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
如何追回自我的信心与勇气

如何追回自我的信心与勇气

作者: 王东呈 | 来源:发表于2017-04-11 12:44 被阅读173次
    炫耀于人的勇气并非真勇气

    在我21周岁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只要不是和同学们在一起,我几乎是个沉默者。当时如果也流行自闭症、强迫症、忧郁症等时髦词儿,那么在村里人看来,我大约就是一个以上心理疾病的重度集合患者。因为自从记事起我就没有办法从心里接受这个世界的一切人和事的恶俗,七岁时站在院子里想到死亡将会到来,即便活再长,仍然要走向死亡。于是困惑于这短短几十年的一生,意义何在?面对一切人事,我不能接受那诸多虚伪习俗,虽表面也迎合着别人的欢声笑语,但心里一直都处在一种愤世嫉俗的沉默样子。虽然有很多亲人都冲我训教要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入俗,不会说话的人几乎成了我们当地的众矢之的。但我那时真的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内心问题,我其实也根本不想处理掉它。因为我认为如果把这个内心问题给处理掉了,我的真心也就等于死了。令我感觉憋闷最大的症结是:我没有勇气诉说自己的内心。

    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从十来岁开始笼罩着我的心灵,这种自卑感后来经历多番尝试,根本不能用金钱、名位、声望、旅游、女友、游戏等任何外在途径完全填补或掩埋。而且我的内心在几经尝试之后对那些人们普遍极度在意的事物实在提不起任何由衷的兴趣,我曾试着用那些事物麻痹自己,却不能彻底麻痹掉自己睁得大大的内心之眼。我只想找到人类生活在这个世上的意义,还有一切人类行为、人类文明、礼仪规范、仁义道德的最终源头。

    从小时候起就没有人能帮我彻底解释清楚大小不一的各类问题:为什么我必须要在夏天穿衣服?为什么我要对自己第一次见面而且并不喜欢的大人问好?为什么要在学校里学习那些无聊的东西?我的生命是什么?到底有没有一个命运之神在主宰我的人生?我如何掌握自己的生命方向?生命方向到底是哪里?真正成功的生命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我是我而不是别人?为什么我生在地球上而不是另一颗还未被人类发现的星球上?既然我活着,为什么还得走进未来的死亡?这一生一死之间到底有什么意义,如何生活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活着?

    我小时候问这些问题的发心并非是要去推翻人类的一切行为和文明,也不是在我即将不惑之年时站在夏天的大街上一丝不挂,更不是要在第一次见到陌生人客人时抗拒打招呼,我所追问的是人类这一切行为准则的源头是什么?

    别人的一切说辞都充满了极大的漏洞,大人们常常觉得孩子们可以随便糊弄一下就可以听从大人的摆布了,但很抱歉,我一直没办法接受那些荒谬的说辞。那些说辞基本都不能解释人们一切行为的根本动因。对于我那些似乎根本不能回答的形而上问题就更没人愿意搭理了,人们也只是敷衍一句:想那么多干嘛!那些对于人类行为和活动的说辞中基本上只充斥了四个理由,这也同时成为大多数人的行为基础:

    1. 大家都这样。

    2. 如果不这样会丢人。

    3. 如果不这样,将来不好过。

    4. 得过且过,或者本该如此,没理由。

    我发现人们常常被这四条理由镇压在了迷茫生活的五指山下,于是人们在四条理由的驱动下走进了四种完全不能听从内心声音的生活姿态:

    1. 从众,不敢不一样。

    2. 好面子,为了面子可以不要命。

    3. 忧虑重重,畏首畏尾。

    4. 恣意妄为、一意孤行或者自认为对。

    我虽然不再愤世嫉俗,而且觉得一切所见的人群都有着可爱的生命和善良的本心。但我并不想过别人这样的生命。我的内心之眼既然无法遮蔽,就不能再尝试去遮蔽他。于是我选择去探究勇气和信心的源头,那也是一切人类文明和人类疑问的源头。

