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女李清照,大家对她的印象都是婉约派一代词宗、千古第一才女以及她性情豪爽,饮酒赌博无不精通的轶事。李清照在宋词方面的成就确实耀眼无比,她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强调语言与音律的协调,将婉约词发展到了巅峰。
李清照存世的词作不多,仅有四十余首——大部分应该散失于战乱但每一首都堪称绝佳之作。仅仅我们耳熟能详的就下于十首,如《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等等。成就之高,不惟在女子中称第一,就是比男性词人,也不遑多让。
其实,李清照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宋词,其在诗作方面也有所成就,虽然传世的诗作仅有寥寥数首,但几乎都是精品。尤其是《夏日绝句》,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可谓千古绝唱。“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上枢密韩公诗》)也尽显作者的豪情与壮志。《夜发严滩》(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虽无“八万里风鹏正举”的豪迈,但也尽弃小女子的花前月下,深闺后园,全然一种忧国忧民的口吻。此诗还有另外一本版本的标题——钓台。钓台也罢,严滩也罢,实际是同一个地方,相传是汉代隐士严子陵是光武帝刘秀好友,刘秀请他出来当官,严子陵拒绝,遂隐居于此。其垂钓之地便被后人命名为钓台、严滩。严子陵不为名利所动的高洁令后人自愧不如,因而后世乘船过此地者,往往夜间行船,以示羞被严子陵所见。李清照作这首诗时已是南渡之后,经历过国亡家破之痛、再婚被骗之辱,又逢临安生乱,李清照乘船前往金华避乱,夜间途径严滩,有感于家国身世,写下了这首诗。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此诗的创作背景是,绍兴四年(1134年)九月,李清照避难金华,投奔当时在婺州任太守的赵明诚之妹婿李擢,卜居酒坊巷陈氏第。该诗《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
好了,现在又回到《夏日绝句》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上来。
李清照这首诗一般认为系借古讽今之作,暗示逃亡江南的南宋朝廷不如自刎江边的霸王项羽,这没问题。问题是,李清照写这首诗时恰好还有一个背景:赵明诚在江宁任上,城中发生兵变,赵明诚的下属奋起反抗,他自己却趁暮色翻出城墙,逃之夭夭。李清照听闻丈夫的行迹,心潮激荡作此诗。是愤慨,也是告诫;是悲泣,也是怜悯。她心目中的伟丈夫是不肯过江东的项羽,不是狼狈逃窜的书呆子。
也就是说,此诗除了谴责暗讽南宋王朝的懦弱无能外,还在于暗讽自己丈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