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木栗飘《我的伯父述寅先生》
这次主题征文以秋意为题,所写内容就要与秋天贴切。本文开头即从秋景下笔,结尾又以秋色煞尾,故虽然写的是人,寄托的是思念,似与秋无关,却把思念置于了秋意之中,且借秋的悲凉,衬托你追忆思念的悲切之情。这一点是比较巧妙的。
文章记述了跟伯父有关的一系列家常琐事,反映出一些民生百态,亲族纠葛,令人扼腕。
文字基本功的问题还是有些问题,作者继续努力!
同时,除基本功以外,欲借秋风、秋景纪念人物时,应该多抓秋景萧瑟,秋风悲凉的特点,突出愁绪和悲感。因为你写的人物是有愁苦一生的人,事件记述上也以辛酸居多。故文中强调秋风送爽、秋的收获等是不太贴切的。
本文最好的地方是第二段,正面回忆伯父轶事。
『述寅,其实不是先生,是村里人调侃;称他为先生的。因为他晚年去放牧牛、鹅时,总喜欢拿一本戏剧脚本,或是借了子侄辈读过不看的小学历史书看;故大家戏称他为“先生”。并且,还拿了一张小板凳,戴着老花镜看。』
写的很形象,也很生动。使读者几乎看到了这个人。把一个大众化的人物的特点抓的很好,赋予了他独特而鲜明的性格。读者能够想象这样的画面:一个老人在外面放牛、放鸭,空闲的时候,独坐自家携带的小凳子,看一些书以打发时间。很具体,很有生活中的老百姓的味道。
评分:
语言功底,6.5分;
内容,7分;
文魂,7分;
艺术性,6.5分;
北旭晟《秋意凉》
这是一篇以秋天为背景的小说。故事的结尾很虐心,三个人物都失去了最宝贵的人生价值,对应萧杀的秋意是很妥帖的。
故事本身并不十分复杂,不过,作者布置却很精巧。从头至尾,都笼罩在一种解密式的侦探文氛围内。设迷、疑案、转折运用的很自然,很有看头。
评分:
语言功底,8分;
内容,8.5分;
文魂,7.8分;
艺术性,8.3分;
北旭晟:《秋夜小话》
本次征文活动以秋意为题,要求大家写下秋天的故事或意境。
这篇文章写的是秋天背景下的战场一角。文中出现的人物是两个初上战场的新兵。根据内容来看,其情状当是参加了冲锋突击后,暂时撤退到二线待命期间发生的。
文章主题是反战。作者通过一些细节对战场上士兵的紧张,生命的脆弱加以简练点画,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以传达出反战厌战意味。
文中写到一次冲锋之后,一个连队(编制一般是百余人)就只剩下了两个新兵。撤到距离一线稍远的后方待命时,虽然稍稍安宁一点,不过,他们还是是紧张,孤寂,恶寒的。战争就是如此残酷。新兵面对强加的战争和无能的将军(文章对大官有些微吐槽)是如此无奈,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被动的听天由命。
结尾一大亮点是这个“我”,初上战场,第一次扛起枪,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见到就因为伤残而退役了。这种设定加深了悲剧味道。
没有家国情怀,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烈士超人。简单的情节,直捷的白描,以悲剧的叙事,代表普通人发出了反战的呐喊。并带走其他层面的反思。
作者运用秋夜种种景象来推进情节,描绘环境,衬托人物思想和心理,这样的运用是好的。但是,确实还不够。如果能更加细化的描写秋夜,写更多能引人共鸣的秋季夜景来更加浓厚的表现战场秋意,使征文主题、文章的情景结合更生动形象,就更好了。
评分:
语言功底,8分;
内容,7.5分;
文魂,7.9分;
艺术性,7.6分;
行走的大蘑菇《故乡的秋》
这篇看题目大半会想到是回忆故乡的秋天景色,以寄托情思。
而这篇写的却是乡土和亲情。而且,层次还是很丰富的。写出了很多自己的东西来。
这篇我看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叙事,第二段是抒情。(前面几段是文章缘起可视为序文)
叙事指向家乡美食和家族亲情。都写的朴实感人。
写家乡美食则点列三餐,分抒其貌,笔墨不多而色香味形俱全,。尤其那羊肠面,牛杂汤,即使对比毫无感触与了解的读者,也会如闻其香,流涎三尺,并可以相信到微凉的秋晨吃这样热腾腾的家常饭,确实是驱寒暖胃的美事。
不过,我感到有点不过瘾啊,如果再稍加渲饰,是否可以更加生动呢?
