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商业逻辑

作者: 江南正果 | 来源:发表于2017-09-08 20:12 被阅读9次

    看了文章标题,可能有人会想:

    ➤这时间有啥商业逻辑啊,好歹我也攒够小半辈子时间,为啥就不觉得呢?

    ➤时间的商业逻辑?!一寸光阴一寸金?嗯,江南兄,我可是秒懂啊。

    ➤这标题起得倒是哲学,但不知道散文起来逻辑是否够商业?


    其实江南正果只是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疑问:

    社会分工出现及工业革命兴起之后,社会生产效率空前提高,工业革命短短一百年的生产总值就远远超过之前人类生产的全部。在此前,人类时刻被饥饿困扰,工业革命后物资开始富余,饥饿已不再是主要社会问题。

    此前由于生产力有限无法生产出能够满足人生存所需物资,那时候人们只能通过起早贪黑,勤奋卖力来补足。工业革命,机器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的同时,也让人们有了更多的“不用为生存而工作的时间”。

    我们暂且将这种“不用为生存而工作的时间”称作“无聊时间”,与之对应,将那种“需要为生存而工作的时间”称作“有聊时间”

    问题来了,伴随着历史进程,“有聊时间”与“无聊时间”究竟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对于我们讨论的商业逻辑又有何意义呢?这还得先从“无聊时间”说起。

    一、“无聊时间”的发展史

    在中国古代,百姓们辛勤劳作,养家糊口的同时还要纳税给国库。由于生产力有限,生存严峻,男耕女织之外几乎无太多“无聊时间”,家有小孩的,女的早嫁人,男的也早当家。

    随着历史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生产出同样多物资,花费的“有聊时间”较之前显著减少。这时的社会总“无聊时间”变多,人们也拥有较之前更多的“无聊时间”。下图是“无聊时间”的发展曲线:

    从这张发展曲线,不难看出,社会总量“无聊时间”及人均占有“无聊时间”是随着整个历史进程呈上升趋势,只不过在一些王朝兴替时会有一定回落。而两次工业革命的出现,让两条曲线后部分呈现更陡的态势。毫无疑问,人类社会历史其实就是一个“无聊时间”增长史。

    二、“无聊时间”都去哪了

    既然随着历史的发展,不论是“无聊时间”总量还是人均都呈上升趋势,那么这些不断增加的“无聊时间”又都去哪了呢?

    可能有同学就说了:“无聊时间”当然是去“无聊”了啊。不过我们还是先看下面几个场景:

    ➤周幽王伐褒国,偶得一女立为妃,名褒姒。褒姒平时不爱笑,这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几次烽火戏诸侯。

    ➤慈禧太后吃西瓜是这样吃的,每个西瓜,她只吃最中间那一小瓢,每天算下来,估计得吃300多个西瓜。

    ➤16年直播最火的时候,曾看过一篇新闻,讲的是一公司男会计打赏某一心仪女主播,竟挪用公司好几十万元。

    这三个场景主人都是“无聊时间”的拥有者,他们都能够自由支配这些完全属于他们的“无聊时间”。而从他们的行为来看,确实也称得上够“无聊”。

    当一个人拥有过多“无聊时间”,这个人便会干些“无聊”的事情,而当一个社会拥有太多“无聊时间”,这个社会便会出现更多“无聊”的事件。这便是“无聊时间”最终的去处。

    有同学会问了:

    既然人类“有聊时间”在减少,“无聊时间”在增加,而这些“无聊时间”又都生产“无聊”活动了,社会应该倒退才对啊?

    可实际情况是,社会不断没有倒退的迹象,反而越发进步。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时间的商业逻辑。谈到时间的商业逻辑,便绕不开“无聊时间”和“有聊时间”的关系。

    三、“无聊时间”与“有聊时间”的关系

    在历史进程中,这两种时间总有这样的发展倾向:“有聊时间”的占比在减小,而“无聊时间”占比在增加。

    其实“无聊时间”和“有聊时间”本身的发展倾向是由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主要有两种表现:

    1、“有聊时间”总是倾向转化为“无聊时间”

    早在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有提到“看不见的手”的概念:社会的每个个体,在使用各自资本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却无意让整个社会利益也更大化,而促使这一结果的便是一双“看不见的手”。

    这很好理解:在商业社会中,每个个体多少都拥有自己个性化的资本,比如时间、体魄、天赋、金钱等。他们要想用有限的资本去追逐最大利益,一定会用自己最优势的资本去对接社会最稀缺的需求,而且会根据社会的需求去调整或者强化优势资本,这直接就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出现。社会分工让每个人干自己最擅长的事,效率得到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于是整个社会利益也最大化。

    那问题来了,这双“看不见的手”又是如何切“时间”这块蛋糕的呢?

