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

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

作者: 彗心撞地球 | 来源:发表于2020-05-13 14:31 被阅读0次

复调小说理论是巴赫金在研究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巴赫金指出的是主人公意识的独立性,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作者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他借用了音乐学中的术语“复调”,来说明这种小说创作中的“多声部”现象。

巴赫金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论述中指出,一,复调小说的主人公不只是作者描写的客体或对象,他并非是作者思想观念的直接表现者,而是表现自我意识的主体。二,复调小说中并不存在着一个至高无上的作者的统一意识,小说不是按照这种统一意识展开情节、人物命运、形象性格的,而是展现有相同价值的不同意识的世界。三,复调小说由互不相容的各种独立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多重声音组成。而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有“我”的存在,主人公或者说是叙述者是“我”。由“我”的叙述来展开整个故事,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声音,他们像一个个声部,交织在一起,相互层叠,构成复调性音乐。上帝在与魔鬼搏斗,战场便在人们心中。每个人把善与恶的纠结交织展现的淋漓尽致。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艺术世界

中,主人公都是些意识相对独立的“思想家”。巴赫金强调,在复调小说中不存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主人公与作者的关系是平等对话的关系。但并不意味着作家就没有自己的艺术构思和审美理想,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给自己的人物以极大自由,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伊万向自己的弟弟阿廖沙表达出自己对于宗教、信仰、善良、道德等看法。他认为上帝存在,但他对上帝创造的世界表示怀疑。认为基督教所表达的博爱在某种程度上是世间不可能出现的奇迹。这样的形象非常饱满生动,但从他的言语之大胆来看,他之后成为一个疯子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事。

相关文章

  • 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

    复调小说理论是巴赫金在研究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巴赫金指出的是主人公意识的独立性,主人公之间,...

  • 巴赫金VS米兰昆德拉:对复调的补充

    文/@江寒园 之前对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已有过介绍,并结合电影实例做过细致的分析(见《公民凯恩:复调叙事的典范之作》、...

  • 《白痴》与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

    复调本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

  •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复调理论

    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是和以往的独白体小说不同的复调型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是破碎的完整体。作品...

  • 与巴赫金对话

    关于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博士论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 一、关于复调写作的观点 从一元论的意识形...

  • 从《罪与黑》中看巴赫金的复调理论

    复调,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以前广泛运用的-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

  • 谈谈复调小说

    今天看《红楼梦》第六章时,在评论区里,有人说:“这样的场景切换,如果不是说明作者胸中有确切经历的事实,便说明作者已...

  • 巴赫金对话理论7

    19“复调的实质恰恰在于:不同声音在这里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已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

  • 巴赫金对话理论5

    13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拉柏雷、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的创作, 都直接源于古希腊“ 苏格拉底对话” 的那种狂欢化的世界...

  • 巴赫金对话理论1

    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gg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