    探索期

    为了解决自己自卑怯懦没有勇气的问题,我进大学英语专业之后经常故意包揽在班级面前表现的机会。老师留背诵文章的作业,常常都很简短,我就自告奋勇找到当时我所能找到的最难的材料去背诵。在英语精读课上我常用一两个星期搞定一篇美国名人演讲的背诵。但学得真的很累,很紧张,很仓促。女同学们有的似乎并不喜欢爱出风头的人,但为了解决自己自卑怯懦、没有勇气的心态,我抛弃一切顾虑,宁愿得罪所有女生也要征服自己内心的弱点。但反而也获得了真心朋友。

    我每天一早站在校园中的一座小山头上对着下边劳作的工人们呐喊英语绕口令和口语材料。后来我觉得不过瘾,内心还是有那个怯懦,于是参加学生处一位老师组织的疯狂英语协会晨读活动,并取得口语部长的领读任务,每天早上六点半在学校中间的旗杆下带着全校的自愿学习者呐喊英语。后来和其他几个部门的朋友们一起联手把这个协会搞得小有名堂:举办各类英语赛事、电影赏析活动、与校外大型培训机构进行活动合作,其中包括新东方英语学校的活动与宣传。我在同学们面前领读时似乎有了很多的自信,但我自己知道那仍然是骗人的,内心深处仍有自卑幽洞。除此之外,我在校外进行各类教育兼职,并在大三时因机缘合适,在校外和朋友创办培训学校。但我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时很激情澎湃,其他时间一直觉得很疲惫。根本没有办法用外在的任何成功让自己彻底充满自信心和独立意识。

    大学毕业前的那个冬天,大家都为了找工作而奔忙,我去参加中国人寿保险代理人的培训计划。每天清晨我骑着女友的一辆女士自行车,花一个半小时从城北郊到城南的保险公司,在众多所谓后备干部面前带领大家跳晨操、聆听一位台湾老人的金融知识讲座、进行各类成功学的互动活动。保险知识的培训持续了半年,其间,我也进入新东方英语学校工作。真是忙得晕头转向,苦不堪言。只有给学生上课时才有热情,其他时间,即便和女友在一起的日子也常常是充满了无聊无趣。心里的幽洞不能诠释,我就一直难以在生活中露出透彻的微笑。

    沉沦期

    后来女友为了追求金领的目标离开我工作所在的城市,我也彻底失去一切在外地生活的动力,于是在家人安排下离开新东方,进入家乡的一所大学教书。一开始觉还得有点自豪感,但很快就倍感屈辱。自豪,是因为毕竟是个大学。屈辱,是因为一是被家人安排进来的,不是自己靠自己的力量进来的;二是这个大学里没有“大学精神”,有一股病恹恹、怯兮兮的味道,自上而下没有精神动力,整个校园也就形成了一种懒洋洋的氛围。我没有招架住这种与新东方激励机制完全不同的、干得不论好坏都一样待遇的论资排辈制度。一度陷入无力、无望、无情、无道的工作情绪中。

    随着心境的低落,目及之处接连出现大小诸多问题,乃至于随便打开一个网站都充斥着大量的负面新闻,身边几乎一切熟人朋友嘴里常常都是抱怨。自我的内心也是充满了无聊与懈怠,悲观与堕落开始侵蚀我的生命。这时候,家亲眷属接连出现灾难,单单我自家四代同堂的一个支脉中,就在几年内出现死亡的、重病的、吸毒的、离婚的、进监狱的等各类大问题。我坐不住了。有朋友让我找算卦的看看风水。这是在挑战我内心的极限。我从小就视迷信为最大敌人。而且一直以来以破迷信为内心最大动力,最承受不住的就是人类的愚昧。于是我选择深入学习与思考。

