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对自律的理解,其实是有误的。
自律的人从不是靠逼迫自己做某件事情,而是通过每一个习惯,搭建自己的自律体系。
我曾经有段时间由于习惯性玩手机,造成用眼疲劳比较厉害。
所以我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走路的时候不看手机。
前期自己有意识在控制自己走路不玩手机,坚持差不多一个月之后,就已经变成了习惯。
在习惯成自然的情况下,连自己都没有察觉到已经变得自律了。
说到底,自律的目的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去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当自律变成本能,你就会享受到它的快乐。
每天养成一个小习惯,一年后,你就变成一个自律的人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计划要做一件大事,结果坚持不到三天就放弃了。
三分钟热度,其实是正常的现象。
特别是面对反人性的事情,比如读书、学习、工作、健身等等。
这些并不会立刻让我们尝到甜头。
人是一种很敏感的生物,没有及时得到正反馈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及时止损。
所以,我们要学会抛弃短暂的利益,把时间拉长。大部分人之所以会迷茫,是因为我们无法将眼前的事情,跟未来的利益联合起来。
工资就那么点,理财有什么用呢?
已经长那样了,健身有什么用呢?
我又不靠写作吃饭,读书又有什么用呢?
正是忽略了延迟利益,人往往在事到临头才会想到要抱佛脚。
把时间拉长,我们才能保持理智的状态,思考可能产生的结果和付出的代价,才能避免不可挽救的损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