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一杯佳酿漂远方,胡同里酒香醉人肠,当老城角的夕阳回荡拨浪鼓儿响……”我沿着后海,耳朵里塞着ipod,里面放着北京土著。大街上霓虹与老北京安静的月光交错着,偶尔有几个下着象棋的老人,却以某一个摩登女郎一样的大楼为背景,甚是不和谐。
我不会用我尚且幼稚的语言痛斥那些把四合院带走的开发商,我只是想说我应该是想家了。
我是个在四九城边长大的孩子,我上幼儿园的时候,爷爷曾经推着三轮车带我看过北京。红砖青瓦,四四方方的房子座北朝南正当儿放在胡同的交界,清晨倚在巷口买早点的馄饨摊儿;一个板儿农骑着板儿车串巷买菜,喝着亮堂的嗓子与女人们讨价还价;冬天北方的大院老宅里久久回荡着胡同口的小贩串着冰糖葫芦串的吆喝,孩子们都会凑过去。
上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家搬到了我曾经羡慕许久的楼房,夕阳离去,当高脚杯中的酒不再折射出灯红酒绿;当女人的高跟鞋声在冬夜的街道停止,这个大城市喧嚣的日子里,我怀念老北京胡同口淡薄静谧的柳荫,怀念那一块钱一碗的豆腐脑,怀念那街里街坊的四合院。在埋没了月光的灯光下,远方的推土机依然工作着,我想,又会有一些红墙绿瓦变成想念了吧。
家是无法诠释的辞目——直到我意识到北京的大批大批古老文化在高速消失的时候。
四九城里的人是成长着的,未来的希翼,物质的诱惑,生命的底色在不断的涂抹着更换着梦想,一端连接着北京这方水土,一端又同现代文明的风景相连通,于是那些原始的建设者带着年少的叛逆不羁,轻装上阵,虽然背负着老辈的叮嘱,但义无反顾。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那些拔地而起的酒吧饭店鳞次栉比,霓虹的广告灯箱硕大而明亮,那种囿于本土的故乡观念只是老北京“过了时”的文明产物,在今天的城市化进程的浪打得奄奄一息。而我们这些只还残留着一点点北京片段的现代人被绑在了钢筋水泥上早已远离了自己的家乡。我们好像都是异客一样,背着那装满乡愁的行李而“反认他像是故乡”。
我还很幸运,因为还曾经见到过那很有范儿、很有韵味儿的老北京。但是那些出生在“鳞次栉比”中的北京明天的花朵们呢?他们可悲的连自己的家都没有见过。
所以,为了明天的美好,请让北京走的安然一些。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需要慰藉的时代,我们生活在快速和躁动中,寻找寄托之物——那哼着京韵的四九城,让城市化放慢脚步,让推土机停工些许,让柏油路不要打扰沉睡的老四合院,让北京放慢脚步,细听他心里那京韵大鼓的小段儿……
“将军——”门口那盘棋终于结束了,我抬了抬头看见了还在继续施工中的大厦,庆幸我还能看见一条纯粹的胡同。Ipod还在放着,我也离开了。只剩下路灯和照在不知多少年前的墙上的影子……
“切一片西瓜四五两,真正的薄皮脆沙瓤,当四合院的茶房飘着茉莉花儿香,北京的土著有一点点感伤,”
按了暂停,我想我应该是想家了。
作者:aBlueFlaming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