课程强调的首先是感受,而非认知。孩子在行动中感受,培养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虔敬。埋下对人类存在的善与美的期待,对美的赞叹,对文化多元性的理解和尊重的种子。
适合适时的课程将外在点亮这种感受,呼应了孩子的内在需求。通过咂摸故事中叙事的味道,积累和培育着一些感受和趣味,特别是将来和中国上古神话对比来看时,这种差异会让风格和意趣更显化。朱光潜先生说:“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
希伯来神话的特质
根据希伯来神话讲述从世界之初(先天)到创世(后天),然后讲述从伊甸园(人类出现)到大洪水(泡天)的内容。也为了让孩子未来在对比中感受东西方创世传说的同与不同做必要的铺垫。解释中国上古神话将以《黑暗传》为主要脉络。
希伯来神话从“创世”到“诺亚方舟”的部分:是关于
- 世界从何处来,
- 人类从何处来,
- 权威与引领,
- 孤独和坚韧的主题。
这非常符合孩子九岁转变时的内在觉醒和需求;
而希伯来神话中从亚伯拉罕、雅各、约瑟的故事,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到达迦南之地,一直到大卫的故事。故事的氛围和人物的感受是非常丰富的,总的来说是一个关于“虔信、欺骗、嫉妒、傲慢、和解、放逐、惶恐、挣扎、坚定、勇气、找寻,感激”等感受的故事。
所有这些感受都呼应了孩子九岁所经历的内在历程(无论是逐出伊甸还是出埃及),而且所有的感受都是那么赤裸裸、直接而原始的,也符合孩子现阶段的星芒状态。让孩子去感受其中的爱(相信权威的大爱、手足之爱、族群之爱、人性之爱)、信(信仰、信心)、望(希望)。
希伯来神话(不等同于旧约,融入了较多的犹太教塔木德)既是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源头,也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渊源,许多事物因为此有了重要的文学意象。这部分作为种子埋下,一方面培养孩子未来探索的可能,另一方面铺垫未来与之相生相对的希腊文明的对比。这样我们就有了中国神话、希伯来神话、希腊神话三个独特的、而又有相似之处的神话系统,作为可以相互印证比较的文化之根。
孩子的反应
在创世阶段和伊甸园阶段孩子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但是都很投入。
在"创世阶段",感觉孩子完全是在近距离第三人称目睹着创世的过程,表现出对权威的“绝对臣服”和对奇迹的“惊叹”。
在“伊甸园和堕落”,感觉孩子则完全代入其中,感同身受。随着天堂的惬意漫游而手舞足蹈,得意洋洋。为毒蛇引诱夏娃而紧张的停止呼吸。当听到偷食禁果后,被天使执着火剑逐出伊甸园后。孩子都是久久沉默不语。这种转折和张力,在唤醒孩子,扩展孩子的内在情感和早期的思考力。
当听到即使人类始祖被逐,米迦勒仍然请求上帝做人类地球上的守护天使时,孩子又流露出了感恩和感动的神情。这是孩子心理的保护网,将来孩子会在故事中发现,即使人类或我会经常犯错,但是仍有保护、引领和指引,即使有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承担责任)。人人都会犯错,犯错会有后果,但重要的从中学到。这些都可以脱离任何口头说教,让孩子再故事中体悟。
工作的节奏和要素
教学基本上是采用两日节奏;
工作的主要要素包括:
- 故事(所有工作的基础,讲述-复述-艺术工作-主课本工作)
- 绘画(蜡块、彩铅)
- 湿水彩(创世前六天,每日一张)
- 黑板画
- 主课本工作
关于主课本的文本选择,也有一些老师采用和孩子共同创编的方式。但我这里还是坚持了自己甄别后给出文本的方式。或许可以结合起来,可以口头创编,但是写的时候要写设计好的。其原因有三:
文体保留的意义
创世的文本保留了很多特有的文体特征和历史感。例如:“起初,神创造天地。大地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再比如类似“神说要有XX,于是就有了XX。”,“有早上,有晚上,这是第N日。”等这样固定的句式表达。即具有特有的权威感和文化感受。
识读学习的要素
通过设计文本,既可以保证是美的文字,也可以考虑关键字词的复现率;
关键性的要素
确保故事中的关键要素保留在文本里。这也是希伯来神话区别于“旧约故事”的关键所在。
创世神话教学中的有趣发现和体会
历史和创世的过程
在备课过程中,很自然的把神话、历史和宇宙进化等要素结合了起来。
时间轴:从宇宙诞生到人类出现创世故事的讲述中,突然感到希伯来创世的故事有些可以和自然历史呼应起来。尝试着把创世过程和宇宙自然的历程对比起来,如图所示。
前两天找到一本美国作家大卫·克里斯蒂安的书:《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才感到“德不孤,必有邻”,“太阳底下没有新东西”,早就有历史学家这么干了。
这本书讲述从大爆炸到地球形成,生命起源到现代文明长达130亿年的历史,将人类史融入整个宇宙的时间线。看样子讲述创世神话,无论是希伯来神话还是《黑暗传》的中国上古神话,和这本书对比阅读,也应该是非常有趣的。
自然哲学的起源要素
古希腊自然哲学探索的首要问题就是:世界的本源问题。由、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95-前435年)提出四根说,他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古印度也有四大元素(地火水风)的说法,后来被佛教发展,认为地、水、火、风是组成物质的四大元素。
我们看到希伯来的创世神话中:
第一天:神说要有光,在地球上就表现为火光;
第二天:神说要有空气,然后地球出现了风(气),上下分离;
第三天:天下的水聚在一处,而陆地露出水面。同时具备了水和地。
至此四大元素都出现了。
人智学中的四大元素
四大元素在人智学中对应的则是四体,其出现的次序也很有意思,即:
第一天 光 对应灵性世界 和对应在人的自我体;
第二天 风/空气 对应人的星芒体(aura,气宇)
第三天 先有水 对应人的生命体,然后出现陆地,即土,对应了人的物质体。
正好是从上层世界到物质世界的顺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