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曰:
混迹职场许多年
一事无成不得闲
客户质疑能力浅
老板认定在偷懒
工作了那么多年
努力学习
认真做事
早出晚归
对客户掏心窝子
视如初恋
上心的伺候
……
经历如此种种之后,我发现:
这种服务的权利,也是需要打破脑袋才能抢来的,而我并不擅长竞争。
我不能成为职场中的“天罩大神”
我发现
我的小孩已经渐渐长大
代沟也开始显现
跟她说话已经不能完全交心
当年我讲点生活常识
她会崇拜地说,爸爸你懂的真多
现在怒斥她也没啥作用
说她她也不出声
表面上在听我说话
其实根本没往心里去
有时候还觉得我很唠叨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自己的小孩自己不去教育
让老师和同学去教育
就是自己的不负责任
把一个毫无思辨能力的小孩交给社会
让社会去教育她
可是这个社会呀
却是一个并不能让我省心的社会
娑婆世界多苦难
凡人哪能事事顺心
烦恼和欲望
如果不能正确引导
就会转化为愤怒和贪婪
异常的情绪会在心中慢慢积累
人一旦被情绪所左右
就会不辨是非,不择手段
老师的罚站、体罚
出错就罚抄数十、上百遍
面对这些重复就是真理的教育方法
她曾产生了怨恨和畏惧的情绪
完全否定老师肯定是不对的
那么就需要把老师这种做法中的不良影响剔除出去
保留有益的东西
所以,我把老师的做法称之为老师的教学特点
当成一种类似老师个性的东西
让她觉得这不过的老师的一个特点而已
另外,分析老师的经验不足和看待事物的局限性
让她多少能够认识到老师这样做实质是反映出老师教学方法的无能
当她抱怨作业多的时候,我则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是的,并没有什么值得抱怨的事情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这种事情,想多了没用,想办法如何快速完成就可以了。
当她面临窘境时,则告诉她
在不同的境遇中都能够想出对策,才是上佳的做法
而遇到事情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冷静
“无故加之而不怒 猝然临之而不惊”
在小朋友前几天的学习资料上,看到了这篇文章
可是能有几个人做得到呢
很多人甚至觉得突然被别人羞辱了不马上反击不够爷们
是个傻X呢
但是单从情商的角度来看
情绪上能够缓冲,不马上发作,也是一种超凡的能力
不发作而又能想出对策,是一种应变能力
学校中的QQ群中,老师提醒家长
个别的中小学校中出现了自残现象
有些小朋友在QQ群,微信群讨论自残
而且真的有小朋友用刀割自己,还互相讨论感受
这个事情一般来说我们都觉得不会发生在自己的小孩身上
但是有一次女儿跟我说,她和几个好朋友说好
如果期中考试三门总分300分,就从楼上跳下去
如果290分以上,就割腕
如果270分以上,就买鸡腿庆祝
如果250分以上,就一起唱“社会谣”等等
这些“庆祝方式”,有一些非常的匪夷所思
00后的世界,我们真正能读懂多少?
对于自残的事情,即使条件达成,估计她们也只是开玩笑
但是这种玩笑却反映出小朋友的心智尚不成熟
所以推想发生自残行为的小朋友
可能是在家无聊只是想试试看会有什么结果
或者在什么微信群、QQ群受到别的小朋友的鼓动
然后去尝试一下……
但是小朋友总归是心智不够成熟
不能正确判断事情的后果
因此需要家长及时跟他们讲清楚利弊
或者减少小朋友自己独处的时间
因为他们总要面临独立的生活
所以平时可以看看他们无聊的时候是如何打发时光的
能否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是浪费在打游戏上,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
还是能够发展自己的爱好
然后,有针对性的指导他们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撒谎的问题
小朋友小的时候都很纯洁
但是长大以后会面临很多两难的境地
比如老师和家长的一些要求
他们并一定会认同
最为常见的就是家长想让小朋友早点睡觉
而他们却躲在被子里玩手机和IPAD
(当年我们小的时候一般是躲在被子里看书)
现在望子成龙的家长那么多
天生勤奋的孩子完全不够用
家长的要求和孩子的不情愿是一对矛盾
而处于弱势的孩子一方
如果不答应家长的要求往往会受到粗暴的对待
据我观察,很多小朋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慢慢的一点一点开始隐瞒一些事情
其实在我们成人世界里
为了摆脱尴尬的场面
很多人随口说一句谎言
已经到了自己完全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步了
无形中,小朋友也学习了这一点
轻易的许诺或者随口说一些事情
诚信是否重要,见人见智
但是对于自己的小孩
如果不能让他同我们说真心话
对于家庭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为了达到孩子的信任
家长和孩子的长期接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们中国人不善于表达
不会把“我爱你,宝贝”挂在嘴边
但是谁的孩子谁不爱?
和孩子一起生活
一起吃饭、玩耍、逛街
做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
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爱和关怀
这样,即使家长有时候粗暴的打骂孩子
孩子一般也是不会记仇的
所以,老人带的孩子
父母往往觉得难以管束
主要是因为陪伴的时间太少
并没有和孩子之间形成非常亲密和依恋的情感
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对于父母的管教产生逆反
人的观念往往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
很多是日常中一些小事累积起来的
所以,需要了解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孩子的想法与做法
家长此时应该像对待客户一样观察他
并及时的进行跟进
创造彼此间的良好的关系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你想法这么多,一个月赚多少钱呢?
我&……%¥#
有人可能会问,你们小朋友读名校了么?
我&……%¥#
有人可能会问,小朋友成绩怎么样呀?
我&……%¥#
有人不再说话,嘴角浮现出微笑,心中暗想:你不装X会死么?
不管别人如何看
我觉得相对于成绩,人格和道德更加重要
而陪伴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我的时间应该更多的花在家人的身上
努力服务他们
而不是打破脑袋去服务于他人
历史文章:
一席桑麻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东西,欢迎转发、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