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1:丁彦铭
分享主题:《赢在下班后》
分享人2:周成义
分享主题:《人际关系五个阶梯》
在今天分享开始,我首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情形一,平时逛街吃饭,如果我们选择一个非亲属类的朋友一起吃饭,你会邀约谁?我想这个问题并不太难,我们只要邀约到能一起吃饭就ok了,吃饭聊天就ok,可能刚认识,也可能线上见过面,只要能吃饭一起就行。
情形二,如果外出旅游,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非亲属类的朋友作为游伴,你会选择谁?我想大家这个时候会稍微的做些思考,我们一起要求的这个游伴,是不是有共同语言、共同的饮食爱好、共同的旅游偏爱,这些事我们都会考虑,因为一旦一起同游五天或者七天的话,如果我们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话题,那是不可想象的五天,会像魔咒一般。
第三个情形,如果我们去外地出差,家里没人照顾孩子的时候,如果要求找一个非亲属类的朋友来照顾你的孩子,你也会选择谁呢?这个时候,我想你可能不会是刚才吃饭的那个朋友,也不一定是刚才一起旅游的朋友,这个一定是你非常信任的,对他非常了解的,也得有照顾孩子的能力,才能作为照顾你孩子的这么一个可以托付的人。
大家认同吗?从刚才的三个情景我们会发现,人和人的关系是不一样的,人和人的信任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今天晚上分享的话题就是人际关系的五个阶梯,为什么人和人之间要发展信任,提升关系等级,这就是我们今天晚上的主题。
从另一方面说,人脉资源是到达成功彼岸的不二法门。纵观那些社会上的成功人士,都对“人脉”情有独钟,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发觉了人脉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对自己的人脉打造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而后的结果也证明他们的做法是明智的。
戴尔.卡耐基说过,“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所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我个人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小时候,我们常被人教导,遇到陌生人别说话、陌生人敲门你别开、陌生人给你的饮料你别喝,幼小的心灵里就被打上一个烙印:陌生人都不是好东西!随着阅历的增加和见识的增多,才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虽然有坏人,但我们不能为了防范极少数的坏人,失去和大多数好人认识的机会。关键是多与人发生关系,才能提高识人的能力,从而在人生路上,得到更多人的帮助,生命才能更精彩。
一、人际关系五个阶梯
人际关系有五个阶梯:认识、熟悉、喜欢、信任、莫逆。
第二次大咖分享会大咖分享稿
1、第一个等级是认识。
这个世界上没有陌生人,只有还没来得及认识的人。 这个世界有个六度分割理论,也就是通过6个人的介绍,我们可以认识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我们想认识的人。还有一个250法则,就是每个人背后至少有250个熟悉的人。
所以,最大的人脉是陌生人,最大的市场是陌生市场。一个人越想成功,就要想办法认识更多的陌生人。
到底怎样算是认识?认识的定义是什么?知道对方的名字、知道对方的职业、知道对方的微信电话,是不是叫认识?