    确实,社会生产力提高后,生产同样物资所需“有聊时间”大幅减少,但这并不意味总的“有聊时间”就一定要减少啊,人还可以花更多的“有效时间”生产更多的物资啊,甚至将“无聊时间”也用来生产啊。然而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

    这还得从马斯洛需求层次来说。人不是机器,人是有特质偏向的。在满足了基本需求后,人还有其他需求,这包括归属、自我表现以及自我的实现等。而这些需求的表达却异常丰富广泛。比如懒惰享受、爱憎攀比、追求刺激、标榜个性等。

    总归一点,人的这些特质就决定了,如果有可能,人们总是倾向于最大化他们“无聊时间”来满足他们生存之外的需求。

    2、“无聊时间”总是倾向于制造“有聊时间”

    “无聊时间”在不断增加时,总会倾向于制造“有聊时间”来平衡。回顾上文举例场景:

    ➤周幽王伐褒国,偶得一女立为妃,名褒姒。褒姒平时不爱笑,这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几次烽火戏诸侯。

    ➤慈禧太后吃西瓜是这样吃的,每个西瓜,她只吃最中间那一小勺,每天算下来,估计得吃300多个西瓜。

    ➤16年直播最火的时候,曾看过一篇新闻,讲的是一公司男会计打赏某一心仪女主播,竟挪用公司好几十万元。

    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几次烽火戏诸侯。看似无聊的举动,却带动了社会生产。老百姓原本还算清闲(相对还有点“无聊时间”),经周幽王这么一“无聊”,诸侯们来回跑一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耗费物资又都得由老百姓填补,这直接把老板姓的“无聊时间”变成了“有聊时间”。

    慈禧太后这种吃西瓜方式本是一种身份象征,区别于普通地位的人,这无可厚非。但这种“无聊”吃法却意外占用大量“无聊时间”。要知道这每天300多个西瓜,采摘、运送、清洗以及取瓤,那都是要“无聊时间”来补足的。

    再说直播,这是一个“无聊”的MM通过一款“无聊”的软件直播了一件“无聊”的事,导致另一个“无聊”的人做了一件“无聊”的事,结果老总没有“无聊”的时间度假、律师也变得更“有聊”,对了还有法官、警察、司机、记者这下全都“有聊”了。

    这三个场景其实本质一样,在一个“无聊时间”和“有聊时间”较为均衡的社会,其实存在着内部结构性不均衡,占据资本越多的阶层其“无聊时间”占比越多,反之占据资本越少的阶层其“无聊时间”占比也越少。“无聊时间”占比较多的人倾向于产生较多的“无聊活动”,而这些“无聊活动”势必要消耗社会其他人的“无聊时间”,从完成“无聊时间”制造“有聊时间”的壮举。

    然而基于这两种关系的时间商业逻辑到底是怎样的呢?

    四、时间的商业逻辑

    时间的商业逻辑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商业发展的两大趋势

    我们知道“有聊时间”和“无聊时间”有两种关系,其一是:“有聊时间”总是倾向于转化为“无聊时间”;其二是:“无聊时间”总是倾向于制造“有聊时间”。

    基于这两种关系,商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两大趋势,第一个趋势是商业朝着提高生产效率,将“有聊时间”转化为“无聊时间”的方向发展;第二个趋势是商业朝着创造新的“无聊”途径来消耗大量“无聊时间”,进而制造“有聊时间”来平衡的方向发展。

    如何来理解这两个趋势呢?举栗如下:

    ▌趋势一:商业朝着提高生产效率,将“有聊时间”转化为“无聊时间”的方向发展。

    ➤在过去两百年,两次工业革命带动了整个商业的迅猛发展,各种机器、电器被发明出来,极大的提高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让人们拥有了较以前更多的“无聊时间”。

    ➤现代商业中,洗衣机、洗碗机等机器发明,将人们花在家务上的“有聊时间”转化为了“无聊时间”。

    ➤目前商业正朝着人工智能方向发展,将应用在无人驾驶,机器人等方面,这又进一步将人们的“有聊时间”给解放出来。

    从这些商业发展现象,我们不难得出,朝着提高生产效率,将“有聊时间”转化为“无聊时间”是商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一切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的商业产品、商业模式还是商业原理都将是可行的。

