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而是……

作者: 今天会比昨天好明天会比今天好 | 来源:发表于2018-11-03 17:38 被阅读271次

陈志斌/原创

金秋九,十月,桂花暗香飘。

本是丰收的喜庆日子,不过因臧天朔,李咏,金庸等名人的相继去逝而略有伤感。

这是个多事之秋啊!

这几位名人中,让我触动最大的应该是金庸先生。

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而是…… 人的感情是这样的,投入的越多,越伤怀。所以金庸先生说过:
哀极必伤,情深不寿。

网上各种对金庸先生的缅怀,太多太多。对金庸先生的离去,充满婉惜之情。同时感慨金庸的文学天才。不知何时再出?

在我看来,金庸先生的离去,只不过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没有必要过于伤春哀秋。应恭喜他老人家解脱了才是。

对于生老病死之规律,应如庄了那样,妻逝鼓盆而歌。活得潇洒而豁达。

我们不仅仅只是为了纪念金庸先生,而该纪念的应是.金庸先生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侠之大者的情怀,积极的人生态度,平和的心态和求学精神。

                     

                              一

我一直很惊讶,这小小的香港。它不是经济、文化的中心,却为何能孕育出,如此之多出类拔萃的顶尖精英呢!?

香港诞生了亚州首富李嘉诚;功夫巨星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电影大王邵逸夫;词曲大师黄霑、顾嘉辉 ……

我想原因有三: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得以保留、传承和发扬。;②是香港是国际自由贸易港口,中西文化在这里得以交流,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③是生存和竞争的环境使然。

而一代新武侠宗师——金庸,正诞生于此!

                              二

君生成名我未生,我生之时君已老,世事牵拌为生计,今欲拜之却枉然。奈何!奈何!惆怅满怀。

最初知晓金庸大名:①是小学时候看黄日华版的《射雕英雄传》,在八十年代,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第一部港剧《大侠霍元甲》,电影《少林寺》,而《射雕英雄传》也是经典之作,那种广阔天地的江湖儿女情,铁血丹心,侠义精神久久挥之不去;是我们那个时代永远的记忆。心中向往金庸的武侠世界。

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而是……

②初中时,因好武术,看了不少八十年代武术杂志《武林》,其中有《射雕英雄传》的连载小说。以及连环画册。而这些是在旧书摊中买来的。二十多年了,《武林》至今还保存着。

记得那时候,同学们除了追星,便是看武侠小说。而金庸小说便是最爱。

当时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懂得机会来之不易,只知道珍惜时间,要好好读书。知道武侠小说看了会上瘾,便很少触碰。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班上有位黄磊同学,经常是一边上课,一边用书遮挡着看金庸武侠小说。不过他很聪明,学习却一点不比别人差,听说后来还考上清华大学。

时光不再。为了理想,为了生活,便一直没时间再来读金庸的武侠。就算偶尔看过一点,也没有完整读过。想想挺遗憾。

我喜欢武术,也喜欢武侠小说。如果我能好好读读金庸和一些更早期的武侠小说,说不定写作之路会更宽阔些。

今年开篇的励志小说《追梦人》,我的同学说,有点金庸的文风。说我可以写武侠小说了。

我非常感谢他们的鼓励,但我有自知之明。没有深厚的武侠小说素养积淀,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文字功底,及丰富的想像力,那是写不出好的武侠作品的。

                              三

金庸先生搞过政治,办过《明报》报纸,当过编剧,写过小说。

他“左手武侠,右手社论”。

他成就了《明报》帝国,成为东南亚最有影响的华人报纸。撰写了几千篇深刻、独到的时事评论。

他精通法律,是《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者。

金庸的武侠小说成就无人超越。开创新武侠的一代宗师。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侠。

上至邓小平主席,下至工农兵学商。影响了几代人。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只有十几部作品,借助影视媒介,影响深远,深入民心。在当代文化领域中,建立起一片巨大而又独特的艺术累观。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武侠小说,更是文学作品!在各色小人物的励志故事中,在嬉笑怒骂,玩世不恭中都藏着人生的辛酸与无奈。书中传递着,儒道佛传统文化价值观。

他的作品,文白相间。即有古典风韵美,又借鉴西方小说色彩。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文字简洁凝练,话语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如饮甘饴一般,有回味。有魔力。

在小说中,有武有侠有爱;有人性,有埸面,有细节,也不乏推理。

金庸小说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源于他深厚的文化素养,武侠文化积淀。源于想象力的丰富和情节构思的独特。天马行空,纵横摆阖。真是天纵奇才!

