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楷书“七碗茶”

作者: 散书斋 | 来源:发表于2020-09-19 05:22 被阅读0次

“七碗茶”取自于唐朝诗人卢仝《走笔谢孟议寄新茶》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

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

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

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

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

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

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

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

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

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

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 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

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

到头还得苏息否。

此诗将卢仝饮茶的生理与心理感受抒发得淋漓尽致,诗里头许多名句足堪玩味,更为后人耳熟能详,描写饮七碗茶的不同感觉,步步深入,极为生动传神。然而此诗最后又引发他悲天悯人的襟怀,顾念天下苍生之感叹。

卢仝诗中,诗人点视孟谏议白绢密封并加三道印泥的新茶,在珍惜喜爱之际,自然想到了新茶采摘与焙制的辛苦,得之不易。接着,诗人以神乎其神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感受。茶对他来说,不只是一种口腹之饮,茶似乎给他创造了一片广阔的精神世界,当他饮到第七碗茶时,只觉得两腋生出习习风,飘飘然,悠悠飞上青天。

相关文章

  • 篆楷书“七碗茶”

    “七碗茶”取自于唐朝诗人卢仝《走笔谢孟议寄新茶》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 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 白绢斜...

  • 《中国极简书法史》读书笔记(十八)

    第八章 楷书 1 楷书的书法特征 五种书体(楷行草隶篆)大家最熟悉的应属楷书,又称真书。直至今天,楷书仍然占有日常...

  • 真行草隶篆之楷书:飞哥近期楷书习作

    汉字五大字体真行草隶篆之---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

  • 楷书临虞恭公碑

    最近临了些隶篆,希望楷书能写得开张些,请大家多指教!

  • 篆楷书《真率铭》

    司马光《真率铭》,释文: 吾斋之中,不尚虚礼。 不迎客来,不送客去。 宾主无间,坐列无序。 真率为约,简素为具。 ...

  • 篆楷书王昌龄《出塞》

    诗曰: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创作背景:《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

  • 钟繇《还示表》两个版本!

    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

  • 临帖《还示表》

    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

  • 篆楷书《陋室铭》

    篆楷书《陋室铭》,用纸六尺对开(180*48.5cm)3张,字9*6cm,用时3小时,站着写意犹未尽,不能全部囊入...

  • 篆楷书刘禹锡《秋词》

    诗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空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篆楷书“七碗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nd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