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 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康子问:“可以让子路当官吗?”孔子说:“子路果断,当好官没问题!” 又问:“可以让子贡当官吗?”答:“子贡通达,当好官没问题!” 再问:“可以让冉求当官吗?”说:“冉求多才多艺,当好官没问题!”
“果、达、义”,这是孔子对三个弟子比较认可的方面,也是他认为三个弟子从政做官的“底色”是足够的。一个人要从政,所要具备的基本的道德操守、基本的原则、基本的礼法都知晓了之后,他们还各自有一些特点,都是值得称赞的素质,所以孔子会推荐他们去做官。
这也提醒了我,想要去做某个职务,胜任某个岗位,首先要有基本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其次,你的多才多艺才会是加分项。而不是你多才多艺,就能去尝试某个职业的。这也让我突然领悟了常听到的一句话:不要用你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专业。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季氏请闵子骞当费地的长官。闵子骞说:“请替我婉言谢绝了吧!如果再有人请我,我就逃到齐国那边去。”
《二十四孝》里有一个故事叫《鞭打芦花》,讲的就是闵子骞的故事。
闵子骞的行为一点都不像孔子,反而和庄子很像,不想做官的闵子骞。
在孔门十哲里,闵子骞属于德行科,德行科是孔门里边最重要的四个人,闵子骞、颜回、冉伯牛、仲弓。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伯牛生病,孔子去探望,从窗口拉着他的手,说:“是老天爷要绝你吗?这样的人怎么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怎么会得这样的病啊!
“斯人也而有斯疾”,这样的人怎么会得这样得病。因为一个人得什么样的病,很有可能跟这个人的性格是有关系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疗证据证明,心情是对我们的身体最大的影响,导致癌症最大的诱因,就是情绪,情绪总是起伏跌宕或者情绪总是压抑郁闷,就会导致我们体内的癌细胞的生长。
所以,希望我们都能真正的快乐!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真是贤德啊!一小竹筐饭,一瓢凉水,住在陋巷,这样的生活大概人人都会发愁,但他却乐在其中。颜回真是贤德啊!
“孰为孔颜之乐?”樊登老师说,可能有一个词比较能够接近这种状态,就是“法喜充满”,这种感觉是一种“求知之乐”,是一种发自生命本体的快乐。是一种正念之乐,如果能够找到这种快乐,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可比颜回好太多了。所以,还有什么不满足不快乐的呢?
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曰:“可也,不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这就表现出了子贡与颜回境界上的差距。
因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并不是一个活泼的自动的状态,而是一个内在的不断压抑的状态。这又回到乐“不找”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