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冈底斯的诱惑》

《冈底斯的诱惑》

作者: 嗡的阅读小马甲 | 来源:发表于2020-03-29 15:58 被阅读0次

马原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9.7版 3.29


多认为该篇是先锋文学的开端,可以很清晰感受到马原在这个文本中对文学形式的探索,元叙事、叙述视角、似独立又嵌合的各个故事、情节的不连贯性等,作者多次跳出创作空间到达文本,直接告诉读者自己的创作意识和实践,也能洞察读者的疑惑或反应,叙述者常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交错,而后提到第三个故事“顿珠顿月”时转为第三人称,第一个故事“黑熊——野人”和第二个故事“天葬”是在叙述中共振、耦合的,两个故事互相推进、互相融合,先锋文学在此时️以一种不易把握、不甚明确的文本芜杂、混乱、无序化呈现出来。而在这几个“虚构”中,可以看到西藏异域的风俗民情、人民的至始至终的信仰与生命意识,他们对自我家园的守护和对原始生命的尊重通过几个故事传递出来。

我说我不是,因为我不能像他们一样去理解生活。那些对我来说是一种形式,我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他们在其中理解和体会到的我只能猜测,只能用理性和该死的逻辑法则去推断,我们和他们——这里的人们——最大限度的接近也不过如此。可是我们自以为聪明文明,以为他们蠢笨原始需要我们拯救开导。

《叠纸鹞的三种方法》 5.11

其实马原的小说很难复述一个具体的情节,只能说他虚构其中的人物,其中的事件,同时也让人捉摸不透。新建与尼姆的相遇相识是一场偶然,随着以对方为半径的圆形交际圈的扩大,尼姆知道了庄小小,继而发现画像中的奶奶。新建又有朋友到来,刘雨的出现引来朋友的信件。从而生发出一个个故事,罗浩与刘雨讲述的藏族老太太对野狗的包容和养育,《拉萨河女神》中我与罗浩的经历,两位女生也是姐妹俩听闻老太太故事的反应,姐姐为何抹泪为何离开放纸鹞?叠纸鹞又是哪三种方法?都是谜?


《西海的无帆船》5.12-14

主要人物即姚亮(叙述者,隐含作者,人物形象),陆高(叙述者,人物形象),小白,大扎,白珍,公主等。姚亮作为陆高邀请到西藏帮助的人,他们在一次路途中汽车故障,只得留在此地。寻找办法的同时也感受着当地的生活,几人留守,几人出行。叙述的置换,语言的隐晦,情节的无序,所以其实同样很难把握一个文本故事。包括最后马原在二十四章的记录及前一章节的反拨,似乎昭示一切都是虚构,一切都是幻灭。

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从什么时候开始

西部

成了一种象征

成了真实的存在

与虚幻之间的一块

谁也不稀罕的空白

相关文章

  • 《冈底斯的诱惑》

    马原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9.7版 3.29 多认为该篇是先锋文学的开端,可以很清晰感受到马原在这个文本中对文学形...

  • 重组与拼接构成的诱惑——析《冈底斯的诱惑》

    《冈底斯的诱惑》共十五个小节,小节与小节之间是错位的,通过拼接我们发现小说主要讲了三个故事——陆高、姚亮、小何三人...

  • 小说评介|《冈底斯的诱惑》:民族的善,神性的善

    文/王栩 (作品:《冈底斯的诱惑》,马原 著,收录于《虚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11月) 有着“神山”称谓...

  • 冈底斯朝圣

    我用一生的时光 游走在无路的尘世 是谁引领我 来到西域 步入冈底斯 我偎着你 转了又转 千年的经筒 亘古的梵音 云...

  • 风雪冈底斯

    每当我人生遭遇蹉跌,思想淤塞不通之时,便会想起三十年前那次横穿冈底斯山脉时的情景,于是狂风暴雪恢弘地落满我的记忆,...

  • 先锋文学代表作——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说到马原千万别误会,这可不是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原是个作家。 1982年从辽宁大学毕业后便前往西藏工作,近7年,这段...

  • 幽暗之书

    敬笃 来自冈底斯的诱惑,让人类困惑已久,所有的臆测与期许,已然徒劳无功。 高原神秘的启示,指引着每一位精神皈依的人...

  • 马原,一个作家的阅读

    马原是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作品有著有《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

  • 冈仁波齐,理想与信念的召唤

    横贯西藏南部的冈底斯山脉,壁立千仞,冰川纵横,气势磅礴。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海拔...

  • 初冬冈仁波齐转山(上)

    阿里,冈底斯山脉,冈仁波齐。冈底斯藏语称“冈仁波齐”或“岗仁波齐”,意义是雪山之宝。冈仁波齐峰是多个宗教中的神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冈底斯的诱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ku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