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主要步骤有七步:问,搜,搭,填,顺,亮,磨。
第一步,问
问就是查通知、问领导,搞明白这篇材料是用于推动工作,还是用于向上级汇报,还是仪式性表态。还要弄清楚这个材料起草的背景是什么,领导有什么想法,当前的形势任务有哪些,上级的部署要求是什么,行业有什么趋势和动态,涉及的工作内容有哪几块等。
第二步,搜
搜就是搜集素材。搜上一级主管部门网站,搜兄弟省市这项工作的动态,看本单位这几年有没有类似材料,看网上有没有能启发思路的素材。建个文件夹,把材料都放进去。好的篇章,整个拷下来,有启发的句子,也摘录在文档里。完全程式化的材料就模仿改造一下,需要下功夫的个性化材料,也要搞清楚大概的套路是什么。总之,素材搜得越多,自己写起来就越能游刃有余。其实搜集素材的工作光靠临时抱佛脚还是效果差些,最好形成日常积累的习惯。
第三步,搭
大概确定材料分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大概写什么观点,最好细化到二级标题。标题不用特别工整美观,但每一部分想表达的意思要基本明确。搭标题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可以明晰逻辑关系,几个标题之间是平行关系还是递进关系;二是少折腾,标题确定之后,拿着去找领导,让领导看看这个思路行不行。要不等你成稿再推倒重来,就无用功了。
第四步,填
把之前收集素材中可用的材料填上去,对于可以模仿的素材,一定要调整一下说法,然后加上本部门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内容。这个过程中最好一气呵成不要停,有缺失的地方,需要补充素材了,就回到“搜”的步骤中,继续补充,以最快的速度先组出一篇初(粗)稿。
第五步,顺
从头到尾梳理一遍,消灭文章里的硬伤,比如逻辑不顺的问题,重复的问题,语句错误的问题,每段篇幅失衡等,在这一步还要把标题修改下,尽量工整美观有气势。
第六步,亮
语句比较平,就专门找典语、找金句:内容有点空,就加数据、加故事。领导看稿子时没有精力去字斟句酌,影响判断的往往是标题、开头、结尾和一两句亮眼的话,这也是我们主攻方向。
第七步,磨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尤其是特别重要的稿子,写完隔半天再从前到后通读一遍,放一放再改。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还能给一两个字换个说法,删掉一些冗长的表述的。另外交稿别太早,否则领导一会一个心思会让你改到怀疑人生。
我是机关里的五花肉,9年体制内经验。
关注我,一起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