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农村做应试教育,这是他们脱离农村的唯一渠道”
这是俞敏洪在《奇葩大会》上演讲的原话。乍听之下有些耸人听闻,这不是与近两年倡导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吗?那么我们为什么还是要鼓励应试教育呢。
下面分享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本文转自公众号“网易公开课”。
又是一年春招季。日前,教育部公布消息,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与去年的795万人相比,毕业人数又创新高。
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但是“找工作难”是相对而言的。曾有热门新闻:武大女博士因第一学历是二本,而屡遭用人单位拒绝。
而作为用人单位,理由则是:其实并没有明文规定不要第一学历非名校的,但是因为优秀的人实在太多了,肯定是优中选优,所以条件筛选下来就只能先淘汰本科非名校的学生了。
到底是什么,拉开了二十多岁年轻人之间的差距?
一切从高三开始
或许有一部纪录片可以帮我们解开答案。纪录片《高三》讲述了福建省武平一中高三学生的故事,在豆瓣上获得了8.4分的高分。
班主任王锦春知道读书才能改变这群农村孩子的命运,他曾这样对家长说,我们这里铁路不通,高速公路也没修好,想要走出去只有高考一条路。
对孩子说:“读书不会读死人的,你就拿出半条命来读就可以了。”
这可能是大部分中国人的高中,没有任何娱乐,每天在题海里奋战。有的人听从老师那句“读书不会死人”的话,每天反复地背诵知识。
有些人则充当了反叛者的角色。
成绩不够突出的张兴旺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内心脆弱,在重压之下借酒消愁。班主任劝他:“你一个人要更加坚强......如果我是你这种家境的人,‘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报以两声长啸’”。
高考的日子渐渐近了。张兴旺顶不住压力,留下一封书信要放弃高考。班主任赶忙跑到车站把他追了回来。
高考终于到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役。
有位家长的妈妈说,不想让孩子回武平,孩子去哪里她都会支持,如果钱不够也可以把房子卖掉。“考上大学”成了所有人共同的目标。
十年后,有记者回访《高三》里的同学。很多人好奇,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还相信——高考改变命运吗?
接受采访的同学们无一例外地回答:相信。满意自己的现状的,他们感谢高考,比如罗艳。对自己现状不满意的,他们反思导致这一切的根源——高中时不够努力,不够拼,比如张兴旺。
高考所导致的学历差异,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
人外有人的世界
不可置否,每一个上名校的孩子都是班级里的前几名,但是到学校之后你会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和优秀的人交朋友是一件幸事,第一,你获得了一次免费学习的机会;第二,你也可以肯定自己绝对不差,没准在他们眼中你也是个优秀的人。
数据来源北京日报
在名校中,你有机会获得更加丰富的听课资源,个人的兴趣也更容易得到发挥。
有些老师不仅让你对专业产生兴趣,而且还教会你继续钻研的方法;而有些老师却把点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某位网友说,她的老师上大课还要挨个点名,感觉半节课就在答到声中度过了。网易公开课上,有网友听完了名校老师的优质课程后说:我的老师在课堂用四十分钟讲清楚一句话,而这些最优秀的老师能用四十分钟给你给你构建一个全新的理念并且让你不觉枯燥。
除了优质的名师,名校还有一个宝藏,那就是丰富的校友资源。许多知名校友会用捐款或提供工作岗位的方式来回报学校。
2018年中国大学校友的捐赠排行 来源:中国校友会网
好的学校已经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这些人才也会自己的方式回报着母校。
雷军有一次做客《奇葩说》,当陈铭提及自己是武大毕业的时候,前期没有回答要哪个员工的雷军脱口而出“我们肯定要武大校友”。
面向更多机会
一位学生用温水煮青蛙来形容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大学里很安逸,走出社会才知道自己想去的岗位早已经被别人占据。
在EBS纪录片《我们为什么要去读大学——人才的诞生》中,有一位学员名叫智雅,她已经毕业两年了,可是还没有找到工作。
问及她现在的想法,她提到的第一个词是后悔,为什么当初高中的时候不努力一点去名校。
智雅梦想的企业都是招聘一些学历较高的人才,而她则感到非常自卑。在镜头对准她的时候,有弹幕刷过“好像曾经的自己。”
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智雅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把高远的梦想简化为力所能及的小目标。六个月后她已经被一家用人单位聘用。
与其用读书无用论欺骗自己或者后悔自己当年不够努力,不如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再后来者居上。
学历的“门当户对”
你以为找对象只看脸吗?不,也是看学历的。
正如网上的段子说“大学决定了你的朋友圈,朋友圈中暗藏着你的男女朋友。”“词汇量不同,怎么聊天?”