我们如果可以给认识下一个定义,就是“知道对方是谁”。
“认识”是单向的,就是说你认识对方,但对方未必认识你。就像我们都知道习大大,但他不一定认识你。
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记得朋友的朋友。这是我们认识朋友的三个有效途径。
2、第二个等级是熟悉。
当我们认识一个人以后,接下来就是要“熟悉”。什么是“熟悉”?就是知道对方的信息。知道的多少代表“熟悉”的程度。比如对方的个人(姓名、联系方式、生日、星座、职业等等)、家庭(家庭成员、家庭地址等等)、爱好(业务爱好、专长特长等等)。
“熟悉”也是一个单向的行为。就像我们都了解习大大的相貌、家庭、职业、工作,但他对你不熟悉。
3、第三个等级是喜欢。
做一个让人喜欢的人,就是做他想让你做的事,做让他感动的事,做能为他创造价值的事。
进入喜欢的阶段一个标志就是,他开始就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来咨询你,你会成为他的生活顾问。他也就开始全然地接受你所建议的产品,甚至为你介绍朋友了。
我们如果给“喜欢”做一个定义,就是能让对方产生愉悦感。怦然心动,愉悦心灵。
“喜欢”也是单向行为,你喜欢他,并不代表他喜欢你,甚至他都不认识你、不知道你是谁。就像很多明星诸多的粉丝一样。你对自己的明星了如指掌,但他对你一无所知。
4、第四个等级是信任。
如果给信任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就是能够给对方带来安全感。当我们在某一方面给对方带来安全感的时候,对方在这一方面就会对我们产生信任。比如说你是一个营养方面的专业顾问,那么你就可以给对方营养方面的建议,让别人在营养健康方面对你建立信任;如果你是一个育婴师,那么当别人生育孩子的时候,别人就会来找你,在这个方面就会让别人对你产生信任感;如果你是一个医生,那么当别人有了疾病,需要寻求医生帮助的时候,他对你就会产生信任。
信任也是单向的,他信任你,不等于你信任他。就像我们和孩子一样,可能我们会非常信任孩子,但是孩子对我们未必信任;我们非常信任我们的另外一半,等不等与另外一半对我们也非常信任吗?不一定吧。
同时信任也是单点上的,比如说我们对一个人开车很信任,他开车让我们很有安全感,那能不能说他做的餐饮也会让我们非常信任?不一定了。
5、第五个等级就是莫逆。
莫逆之交就是拥有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互相成为人生同行者。刚才我们讲的信任是单向的、单方面的、单点的信任,那么莫逆是双向的。它是五个关系阶梯中唯一一个双向的。必须是你信任他,他也信任你,不止是信任某一方面,而是全方位的信任,所以莫逆的定义就是双方在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全方位的信任。
谈到这个地方,各位同学,我们人生有多少个这样的莫逆之交呢?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如果这样的莫逆之交越多,人生的品质就越好,我们的生命就越有价值,所以希望大家通过学习人际关系阶梯,交到更多的莫逆之交。
就像高山流水的伯牙与子期,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了。
第二次大咖分享会大咖分享稿
二、如何提升人际关系等级
1、从认识到熟悉
假如我们认识了一个人,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很快从认识到熟悉,提成第一个关系等级呢?
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在认识的初期,增加接触的频率。比如第一天你认识了一个人,在认识后24小时或者48小时内必须进行第一次电话沟通,让别人记得你,让别人能想起你。这样的话,别人就能够对你有印象,才能够记住你。
有一个美国总统,他在初中的时候,就立下一个志向,将来一定要竞选美国总统,他知道在美国竞选总统需要非常多的选票,于是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要每天认识三个人,并且让三个人记住他成为他的朋友。后来他果真每天坚持这么做,把他第一天认识的三个朋友,第二天他就会跟三个朋友通一个电话,告诉他:你好,我就是昨天你认识的那个谁谁谁,还记得我吗?我希望我们成为好朋友。这样就让对方喜欢上自己。
及时跟进,根据对方的反应,定期不定期的、有礼貌的去问候一下。现在大家都有微信,那么在微信的互动点赞是个非常好的方式,比如我们可以找到朋友的朋友圈,然后给他点个赞,如果说他做了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不妨给一个积极的肯定,说上一句“太棒了哦,我很敬佩你!”或者“我很赞叹你”这样的话语。
同时要增加见面的次数,加强接触,创造机会,保持适当的接触,见个面,聊个天,吃个饭,邀请他们参加一些共同感兴趣的主题沙龙,这样就能够从认识到熟悉,了解对方更多的信息。
从认识到熟悉是一个常来常往的过程,怀着一颗平常心、一颗助人的心,在与人交往时能让人有收获、对人有帮助。所以个人的专业给人创造价值,大气舍得让别人愿意与我们交往。慢慢地就会彼此了解,经常在一起,成为社交的伙伴。
核心的策略就是要知人知面,具体的方法就是:主动联系,及时联系,投其所好,搜集信息。因为熟悉是对对方信息的了解程度有多少,所以我们了解对方的信息越多,就是越熟悉对方。
2、从熟悉到喜欢
