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的第二根支柱就是价值感
1、什么是价值观: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我有什么用?
一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一个叫作“归属感”,另一个叫作“价值感”。
归属感是一个人要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家,知道自己在家人这个团体里,是被无条件包容和接纳的。如果我们掌控了无条件的爱的原则和方法,孩子自然就能找到归属感。
当一个人拥有价值感时,他会知道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他的内心会充满能量,他对未来会充满期待,对人生拥有极高的热情度。
一个有价值感的人,自尊水平往往也会较高。一个拥有高自尊的孩子,他对自己的评价就会很高。他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自律性也会更强,自然能管好自己。
2、价值感、自律性、自尊水平
如果让孩子意识到他所做的事真正有价值,让他意识到他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改变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状况。这时候,他对自我的评价就会很高。
这种对自我的评价,通常叫作“自尊水平”。一个人的自律性来自他的自尊水平,自律性越高的孩子,自尊水平就会越高。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自尊水平低,他觉得自己就是没用的,就会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去干坏事。这样的孩子,他的人生失去了目标,就很容易去干坏事,变得叛逆。
3、怎样才能让孩子有价值感?
1):给孩子做事情的机会。
让孩子充分参与家庭生活,并在孩子表现出对家庭有所贡献的时候,表达一下你的感受,告诉孩子:“你这件事做得很好,照顾到了周围其他人的情绪,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回忆,这就是孩子为家庭做的贡献。”但是,有时候父母会忽略,他们会觉得这不重要,丧失了让孩子逐渐形成价值感的机会。
2):点燃孩子心中的价值观
为人父母,我们需要点燃孩子心中的价值感,而不是整天浇熄他心中的火焰。
怎么点燃?
发现亮点,并且提出表扬,尽量不要用物质奖励的方法,而应该赋予它意义。当孩子做对一件事时,你不是说“做得很好,爸爸给你钱”,而是说“做得很好,这件事的意义是……”。父母要把孩子做的事情的意义给点出来,表扬孩子也要表扬到孩子的精神内核。
当孩子被塑造出了这一个又一个正确的行为的时候,他自己的价值感也会得到提升。他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有自尊心的人,一个善于掌握时间的人,一个能够自控的人。
如果经常性地告诉孩子他可以做到什么,他就真的可以做到。也喜欢展现出自己的自律性。慢慢地孩子的价值观就形成了。
执子之手,终生成长。共享阅读第9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