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文化苦旅》是某个午后,我仿佛做了一个冗长的梦,凄惨且迷离。梦里梦外漾起的,有漫漫黄沙,有濛濛烟雨,还有皑皑白雪。从道士塔到吴江船,再到南洋,这场名副其实的苦旅承载的无奈与悲伤,让那颗不堪重负又伤痕累累的心灵变得静默。作者在重重叩响历史门环的时候,彼端却悄无声息,遗留在回忆里的,是历史的重量。
在艰辛的追寻和奔波背后,余秋雨内心最真切的悲哀是我们难以感同身受的。如鲠在喉的哀叹与苦涩的痛苦合二为一,在他的脚步与泪水中,在他的记忆和时间里。一股文人的寂寞袭来,倒映在他清凉如水的面庞上,轻轻地颔首,那源于懦弱和无知的悲剧,敲击着他的头颅,那种痛,铭心刻骨,却又矛盾异常。
《道士塔》的思索
初读《道士塔》是高中时代。彼时出于对余秋雨的仰慕,但读起来非常吃力。从孩提时代开始,对书本中的侵略者都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痛恨与憎恶。散落在国外的文物都是被抢掠的,这如同1+1=2一样,常识版镌刻在国民的记忆里。《道士塔》里的王圆箓,穿着粗麻布衣,畏畏缩缩,却当了莫高窟的家,他将一卷卷珍贵无比的文物低价卖给国外探险家,思之让人痛心。那时,藏于心底的都是惋惜与愤恨。
时至今日,我才看到余秋雨在这其中里被裹挟的矛盾。“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他一定不止一次的试想,这些文物如果没有卖给外国人,而是交给了当时政府,抑或卖给了国人,它们的命运就好过现在吗,是否早就湮没于战火中。可能在作者心里,他早就将莫高窟文明视为全人类的财富,尽管散落在国外那么久,也总好过在国内经过战乱和纷争的洗礼之后而残缺不全。文物当时的流失,对于当下的文化是一种损失,可对于文化传承本身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幸事。至少,它们还完好无损。余秋雨并未给出选择,因为他也没有答案。对或错,得与失,似乎并不重要了。
寻觅《阳关雪》
寻觅的缘由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看起来是送别,却有边塞诗的凄凉。浑然不觉中,那沙漠,白雪,完整的天,苍茫的地,凹凸的坟堆蔓延到天边,作者由此推断,这里是古战场。
这个战乱频仍的地区,必然有着累累白骨。坟堆被风雪吞噬,常年无人祭扫,在天地间遗世独立,恍若一个个战士的灵魂,无家可归。“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作者也一定想到了这句诗,才肯在这样风雪交加的沙漠里前行。而这场寻觅,有对王维离别的好奇,有对梦里故乡的执拗,更有对魂无所归的惆怅。也唯有一声叹息,结束这场注定沉重的旅程了。
这场旅行,并非穿梭于名胜古迹和山水田园之间的畅意与潇洒。它像一台时光机,穿过了岁月,是寻觅历史文化渊源和灵魂的行走和期盼。面对数千年以来的文化,笔端除了惋惜和感慨,更多的是一腔的愤懑。五千年的洗礼和沉淀,一个民族的荣耀日益没落,从浩瀚漠北到烟雨江南,有纯美,更多的,却是苦涩。
出现在这个时代,是《文化苦旅》的一种悲哀。它需要静心品读和思考,也注定会成为这个快节奏社会的异类和逆流。文化的苦旅,实际是一种冒险,也是一种尘封与追溯,它能走过千秋万代,永远停留在记忆的彼端,它将人内心深处的嘶吼和呐喊都交付于于脚下的路,交付于头顶的天空,交付于日月星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