如何从熟悉到喜欢?首先要在给对方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间,去寻找相似性和对方同频的话题,来寻找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只有找到了共同的兴趣爱好,然后我们谈起来的时候,对方才能够很投入,才能够有很好的谈话基础。当我们发觉到对方有一些需求点的时候,要尽可能为对方提供专业的建议和解决方案,真诚的去帮助到对方。用特定的环境吸引到他,为对方创造价值,就会产生愉悦感,那么就会对我们产生喜欢。
有种情叫“一见钟情”,一见钟情是不是就是没有经过前面的认识、熟悉直接就喜欢了呢?其实不是的,一见钟情也要经历从认识到熟悉、从熟悉到喜欢这么一个过程,只不过是这个过程是在瞬间完成,可以一分钟可以三分钟可以十分钟完成,这就叫一见钟情,在认识、熟悉、喜欢过程中,有一点可以让他怦然心动,让她特别有感觉,所以对方一下子就喜欢上你,这个时候他就对你一见钟情。
什么叫同频呢?同频就叫感同身受、换位思考,当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对方、了解对方,谈的是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的时候,才能真正的同频互动,然后你来我往,就会建立感情,对方就会从熟悉变成喜欢你。
在生活中间可能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那怎么样才能够一下子让别人喜欢上自己呢?其实我们发现,在当今社会,最缺的资源就是正能量,只要你一个人具备了正能量,你每天就是积极、向上、乐观,用阳光的心态面对一切问题的时候,其实你就最能够吸引到别人,你也是别人喜欢的人,就最能让别人喜欢你,所以阳光心态是可以让别人喜欢上自己最好的最快的方法,因此只要能够保持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你就可能得到很多人的喜欢。
3、从喜欢到信任
如何从喜欢到信任呢?喜欢是让对方产生愉悦感,信任是让对方产生安全感,所以从喜欢到信任,就要敞开心扉,要真诚的信任他人,然后主动请求别人的帮助和支持,然后还能够力所能及的帮助对方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对方需要资源的时候,能为对方提供一些资源,在对方遇到人生困惑的时候,我们能够真正的去给他来做一些梳理和沟通,真诚地提供支持和鼓励,透过身体力行传递正能量,影响对方的价值观,使对方和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念不断的趣同,这样就可以让从喜欢走到信任。
从喜欢走到信任核心策略就是知己知心,首先是自信,其次是信他,第三是他信,最后是互信。
首先要“自信”,你只要有自信阳光的心态,对方才能喜欢你,每一个人都喜欢自信心爆棚的人。那么你有足够的自信的时候,你就会“信他”,也就是说你能够相信任何人,只要任何人和你在一起,他都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真诚利他,透过不断的沟通和接触,让他信我们,就叫“他信”。最后,我们不断的为对方创造价值,对方对我们就会产生信任,在某一个方面就会产生更多的信任,达成“互信”。就提升了这个信任等级。
要进入到信任的阶段,你要成为朋友的人生顾问。叶老师之所以能影响很多人,是因为老师可以启迪人的智慧,解决人的人生大问题。我们要想和老师一样,就要不断的跟随学习。让自己和老师一样,满满的正能量,积极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成为朋友的人生顾问。
4、从信任到莫逆。
信任是能给对方以安全感,这个信任是单方面的信任,莫逆就是在共同的价值观的前提下达到全方位的信任。我们要想让别人从信任和我们成莫逆之交,我们就要知彼知音,不断的完成自我的升华,无私的关爱对方。在生活中间,我们发现这样的情况,创业的时候是患难与共,莫逆之交,守业的时候反目成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呢?就是因为在创业的时候彼此信任,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成,要创业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家都会包容宽容,全方位的去信任对方,在一起非常和谐。但是当企业创立成功以后,没有建立新的共同目标,就会在这个时候失去信任,慢慢从莫逆之交又变成了仇人。如果我们要想继续维持莫逆之交,那么就是要始终如一的相信别人,始终如一的明确自己的目标,始终如一的用自己的目标去影响别人,始终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建立莫逆之交,成为人生知己、成为一路知音。
第二次大咖分享会大咖分享稿
就像我们的夫妻关系,当我们谈恋爱的时候,经过别人的介绍我们开始相互认识,认识以后我们彼此约会聊天,沟通互动,我们越来越熟悉,在熟悉的过程中间,我们会为对方不断的去创造价值,给对方做事情。就会怦然心动,产生喜欢。喜欢以后呢,我们这个时候就可以谈婚论嫁,当我们结了婚以后,我们应该是从喜欢到信任,从单点的单方面的信任,达到全方位的信任,最后夫妻形成莫逆之交,无话不谈,相伴一生,暮年时候,夕阳西下,牵手未来。但是很多的夫妻没有走到信任,人际关系的阶梯里面,如果不往上走,就一定往下走。当你从喜欢没有走到信任,那么你们就再往下走。换句话说,你们现在还彼此喜欢吗?见到对方的时候还有愉悦感吗?如果没有愉悦感,那么就是你们熟悉?但是你真的熟悉对方吗?他昨天晚上和谁在一起用餐?昨天晚上和谁在一起K歌?你知道吗?那如果你们就不再熟悉,那你们是刚刚认识?所以我们人际关系的阶梯是要往上走的,夫妻关系要越走越好,要让夫妻成为一辈子的情人。亲子关系也是如此,不往上走就往下走。那么我们透过认识了解人际关系的五个阶梯,就要使我们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不断的升级,让我门的家庭更加的和谐。