虽然是夸张的玩笑话,但它揭示了相同知识水平的人更容易交朋友和产生共同话题。
有位知乎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两人是初中同学,在内陆的一个小县城。女生高考到了名校,男生考得不好留在省内。
但是两人在大学依然保持着联系。后来女生考虑保研或者出国;男生则想留在省内过安稳日子。
最后两人和平分手,女生说起来原因:“我的脚步已跨越了半个地球,而他却还没有出省。”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残酷,却又很现实。
说看重学历,并不只是那一张证书,更多的是看重你受过的教育、为人处世的三观和奋斗的目标,而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你的勤奋、坚持和努力的过去。
没有人可以不被环境所扰
不可否认个体的差异千差万别。但是在知乎问题下,有人指出:三本和名校的差别,来源于畸形的校园环境,即努力学习的人是“异类”遭到打压,在一个身边大部分人不认同“努力”的环境里,脱离环境有多难?
纪录片《人生七年》采访英国来自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孩子,导演每七年采访一次,记录了他们从七岁到五十六岁的人生历程。结果人们发现,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
这并不能全怪穷人家的孩子不懂事不努力,因为环境对他产生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在影片中有一句旁白“决定他们全部未来的关键,就在于自由和纪律的区别”。
因为大部分孩子不知道未来的社会需要掌握知识、技术、外语、资源等等,所以在没有环境的熏陶下,孩子自我的选择就是疯狂玩耍。
小的时候很多人抱怨补课班枯燥乏味,而长大后又开始后悔为什么当初不多掌握一项技能。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羊群效应,说的就是个人行为受到周围群体影响后所产生的从众反应。
不受环境影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才会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屈原的那句“举世皆醉我独醒”才会被传颂千年。
环境是一条河,个人就是河中的鱼,当这条河流向好的方向时,你所做的不过是“随波逐流”;当这条河流向不好的方向时,你所要做的却是“逆流而上”。
这两者难度上的差别,不言而喻。
在纪录片中,有一个名叫尼克的小孩,他出身贫寒但是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牛津大学,毕业之后他成为了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娶了一位美丽的妻子,他是所有孩子中唯一逆袭的人。
在大学以前,你的出身就是你的原生家庭;在大学以后,你的出身就是你的学历。
如果说上苍决定了你的原生家庭,那么大学就是给你一个自我改变的机会。
读书是大部分人的捷径
很多人以为不用辛苦读书就能凭借着家庭背景过上好生活才是捷径,但是其实读书或许可以说是大部分人的捷径。
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家庭背景是不能改变的,而唯一可以让你和那些富家子弟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方法,就是读书。
今年韩寒在微博中坦言“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这与他当年的态度大相径庭。
读书好的人在社会中看似具有某种优势,但社会奖励他的不是名校的文凭,而是他为了获得这张文凭所付出的努力。
有的人进了名校就放纵,一手好牌输地精光;有的人高考失利,却用四年讲了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读书无用论这种话,自谦起来说说也就算了,千万不要当真。
本文转自公众号“网易公开课”。网易公开课,分享全人类的知识。公众号:“网易公开课”(ID:open163)微博@网易公开课。
关于【在线教育】的【运营干货和功能推荐】,欢迎关注微学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