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周旗:《1984》读后感

周旗:《1984》读后感

作者: 笔墨之林 | 来源:发表于2023-10-30 05:26 被阅读0次

读完整本书,合上书,内心暗自庆幸,庆幸书中所预言的社会模式并没有成为现实。

《1984》是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作者乔治·奥威尔不仅是作为一个独具风格的小说家,而且是作为一个颇有远见卓识的政治预言家。有评论家这样说:“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用奥威尔自己的话说:“我接受了贫困的生活和失败的感觉,这增加了我天生对权威的憎恨。”奥威尔反极权主义斗争的动力是他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他坚信,只有击败极权主义,社会主义才有可能胜利。

奥威尔在《1984》中用极具讽刺的手法来揭露极权主义的危害,向世人敲响警钟,让大家看到它的危害性——对伦理的破坏,对思想的控制,对自由的剥夺,对人性的扼杀,对历史的捏造和篡改……

作品中最具讽刺的就是政府机构下属四个部门的命名——和平部负责战争,真理部负责造谣篡改,友爱部负责拷打,富裕部负责挨饿。

本书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便在真理部工作,是一名外围D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断地修改过去,使之符合当前情况,如此党的每一个预言都有文献证明是正确的。

他的工作不过是用一个谎话来替代另一个谎话,所处理的大部分材料与实际世界里的任何东西都没有关系。作品塑造一个D的最高领导人,不知是否真的存在——“老大哥”的形象,到处都有老大哥的巨幅画像,下面文字说明:老大哥在看着你。

令人不寒而栗。D的三句口号: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作品中所描绘的社会是:人人无时无刻都被一个“电慕”所监视着,没有丝毫隐私可言,你的一切所作所为都在党的监控之中,哪怕是你能够掩饰你的真实情感,控制你的面部表情都不行,D所要控制的是你的思想,必须对D万分忠诚,哪怕心中有一点别的念头,也会被思想警察给揪出来。每个人的生活都像如履薄冰一般,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友爱,温暖,充满了敌对,欺骗,仇恨。

人活着没有任何乐趣而言,活着的意义就是为D服务。而D可以在任何时间,以任何理由将你抹杀,不留任何痕迹,就当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过你这个人的存在。

D的另外一句口号:“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这样的社会是多么可怕的社会呀!

读完这本书才分外感觉我们如今所生活的社会之美好,自由,民主,平等,和谐,公平,法治,社会一直在向更加美好的方面发展,人民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幸福美满。

周旗:

“百日共读计划”一期同学。

相关文章

  • 老大哥在看着你

    《1984》读后感 前段时间读了乔治·奥威尔那本著名的《1984》,之前还读过他的《动物农场》并写过简要的读书笔记...

  • 《1984》读后感

    与电影《V字仇杀队》题材相似,一样令人齿冷。 书籍印证了《V字仇杀队》的那句台词一般,“艺术家用谎言揭露真相,政治...

  • 《1984》读后感

    在美好的世界和平的表象下,却隐隐藏着一些社会弊病,拨开伪造出的美好,人们只能看到一个绝望的未来--《1984》借男...

  • 1984读后感

    1984 读起来很压抑。 在限制思想的社会,一个自由思想如何被规整化的过程。 自由即奴役 在一个全民监督,发动群众...

  • 《1984》读后感

    《1984》是一本非常无聊的书。 暑假去徐州的高铁上翻开第一页直到今天才合上书。跨度有大概三个月之久,虽然熊猫书院...

  • 《1984》读后感

    其实看完这本书有一段时间了,一直忘记了写下自己的感触。 这本书算得上是大反转,直到看完我才知道...

  • 《1984》读后感

    为了《1984》,我特地先看了乔治奥威尔的另外一本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庄园》。这两本书有很多共同之处。在谈谈《198...

  • 《1984》读后感

    总算把原版的《1984》耐着性子读完了。很多人会把这本书当作国内的禁书来看,毕竟书中对于老大哥和英社的攻击都透露...

  • 《1984》读后感

    这本书开篇就带给我震撼。不知为何,总感觉说的是现在的生活,或者与我的小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网络发达,我们可以快...

  • 《1984》读后感

    思想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人若空有躯壳,却无自我的思想,与行尸走肉与机器人没有多大区别,人的价值也不能完全的体现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旗:《1984》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uq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