第二次大咖分享会大咖分享稿
三、发展信任、提升人际关系阶梯的原则
发展信任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从认识到熟悉,从熟悉到喜欢,从喜欢到信任,从信任到莫逆之交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尤其是从信任到莫逆,可能是要经历一生才能够完成的一个这样的一个人际关系阶梯,不要希望一见钟情,而是路遥知马力,慢慢来培养。
发展信任要注意两个原则:
1、信任是靠品德和能力来构建的,不是求来的;
2、以真诚、利他为基础,而不是理性计算或者力求回报。
分享人3:张雪莹
主题:《快速阅读法》
hello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张雪莹的坐标是广东肇庆,我的三个标签,是品茶爱好者,终身学习践行者,易效能时间管理践行者。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来跟大家分享。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快速阅读法》。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所以今天我就该跟大家分享啦。今天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为大家分享。第一个方面我们为什么要用快速阅读法阅读?第二怎样的书籍才适合快速阅读?第三,快速阅读的步骤有哪些?
第一、为什么要使用快速阅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书籍扑面而来。如果我们每本书都是从第一页一字不漏的读到最后一页,我们根本没那么多时间,而且也没有必要这样子来阅读。我们不应该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应该把知识利用起来,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著名教育家克里提克斯曾说:“经验本身有价值吗,并非如此–真正有价值的是在对经验进行反思之后的智力。有效的学习来自有效的反思,而非积极的经验。”
同样,阅读本身也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知识都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并且改变行为只发生在讲读来或者听来的知识内化和反思之后。
读不懂的内容可能是原书的重要部分,但对我不一定重要,对我来说,只要能够内化和应用,得鱼忘筌也没有关系。
第二、怎样的书籍适合快速阅读?其实说到快速阅读,首先重要的是先明确自己阅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那么最常用快速阅读的书籍基本上都是工具类的书籍,实用类的书籍。也就是非虚构类的书籍,其实非虚构类的书籍新的信息可能约占20%,另外80%是填充数字,细枝末节或者解释说明。我们可以根据二八法则,一本书真正有用的信息,只需要花20%的时间就能够获得,80%的重要信息集中在20%的内容里。当然如果,你要用快速阅读来阅读小说,当然也是可以的,比如说你阅读这本小说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它的结构,一些剧情等等,就可以用快速阅读来读。
第三、快速阅读的步骤有哪些?
那在了解步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快速阅读的本质,或者说提升快速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以主人的心态迅速的让,仆人_书本告诉我们,他是干嘛的,他有什么价值?它值不值得我们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如果我们不能确定某本书到底有没有用,但只有30分钟的时间去快速阅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快速阅读的步骤吧。
主要有五个步骤,一题问二预习,三少扫读,四切重点、五复习。那下面我就一一来为大家来讲解一下五个步骤。
一、提问。快速阅读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提问,只有学会提问,大脑才会有感兴趣,认为接下来要读的书与自身息息相关,在阅读之前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有没有读过类似的书?阅读必须要调动起好奇心和兴趣,读书要有目的,如果你只是没有任何目的的去翻开本书,大脑就无法参与阅读,如果你不给大脑任何信号,大脑就会觉得前面这本书一点都没有用,这次阅读只是随便翻翻而已,什么都不用记住。其实当我们拿到一本书,看到书的封面等等,就可以提出问题。
提问的技巧有两种,一种是开放式的提问,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词来发问,让求助者就有关问题,给予详细的说明。另一种是封闭式提问,通常使用“”是不是、有没有,可不可以”等词来,让对方选择性回答。在提问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偏向于提出开放性问题,因为读书的时候我们不单单只是要知道是什么,我们更想知道为什么、如何做?