说完美食,作者有物及人转到亲情一节。中心则是写年近九十的外公。文字虽简,却颇为感人。天下父母尊长对子女的思念之情大类如此,至纯至真,令人动容。我们要感恩这一切,要好好活,做个好人,不能辜负这人间真情!祝愿天下的老人都健康长寿,都能享受天伦之乐,都能幸福!南无阿弥陀佛。
以秋的收获与象征衰老来对照外公晚年景象,可说很恰当。这种对照也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评分:
语言功底,8.3分,
内容,8分,
文魂,8分,
艺术性,7.9分;
安安吉祥:《三秋桂子》
江南之秋,果然不同于北方之秋。北方深秋确有一种凌厉的萧杀之意境,尤其霜降以后,杀意更重。所以,古代这个时候,允许打猎,处决死刑犯。
家乡的古镇,家乡古镇的老房子,家乡古镇老房子周围的老街,家长古镇老房子老街周围的桂花树,桂花树在秋天浓郁的甜香,还有那些赏花贪香的街坊,桂花糕,作者童年的记忆,都构成了作者的思想元素!
桂花一节写的很精彩,也很丰富。使用了很多恰当的修饰,写的很美。
盛放之花,落地之花,踏花;花香,花味儿,花色,花形,笔笔写到。
抓住了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寄托了最有感触的秋色!
评分:
语言功底,8.5分;
内容,8分;
文魂,8分;
艺术性,8.1分;
萍木栗飘《我的外公》
本文在语言组织和文章结构方面,以及故事的讲述,人、事的描写上,都有很大的进步!
本文以重阳节思亲,借着萧瑟秋风回忆起了外公,重点是写外公生前跟作者有关联的两件事,和外公离去前的言行。
第一件事是外公严厉批评了童年时作者的贪玩,监督他进步;第二件事是作者跟小伙伴游戏而受了伤,外公没有责怪作者不小心,没有骂他不安分,而是完全的关心。还有送橘子的细节。人物对话也很感人。
第三件事是外公去世前的表现,其中,外公让外婆扶着自己站起来,并望向寨子的形象有一种雕塑般的庄严感。
对此,作者解读为:他弥留之际也要福荫子孙,希望子孙们过上好日子。……我想这确实是看到了老人的心结!
后面,作者写“我仿佛又看到外公在田间辛勤的劳作,挑着货担走村串户叫卖豆腐的身影!”,可以说是总结了外公辛劳为家的一生。外公严厉也好,慈祥也好,都是希望子孙能够幸福!
文章结尾写的很好,情景交融,升华了感情。『……也许,片片红叶能代表我对你的思念之情。深秋的秋风能拂去你坟头的枯枝落叶,却拂不去外甥对你永远的挂念!』
评分:
语言功底,7.5分;
内容,7.5分;
文魂,7.5分;
艺术性,7.3分;
方四叶《此刻,秋天》
依旧是散文诗的风格,文字很活泼,宛如一位钟灵慧秀的少女。
作者篇头抓初秋暖阳这个点是很好的,而且,把自己的心情写了进来,活现了情感和性格。秋阳是热烈的,人是可爱的。眯眼、透过指缝这些很具象的描写,把作者“画”到了我们面前。
简单而不同寻常的开头奠定了文章轻松又略带诙谐的主基调。从赞美暖阳很自然的过度到赞美生活,从而,推出了作者的意识观念:纳暖暖、圆圆的秋阳于我心,与光明同体,欣赏万物,快乐的活着。
结尾一句“恰巧我在”,很有些顽皮味道,从感情上呼应了全文,且更加鲜明的突出了作者喜爱秋天的内心。
评分:
语言功底,7.8分;
内容,7.9分;
文魂,8.5分;
艺术性,7.9分;
森屿微凉《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篇散文是在写文化里的秋,也就是传统上,文人秀士笔下的秋天。内容是很丰富,概括起来有秋意、秋景。秋的诗和感情可归纳成秋意;秋天的山水云月,风霜花叶可归纳为秋景。作者以历代诗词佳句为引子,将这些原本散乱的事物串在了一起。
开头总说古人对秋的印象,即以悲秋为多。当然,也有不觉悲秋,而赞秋色的名句。
后面,作者分层次段落逐一从不同方面,大量引用名句来写自己眼中的美好秋天。
写了“秋的诗意,秋的画意,秋的纯净,秋的收获与希望”这样四个层次。我觉得这样的划分是很好的。每个层次各抓一种特征,确实把秋的丰富多彩表现了出来。
当然,有个问题比较明显,就是写诗意和画意的两段区分的不是很明显。我想,主要是因为写诗意的地方也写到了画境,故而,给人前后存在一定重复的印象。诗意应该主要从意境入手,写出秋的氛围之感人;后面写画意则主要抓秋的画境,这样的话,就更好了。
评分:
语言功底,7.8分;
内容,7.8分;
文魂,7.8分;
艺术性,7.8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