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I 都 I 来 I 了 ,能 I 别 I 走 I 吗
今天出门没自已带酒,于是喝了江小白。不由得与朋友聊起前两年听各类营销文案课时,老师们大咖们集体拿江小白做案例,于是我也想叨叨几句。
在近几年江小白通过颠覆传统的营销方式,实现了低成本地快速切入市场,一度成为互联网文案代表,可以与杜蕾丝一战。然而几年下来,江小白的销量却与其知名度、影响力并不相称。为什么呢?
确实江小白的创新性沟通赢得了不少粉丝,不少年轻消费者把喝江小白作为了一种时尚化表达,作为了一种标签。开创性的表达瓶,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IP深入人心,在重庆,成了一张新地方名片,但是销量未必能干得过歪嘴郎。
最初江小白的定位于"年轻化"白酒。因为太高端的酒对于年轻人来说消费不起,而廉价的白酒又感觉似乎上不了台面。所以不难看出选择的是“避强”定位策略。采用特色定位,产品的某些特征或属性与竞争者的产品形成差异化,用自己的特点在消费者心中树立独特的形象,以区别于其他品牌的白酒。
整个推广过程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江小白的酒,而是它的各种文艺又情绪的宣言。通过"表达瓶"将每个人的真实情绪传递出去,满足消费者的精准社交需求,让企业与用户之间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但是纵然大神级别的传播力与宣传手法,销量却仅相当于山东一个大型县级酒厂,跟一线品牌几十倍上百位的差距,连二线品牌也远不如。为什么呢?
江小白的终端基础工作很扎实,经销体系良性,这都是业内称道的。但是为什么没有做到更好呢?这里一定有什么问题所在,值得学习和深思。其实方向上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
年轻人不太喝白酒,对白酒缺乏话语权,传统白酒中,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古井贡等等是相对高端并权威性的存在,相对低端人人都能提酒就想起的比如红星二锅头、歪嘴郎、老村长等等,其实就产品性价比与品质而言是有些“鸡肋”于整个市场。想要这个鸡肋有滋有味,必须进行强大的理念输出,这是个很难做到的事情。江小白试图让年轻人接受一种新的饮酒理念、饮酒文化,甚至是新的品质标准、口味习惯,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其次
随着受众年龄的增大,绝大部分饮酒者会接受主流的饮酒理念,看人下酒碟才是江湖。江小白刚出道时,给自己贴的标签还是8090,六七年一过,年纪大一点的80后都奔四了,“中年”跟“茅五剑”才是白酒市场的标配。江小白必须要面对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进行教育,翻来覆去成本很高。那种以为现在年轻人接受了,等他成熟后自然还接受只不过是幻想,人是会变的,年轻人更是追求新奇的存在。
同时江小白的品牌形象“禁欲系闷骚文艺男青年”,跟固有认知中的酒局、酒文化融入度不高。如果换成其它类别的产品,可能就相当的不一样了,占个行业半壁江山怕也是可能的。
当然江小白也是非常成功的,“写走心文案”熟练运营了自媒体传播手段,IP、粉丝等概念齐全,让大量的文艺青年,产生共鸣,品牌形象人格化、强调情绪沟通,这些地方都是值得学习的,不足的是影响是风潮型的、即时型的,互动性不强。
于是我自己提出了以下一些疑问:
如果通过一定的转变,用价值观去驱动去引起共鸣,建立与年轻人的连接,增加互动会产生怎么样的结果呢?
那么如果早一些融合进社群营销理念和方式进行深入式的销售又会如何呢?
如果持续锁定消费者,应该在产品消费层级上做一些什么样的突破呢?
最后还想补一句酒后真言:
江小白如果酒再好喝一点,就好了!
我是绯玺,爱葡萄酒爱生活,也爱学习赚钱的能力。
想到啥就说啥,看到啥就写啥。我写作虽然随心,您的关注请别随意。
更多有趣请关注绯玺
凸me :CRYING98
一个没钱的富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