那第二呢就是,预习。这里预习意思是指通过阅读目录和序言来大致了解本书的结构,包括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这本书讲述的范围,哪些内容值得我们参考?哪些内容我们可以略过?浏览封面,封底,序言,后续,甚至看看这本书的作者有没有其他人推荐过,或者这本书是一个系列的,先了解了这些内容,搞清楚状况,再开始阅读。
如果看了封面,不能确定某本书是否值得一读,那就看完目录,序言,后续后记,了解一下这本书的大致内容,以及这本书对自己是否有帮助,自己是否能看懂这本书等再进行下一步,那一开始我们是通过封面来提问的,预习了之后呢,我们可以修正对本书提出的问题。
第三、扫读,经过了前面两个步骤,我们大概可以确定某本书是否值得读下去,或者至少可以确定某本书里哪些内容是跟我们自己的问题相关,到了这个步骤就是,要快速的把整本书翻一遍,翻书的同时标记出我们重点关注的段落,开头或结尾、图表,标题以及一些关键词。我们关注的是什么?看到的就会是什么,当关注提问的这个问题的时候,所有跟提问相关的内容都会被我们关注到,无论是一本书,一篇文章,还是别人发的朋友圈,提到的跟,提问相关的书,我们都会自然而然的去关注。在扫读时,虽然我们在目录中标记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这只是让大脑记住,这些章节或者关键词,为什么要扫读整本书呢?因为通过目录判断重点内容,有些内容会被我们遗漏。所以把整本书快速读一遍,这样对整本书的结构就有了大概的了解,哪些地方值得看,哪些地方不值得阅读,这时我们心里就有普了。
第四、切重点。说重点的,也就是运用九宫格或者用RIA便签读书法,或者概念卡片。那这里呢?我们就以九宫格为例,首先在九宫格的上面填写出三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刚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当然不一定是三个问题。对于九宫格笔记来说,只需要把九个关键词写进去,通过摘抄句子、片段、概念等方式对每个关键词进行解释,做了这个工作之后,整本书提问的三个问题,用这九个概念都能回答,同时也能找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点,也就是九宫格中的aha部分。TODO部分就是接下来要做的具体计划、相关书籍等等。
那我们快速阅读的最后一步就是,复习。我们试着用一些工具,如印象笔记,帮助我们把九宫格、知识卡片,RIA便签,全部收集起来,让这些为我们所用。对于知识,我们仅限于知道是没有用的,学会使用知识,从而改变我们的想法和习惯,这才是知识真正的用处,也就是认知升级,从知道到会用这个过程需要以复习这一步来结束。完成了前面的步骤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印象笔记,把之前的工作成果收集起来,然后问自己几个问题,哪些问题需要搞清楚,接下来还有哪些书需要阅读,这些书读几遍,快速阅读前面这些,这几个步骤差不多用一个小时甚至更少,但是一小时真的能读懂一本书吗?我们都知道,好书不止要读一遍。彭小六老师就提过好书,至少要读两遍以上,但好书其实并不多,很多书的某个章节能获得我们需要的内容就足够了,在阅读的时候,如果用一个小时完成了前面的几个步骤,也就意味着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我们了解的差不多了,这次如果再去读同一类型的书,我们就发现两本书里面的内容有很多重复的地方。所以好多书都值得读两遍以上,这样才能完整的达到我们阅读的目的。而复习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让我们把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分享是反复学习的过程,我们在学习时,分享我们自己制作的知识卡片,就是一个反复学习的过程,分享得越多,学习的次数也就越多,这是为什么,教授别人的内容,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
最后切记,阅读一定不能着急。提升速度的前提是先把快速阅读的每一步做好,保证从一本书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感谢大家的聆听。
分享人4:伍小丽
分享主题:如何有效地解决黑头粉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