金庸在艺术上追求美。思想性,娱乐性兼容。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将人放在广阔的历史中与虚构的武侠相结合。埸面宏大,感情丰富,亦难得有文化细节之考究。

金庸写武侠一流,写爱情也是一流。

金庸将武侠小说看作是表现人生历史的一种工具。

他大部分作品,符合主流社会价值观。揭示了励志人生。揭示人性。众生皆苦,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他创造了一个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让人明白文化传承,在寓教于乐中完成。

金庸将武侠小说提升了档次。

钱理群先生和他的学生孔庆东先生早就开始研究金庸武侠和通俗文学了。

                              四   

千古文人侠客梦!每个有血性的儿女,莫不如此!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鮮衣怒马,仗剑江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随着传统文化的断层,及侠义精神的没落,这社会也开始没落了!审美扭曲,思想堕落。多了懦弱,多了麻木,多了无助。少了路见不平一声吼,少了该出手就出手。

何时侠义精神重回人间,便是人间有大爱之时。

幸运的是,我们社会还有像崔永元这样的有识之士。他才是真正的侠义之精神的传承者,民族的脊梁!国家应大力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侠义精神。

                          五 

金庸先生是一位真正的中国传统读书人。博雅且通达。他的学识、气质,教养与趣味不凡。

他积极的求学态度令人钦佩。而且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当年作家王朔,写文批评金庸武侠为“四大俗”之一。金庸没有倚老买老,暴跳如雷,而是心平气和地写文说,王朔没把金庸武侠当作“四大毒”已是高抬贵手了。且说到了北京要与王朔交朋友。一位很有智慧的人!

古龙成名后,便放纵了自己。花天酒地,浪费了创作最佳时期。至使英年早逝,令人婉惜。

金庸封笔之后,很多作品都重新修订,有的修改幅度很大,甚至与原来相比,己经面目全非了。

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而是……

功成名就,年事已高的金庸,还特地注册念读剑桥大学和北大的博士。还非得亲自考试不可。可见金老爷子可爱可敬的求学态度。活到老,学到老。令人钦佩之至。

插个题外话。古龙是江西人,金庸祖籍也在江西。

金庸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对他老人家的崇拜,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相信,几十上百年之后,金庸的武侠小说,也会如四大名著一样,光耀世界文坛!

谨以此文,致敬金老爷子。愿他一路好走。

相关文章

  • 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而是……

    陈志斌/原创 金秋九,十月,桂花暗香飘。 本是丰收的喜庆日子,不过因臧天朔,李咏,金庸等名人的相继去逝而略有伤感。...

  • 学习的目的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成绩,也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而是为了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 好好生活

    你活着,绝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而是为了不辜负,为了别人可能留下的寄托,不被轻易落空。 用力...

  • 纪念2020

    三月已尽 四月来临 春暖花开 我相信 明年的口罩会更美 那时候 不是为了防御病毒 而是为了纪念 纪念2020 我们...

  • 《耶路撒冷》读书笔记|秦福小,恐惧(二)

    易长安的父亲易培卿之所以不给纪念馆腾地儿,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捍卫尊严。 搬家为纪念馆腾地儿,怎么就跟“尊严”扯...

  •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正确的打开方式

    我们知道保险是财务配置工具,是为了转移我们的财务风险。但是我们做财务规划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转移风险,而是为了更高...

  • 早安

    ٩̋(ˊ•͈ ꇴ •͈ˋ)و 早安 ﹊﹊﹊﹊﹊﹊﹊﹊﹊ 也许梦想,他的意义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拿来实现的,而是有一件...

  • 12,无处话

    不是为了忘却而纪念 是为了怕忘却而纪念 因为铭记远比忘却艰难 不是为了忘却而纪念 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罪感而纪念 因...

  • 字节跳动大佬花费十个月终于整理出了Java核心技术及面试指南

    我们学习Java不仅仅是为考试拿证,更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通过Java找到更好的工作,实现“升职加薪”。如果你认...

  • 如何定义高价值赢单

    追求订单,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订单,而是为了赢得高价值订单,那么何为高价值订单,我认为可能包含这么几个含义: 1、使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而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xk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