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命,是一种回声。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
2.世间哪件事不是在演戏,当个看戏的人好了。当然,有时候也要入戏,入戏不迷戏,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就是很好的修行。(陶语老师这一句,我很喜欢,放在这里,警醒自己)
3.把美好的记忆妥善安置,带着感恩的心,慢慢前行。虽无相伴,却胜似相伴。
4.人生的路,走着走着就迷茫了,走着走着就清晰了。走着走着就团聚了,走着走着就散了。随缘就好。
5.破除心的执念,给予心灵自由,智慧之门悄然开启,所有不可能终将成为可能。
6.人和理想有一段距离,只好靠他的热情才能跨越。我们和好文章之间也是如此。莫让胆怯束缚了笔的脚步,且把热情和力量融化在喜爱里,在创作的道路上长远地走下去。总有一天,因为持续努力,可以见到最美的晨曦。
7.突破限制就会很快成长。心里想通了,一切与之相适应的措施都可以从想象变成现实。
8.默默坚持的事情都会在无形中助力自己的成长。
9.多读书,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智慧。生活处处皆素材,善于发现,善于记录,就能打开自己。
10.走进临摹,不曾胆怯,没有纷扰,格外安静。
11.读书学习,知识足够,有智慧滋养,大概自己本身就是书了。
12.看书、听书、读书评和看短视频,都是很好的输入方式,抄书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拓展知识面,就有触动和收获,再去点燃写作的火花。
13.写作进步与否,外力只是引导,关键还是内因,自己有打碎固有观念的愿望,一切才顺理成章。
14.朋友不在生活里,而是在生命里。
15.能发现自己,就能找到自己,而改变有个过程。就仿佛找到浪花,找到小溪,找到河流,找到大海。经历这个过程后,在大海里,想做什么,随心而定。
16.愿大家在自己的领域打磨,都能遇见花开,体悟花落,于自然、平常、朴素和简单中体会大道至简。
17.不恋过去,不慕未来,安住当下,智慧生活。
18.安于抄书,安于练字,安于写作,安于画画都是修行,原来禅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19.心里住着美好,展示的都是美好。
20.视角不同,观点不同。我们都在用自己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问题。
21.作者的观点是透过作者的视角观察和体会到的,应该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观点可讨论,不可评价。
22.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山在心里。
23.生活无需去证明什么,需要证明就有错误。只要遵照规律去办事,又何必向往成为圣人,因为你本就是圣人。
24.当你拼命去寻找自由的时候,便又为心灵套了上一枷锁,因为拼命的寻找又让你陷入执念的深渊,无法自拔。若想心灵获得自由,唯有让生命本具的智慧觉醒,斩断所有束缚,战胜妄念,明了真相,彻底觉醒。
25.努力去发现真心,凡事不强求。学习知识并内化成自己的认知,慢慢觉醒,从而更加博大和快乐。
从不明白到逐渐明白,不因欲望而烦恼,破执成乐,破茧成蝶。
莫贪恋,认知真心,保任真心,坚定而不动摇,不是涅槃,胜似涅槃。
26.写作不仅要行动,还要持续行动。写作如此,学习和工作亦如此。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用持续的行动去获取期待与梦想,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姿态。
27.读或理解,大家都懂,都可以做到。但是真正实践起来,就需要跟惰性和意志不坚定等较量,胜者是持续行动,败者依旧临渊羡鱼。
28.陶老师说,人心死,道心活,即是修行的终结。何谓“人心死”,我想应该就是放下妄念吧。没有妄念,心是清明晴朗的,容得下万物,盛满的是智慧,这时,修行自然终结。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12709/3dc4525978a234f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