    ▌趋势二:商业朝着创造新的“无聊”途径来消耗大量“无聊时间”,进而制造“有聊时间”来平衡的方向发展。

    ➤在古代,“无聊时间”最多的当属皇室贵胄,如何消耗这么多“无聊时间”是他们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就有歌舞、乐器、狩猎等“产品”。

    ➤随着历史发展,平民百姓也开始有“无聊时间”,于是消耗“无聊时间”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了。明清小说、京腔昆曲的出现满足了这种需求。

    ➤到了现代人们的“无聊时间”越来越多,靠明清小说、京腔昆曲根本无法满足,于是电影、游戏成了主流,因为边际成本更小。

    其实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消耗“无聊时间”本身是一种商业发展驱动力。人性懒惰但又是孤独的。因为懒惰,发展生产力,但有了大量“无聊时间”之后,却又感觉到孤独,只能通过各种方法来消耗“无聊时间”带来的孤独感。

    而消耗“无聊时间”本身又制造了“有聊时间”,而减少“有聊时间”又促使社会生产力,如此循环往复,优化发展。形成了我们整个的商业生态逻辑。

    2、边际成本趋势下的商业逻辑变革

    上面提到了两种商业发展趋势,其一是追求效率,减少“有聊时间”;其二是消耗“无聊时间”,推动了生产。

    ▌减少“有聊时间”的边际成本与的商业逻辑变革:

    在工业革命之前,物质生产的边际成本是居高不下的,只能通过社会分工的方式来降低,但是降低的程度有限。这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符合马克思《资本论》的定义,即一个产品的价值等于平均社会劳动时间。这时的商业逻辑是剥削人们劳动时间,并将剥削的时间通过商品完成兑现。

    然而工业革命开始,机器被发明生产,很多产品都不再由人工直接生产,而是通过机器。这时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显著降低。产品的价值也重新被定义,马克思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已不再适合。此时的商业逻辑便扩大规模、拓新市场、薄利多销。

    到了近代,电气、互联网兴起,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进一步降低的同时,渠道成本显著降低,新市场也拓展完毕,产能过剩。这个时候的商业逻辑通过营销手段,影响人们对产品价值的认知来提高利润率及销量。

    ▌消耗“无聊时间”的边际成本与商业逻辑变革:

    “无聊时间”的消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上层阶级的专属。之所以如此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平民百姓为了生存,实在没有太多“无聊时间”用来消耗,另一方面,“无聊时间”消耗的边际成本相当高。很难想象,一个平民百姓能够像帝王一样通过“莺歌燕舞”来消耗“无聊时间”。这个时期是不存在对应的商业逻辑,因为高昂的边际成本,导致这类产品几乎没有流通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更多平常人拥有“无聊时间”,这个群体发展壮大,于是创造出属于他们的“无聊时间”消耗品,比如小说、杂耍,另一方面,以前帝王“无聊时间”消耗品也不断民间化,比如戏曲。这两类消耗品都有个特点,那就是边际成本都显著降低。这个时候的商业逻辑是“无聊时间”消耗品产品市场化。

    现代社会,互联网的出现,让“无聊时间”消耗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成为现实,比如电影、游戏等。这个时候售卖“无聊时间”消耗品的逻辑已经变得很艰难,因为人们选择消耗“无聊时间”的途径实在太多,竞争太多激烈,于是免费成为一种必然。这个时候的商业逻辑是流量市场化。

    无论是减少“有聊时间”的边际成本还是消耗“无聊时间”的边际成本,都会对当下的商业逻辑产生一定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都是不可逆的。而商业逻辑的变革往往出现在这两种边际成本显著减少的时候。

    五、结语

    上文总结起来主要包含三大要点:

    ❶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社会生产力提高。“有聊时间”占比呈现减少趋势,而“无聊时间”占比呈现增加趋势。

    ❷“有聊时间”总是倾向于转化为“无聊时间”,而“无聊时间”总是倾向于制造“有聊时间”。这种倾向让整个社会的商业逻辑得以优化发展。

    ❸基于两种时间倾向,商业表现为两个维度的趋势:创造新的方法途径优化效率、创造新的方法途径消灭无聊。并基于边际成本的变化产生深刻的商业逻辑变革。

    在进行商业决策行为的时候,我们不妨基于时间的商业逻辑去分析基础性问题,这将更有效,也更有确定性。我们每个人的时间成就了社会总的时间,这是社会最原始的资源,而最基本的商业逻辑便源于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间的商业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un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