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段时间管理精品训练营-第30天
#践行目标#
1、早起5:00-6:00,早睡22:00-22:30;
2、每天听叶武滨时间管理九段+进阶音频,学习并分享;
3、每周阅读5本书。
#叶武滨时间管理进阶(11)#
第一本,当属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及相关著作。
德鲁克提出了“时间是一种稀缺资源”“一次只做一件事”“要事优先”“卓有成效管理者的5个习惯”“反馈分析法”“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等概念。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5个习惯”包括:1、必须懂得如何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2、重视对外界的贡献;3、不仅关于利用自己的长处,而且也知道如何利用上司、同事及下属的长处;4、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一些重要的领域;5、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
![](https://img.haomeiwen.com/i5951580/ce8b86faaf8df7b8.jpg)
“反馈分析法”是帮助我们找到要事的方法,具体为:当你要做一件事或做出一个关键决策之前,先想象最后的结果,9-12月后,将实际结果与想象结果进行比较,就能明白哪部分做得好是优势,哪部分做得不好还需要学习、改变。根据这一方法,易效能提出了PNAS的项目执行步骤,第一步即是描绘项目成功后的画面,再根据画面生成名词,并转化成行动步骤,最后对行动步骤进行排序执行。
“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被广泛运用,五个字母分别代表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Time-based五个单词。这是订定工作目标时,必须谨记的五项要点,即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度量的、可实现的、与其他目标是相关联的、有时限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951580/85ea98d855f767ff.jpg)
第二本,是斯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包括从依赖到独立的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优先,以及从独立到互赖的三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已解彼、统合综效,还有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
![](https://img.haomeiwen.com/i5951580/f440a8c358d73a8c.jpg)
书中“影响圈”“关注圈”概念对时下焦虑的我们有着非常好的解压指导:远离关注圈,如明星八卦、天灾人祸;聚焦影响圈,如持续学习、保持微笑等。
书中首次提出了“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具体包括: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斯蒂芬.柯维提倡我们要先做重要不紧急的事,但现实生活中,如果不先扫除眼前的“一地鸡毛”即重要紧急的事,我们就无法做其它的事。所以要先做重要紧急的事,多做重要不紧急的事,这样生活中重要紧急的事就会越来越少。
第三本,戴维.艾伦的《搞定》。
书中关于大脑是CPU,不是硬盘,所以要先清空大脑的理念,可直接用于生活中各项事务及项目的管理。
此外,除了有固定日期、时间节点的固定日程,对于其它没有固定截止日期但又需要尽快完成的事情,戴维.艾伦给出了“情境分类原则”。具体情境可分为:在公司、在家里、外出、授权委托等。
第四本,弗朗西斯科.西里洛的《番茄工作法》
25分钟工作之后休息5分钟,这一番茄工作法已经被实验证明是最科学最高效的劳逸结合的方法。当然,每天两小时的高能时间,可以利用连续吃四个番茄钟来做一天中最重要的事。
使用番茄工作法,能够提升我们的专注力,而这正是提高单位时间效率的重要因素。
第五本,博恩·崔西的《吃掉那只青蛙》。
吃掉那只青蛙理论源自于美国的一句谚语:每天早晨起来吃掉一只青蛙,一天当中再没有比这更难的事情了。
这即要事优先理论。人的一生不在于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你做了多少重要的事,在于一件事是否做到了极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