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沟通离不开信任
2、以身作则胜千言
3、无信任不管理
4、如何建立信任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大部分人已经进入城市。城市和乡村生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城市是生人社会,乡村是熟人社会。
在城市里,同住一小区,甚至同一栋楼、同一单元的对门或邻居可能一起生活多年,但是从未来往过,甚至未打过招呼。但是在乡村,同一村,甚至邻村的人都很熟悉,是典型的熟人社会。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度较高,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度低。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065/cb8e855e21b037bd.png)
01
沟通离不开信任
人际间的交往是通过沟通完成的,信任是沟通的基础,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如果双方之间缺乏信任,那么沟通肯定是无效的、失败的。
信任是社会关系的⼀种形式,⼈们往往根据彼此间是否存在信任关系来决定应该如何交往,信任影响着⼈们相互间的沟通⾏为。当团队中信任缺失时,⼈们往往感受到猜忌、怀疑、孤独、不安全。如果人们之间没有了信任,任何沟通都是无效的。
在工作中与同事接触时,有些人沟通起来非常地通畅,而有些人就很难沟通。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你和不同人之间的信任度不一样。如果缺乏信任,沟通效果就不好。
信任是沟通的基础,坦诚是沟通的态度。信任不存在好坏之分,不是信任坏人就不好,信任好人就好,信任是为沟通做好准备,我们看警匪片时,警察审讯犯人时,也往往是先建立和犯人的信任关系,犯人才会将自己知道的信息告诉警察,才能完成有效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警察也会采用坦诚的态度,告诉犯人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信息,根据法律,保证“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希望犯人积极配合,争取宽大处理,这样往往能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有效沟通的三原则:信任、理解和共赢。信任是基础,通过交流实现相互理解、达成双方共赢的目的,这就是有效的沟通。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065/844a6c99c6c9a523.png)
02
以身作则胜千言
为了赢得深度的信任,我们要用行动来证明我们的诚意和态度。很多时候,别人不仅仅看你说了什么,更看你做了什么?不仅仅看你做了什么,还看你做成了哪些?这就是“以身作则胜千言”。
作为管理者,要树立威信,离不开自身的领导力、影响力等。只说不做的领导是没有号召力的,不能以身示范的领导不具备信服力。只有以身作则的领导才能带领大家做好工作,干出业绩。
以身作则典故出自《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战争中,我们经常看见两种指挥官,一种是“跟我上”,自己带头冲锋在前,带领队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还有一种是“给我上,给我顶住”,这样的指挥官只会在后面逼迫自己的下属去拼命,这样的军队怎么会一直打胜仗呢?
两种不同的指挥,也代表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在职场管理中,有些管理者是以身作则,带头领着干。一种是下达命令,作为监工,逼迫下属工作。这两种管理模式,带来的结果天壤之别,带头干的团队,士气高昂,争前恐后,新点子、新方法层出不穷。被赶着做的团队,是能少干就少干,能不干就不干,领导在时多干点,领导不在就不干。
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骑马的士卒都下马,仔细地扶麦而过。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他很严肃地让执法的官员为自己定罪。执法官对照《春秋》上的道理,认为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曹操认为: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却违反,怎么取信于军?即使我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他拿起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三军镇服。
有的管理者认为规则是给下属制定的,自己可以不遵守。比如单位规定8:30上班,迟到罚款50,但是领导从来都是9点多才到办公室,老是以自己晚上应酬客户、加班写文档来为自己找借口,下属都很不服气,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工作中积极性就不高。
一个管理者的领导力不是由他人任命或是自封的,而是在以身作则的工作执行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这种形式获得的领导力,才能牢固而有威信。尤其是面对90后、95后和00后的新时代员工,他们对领导的尊重不是来自于管理者的职位。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065/33797e17fce35174.png)
03
无信任不管理
管理界有句名言叫:无信任不管理。信任是管理的基础。充分信任员工,会给他们信心和力量。信任也是一种激励,被信任就会让员工产生不辜负领导对自己信任的心理,就会努力去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
信任是授权的基础。管理者如果不懂得授权,往往累死也无功。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而且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别人获得工作成果。如果管理者不懂得授权,自己就会被很多琐事占用很多时间,无法集中力量对组织的全局性工作进行深思虑的思考,往往是抓了很多芝麻,却丢了西瓜;
作为管理工具的授权就起着重要的作用,授权可以让员工觉得自己被重视,激发员工积极主动性。
当团队中信任缺失时,⼈们往往感受到猜忌、怀疑、孤独、不安全。如果人们之间没有了信任,任何管理都是无效的。
管理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如果下属员工对管理者所说的话都持怀疑态度,那管理者下发的任务和指令在执行时就会产生很大的折扣。下属可能认为这个任务会失败,可能让他白白辛苦一场,他就不会全心投入工作。
在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管理理念中,信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认为,信任是打开员工心门的钥匙,只有得到了他们的信任,才能创造出一个和谐统一的伟大企业。
松下幸之助经常到员工一线,询问自己的下属管理人员或员工:“说说看,你对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或者“要是你干的话,你会怎么办?”当下属发现董事长非常信任自己,不但严肃认真地倾听自己的讲话,而且还常常用笔记下自己的建议时,就乐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了。
当员工向他反映意见时,不管对方有多啰嗦,也不管自己当时有多忙,他都会认真地倾听,并不时地点头,以表示对其肯定或赞成。就这样,松下新之助与下属管理人员及员工建立了信任关系,在沟通中,他理解员工的想法,员工也理解了管理者的想法,在员工执行公司制定的计划任务时,特别顺利。
另外通过这种信任,他迅速掌握了经营的秘诀,将松下公司一次次推向了新的起点!
在信任的基础上,管理者尊重员工,让员工体会到管理者的重视与尊重。产生信任是管理者的重要特质,管理者必须正确地传达他们所关心的事物,信任和尊重自己的下属,让下属自愿服从管理,实现团队的双赢。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065/59a6bd71a484c700.png)
04
如何建立信任
要建立信任关系,我们首先要了解信任是怎么产生的?
信任是在多次交往中产生的。比如你和同事之间,经常需要帮忙带饭、代取快递等,如果双方都能帮助对方完成对方的请求,就能获得对方的信任。民间的借贷关系也是如此,“随借随还,再借不难”就是有信任关系了。还有我们常去一个地方买东西,偶尔一次没带钱,也没带手机,店主允许我们赊账,也是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建立在多次交往的基础上。
信任源于对方能力或者荣誉证书等。这一点在各行各业都有体现。比如在医院,人们往往喜欢挂专家号,就是因为专家的能力强,具有很多证书为他背书,于是病人当然更信任专家。
信任因为人际关系而传递。比如张三是李四的朋友,王五也是李四的朋友,因为张三信任李四,由于王五也是李四的朋友,于是张三也信任王五。这也是为什么在单位,内推简历比外部简历更受重视的原因。
知道了信任的来源,那我们要建立起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就要多和别人交往,并且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认可,其次我们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争取获得等多的证书或者荣誉,通过能力获得别人的信任;最后,我们要丰富自己的人际关系,通过人际关系扩展自己的信任圈。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