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输出报告2021/045】
11月的第三本书,是一本亲子育儿书,名字叫《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作者是心理学博士,被称为畅销美国5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改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
这本书是在蔡闺蜜的书架上看到的,我直接把他这本书顺回了家,整本书读完感觉逻辑思维严谨传达出的理念还是很让人认同,值得为人父母一读。
与孩子对话,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他们的语言中常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他们的问题里往往藏着痛苦、烦恼或伤心。
如何与孩子沟通,是否存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作者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学博士,发现人类心理的一个基本点和关键点,那就是当一个人的情绪和感受被接纳时,才能有效地处理问题,才能走向理解和合作,这就是所有问题的根基。
这本书不仅有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解释,还有具体的案例解析,所有行为问题背后都隐藏着一颗需要被尊重和理解的心,所有问题都指向关系问题。
之前看《父母语言》这本书就已经认识到父母语言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在沟通中发生种种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
如何改善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效果,作者提出父母需要学会把孩子当成客人一样对待,即语言照顾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对你的行为进行批评。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和标杆,想要一个怎样的孩子,父母自己需要谨言慎行言传身教,比如父母希望孩子有礼貌,他们就需要对待别人有礼貌,父母希望孩子整洁,父母就需要爱整洁和收拾。
孩子的感受必须认真对待,即使情况本身并不严重。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才会减少。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对父母的爱更深了。对孩子受伤的情感来说,父母的同情是情感上的急救药。当我们诚恳承认孩子的困境,说出他们的失望时,他们常常会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
说教和批评可能会产生距离和怨恨,而真正的沟通是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沟通必须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
在纠正孩子行为之前,需要先处理他们的情绪问题,当孩子询问或说起同一件事时,最好的反应通常是不要针对事件本身,而是要针对事情暗示的联系。许多孩子的问题的真正意图,是他们对放心的渴望。当孩子讲起一件事时,不要就事情本身回应他,而是要就孩子对这件事的感受作出回应。
对孩子的感受不要进行评判,只有行为才能受到谴责或表扬,但感受不能也不应该受此对待。
书里提到对孩子的鼓励和指导提到,孩子需要依赖自己内心的激励和评价,需要免受评价性赞扬的压力干扰,这样孩子才不会总向其他人寻求认可。所以夸奖孩子是有技巧的,要对孩子付出的努力进行夸奖,而尽量避免对他个人人格和天赋的夸奖,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是,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和人格,并且夸奖要以具体的行为描述,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陈述问题以及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针对孩子本人发表任何观点。当出了问题时,要回应而不是反应,发生小意外的时候,是传授孩子价值观的好时机。
当然父母不是圣人,也会有发怒的时候,对待发怒三个步骤,一是接受事实,二是我们有权生气而不必感到内疚或羞愧,三是除了安全考虑,我们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要我们不攻击孩子的人品或者性格,我们就可以表达我们的愤怒。
应该避免的错误做法包括恐吓、贿赂、许诺、挖苦,我们跟孩子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
父母应该少说多听,树立权威需要简短和选择性的沉默。
对待孩子说谎的问题,父母不应该问那些可能导致孩子防御性撒谎的问题,他们撒谎有时是因为他们不被允许说出真相,所以这一点真的值得父母反思。对谎言理智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对它真实的意图表示理解,而不是否定它的意图或指责说谎的人。处理谎言的政策是我们不要扮演检察官的角色,说话不要拐弯抹角。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需要明确的是责任感不可以强加,只能从内心产生,从家庭和社区汲取的价值观中慢慢培养和指导,孩子究竟能学到多少我们希望他们知道的东西,取决于他们内心对我们教导的情感的反应。
与孩子建立联系,要避免和孩子陷入权力之争,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观点和想法,向他们传达出自己是受到重视的感受。父母否定性的反应很容易扭曲孩子的自我形象,父母要不带抨击地陈述感受和想法。
纪律的关键在于寻找惩罚的有效替代手段,惩罚无法制止不当行为,只会让肇事者在躲避侦查上更有技巧。要向孩子明确哪些是可接受行为,哪些是绝对禁止的行为,规定限制,说“不”的最合适的方法是表达出权威而不是侮辱。
成长的最好环境是“当一个人的技能完全用于战胜一个刚好能够掌控的挑战时”。
这本书还讲到了多子女家庭中的嫉妒如何处理,他说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能够不受拘束地、公平地表达出苦恼,而不要让他们暗地里郁郁不乐。对于书中表达出的“爱是唯一,而不是均一”的观点深表赞同,孩子并不渴望平等地分享父母的爱,他们需要被爱得唯一,而不是均一,爱的重点是质量,而平等。
孩子因为缺乏安全感会产生一些焦虑的情绪,那么如何处理焦虑,可以通过准备工作让孩子安心,孩子最大的恐惧是父母不再爱他并抛弃他,永远不要威胁说要抛弃孩子,这样的话会唤醒孩子一直潜伏着对被抛弃的恐惧。
对于死亡生命教育,年幼的孩子无法理解死亡是永恒的,孩子(以及成年人)不应该被剥夺痛苦和哀伤的权利,帮助孩子失去所爱之人的第一步,就是允许他们充分表达出他们的担心、幻想和感受。
最后一章是关于性和人类价值观的,这其实在中国得教育中是缺乏的,父母谈性色变,遮掩或表示羞耻的态度适得其反,孩子的好奇心会驱使他们去尝试,因此父母对于性的态度很重要。
养育一个孩子并不容易,父母如果是一门职业,那么应该是就业门槛最高的职业,恰恰因为父母是不会要求持证上岗才导致亲子关系中的各种冲突,书里提到的养育观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始终在正确的方向上,虽然我们还是会出错,但至少我们一直在学习和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