    反省期

    人不在沉沦中醒来,就在沉沦中陨灭。为了解决内心的困惑,也为了打开命运的大门,我走向了“反道”。人们喜欢热闹,我走向寂静;人们喜欢名利,我走向淡然;人们喜欢奢侈,我走向简约;人们喜欢高贵,我走向贫贱;人们喜欢炫耀,我走向沉默;人们喜欢逃避,我就走向人们所逃避的事物去看个究竟,人们喜欢抵触,我就走进人们所抵触的领域去查个明白。经历这一番反道探索,我体会到了回归农村小屋居住一年的清淡生活,体会到了去学校食堂吃别人剩饭的畅快,体会到了进入儒家、佛家、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殿堂的喜悦,体会到了直面女儿死亡的释然(虽然她最终并没有死),体会到了以纯粹朴素的教育之道教学而最终课堂仅剩几个学生的宽慰与无惧,体会到了婚姻中的直面爱情本质的坦然,体会到了再也不怕任何失去,不希求任何多余之乐的通透。我经历着他人和自己所畏惧的一切,选择去直面那一切自我内心抵触和对抗的事物和感觉。这个过程比思考本身更幽暗,也更光明。虽然思考贯穿其中,但如果不从生命的核心、从命运的全然视角去体味思想的内在运用和对实际生活的操作,思想本身也就失去根本意义了。

    我带着我的家人在这六年来所经历的一切并不能用一篇文章描述完全,我暂时也没有找到去详细描述它们的动因。一个人饮水,无论怎样描述他饮水的动作、表情和感受,也不能让另一个人真正品味到前者在那一刹那所喝的那杯水的真实滋味。

    我想在此表述的是如何追回自己本来就有的勇气。我们常常认为自己必须具备一些什么东西、名位、头衔、力量或者姿态,才有资格去具备勇气。然而,我们的内心其实并不是这样运作的。我们怯懦、没有自信,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某种条件,而是我们处在人世间,渺小孤立,并学会了与周遭对比。在对比下,我们如果觉得自己拥有的条件高于别人,自己就会有自信和勇气;我们如果觉得自己拥有的条件低于周遭平均水平,甚至低于自己周围所有人,那我们的自信和勇气就比较羸弱。于是我们明白,我们的自信和勇气竟然是受到周遭的影响,受到别人生命条件的控制!

    从根本来说,我们的信心是自己的事,和他人无关。信心和勇气本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的勇气过于渺小,那么就需要自己锻炼来源于心灵的勇气,而不是凭借来源于名位声望和外在强大的勇气。锻炼自己心灵的本源勇气会真正成为一个彻底自信的人,一个即便没有一切外物也能坦然而喜悦的面对人生的人。这也是颜回处在陋巷之中也能保持怡然自乐的根本原因。

    寻回自己的来源于心灵的勇气需要从小事做起。当进行选择的时候,深呼吸,定一下神,然后跟从内心的选择。比如,别人叫你出去做某件事,自己内心会真切清楚这件事是否合情合理。听从内心的选择,断然而委婉的拒绝不合理,是走向内心的一步。

    如果自己离自己内心已经很远,就需要多留给自己轻松和平静的时间。选择静静的阅读优质书籍、聆听优美空灵的纯音乐、平和的面对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各种牵挂。把自己的生活理出头绪。并且在每天的活动中进行每一次选择时,都去试着倾听内心的真实想法。跟随自己的真实想法去走。勇敢的选择善的一面,而避免恶的一面。善与恶的分别从根本来说就在人的内心深处,但当自己离内心太远的时候,还是选择阅读书籍从而学会判断善与恶的分界为妙。

    理与情慢慢通达后,就会渐渐进入自己纯然的内心,从而最终依靠纯然内心告诉自己选择的方向,并勇敢的在生活用践行那个选择。很多选择势必带来一定的威胁和失去。但如果能够建立坚定信念:“内心远远大于一切”,就会越来越勇敢的选择走向内心的一面。从而做出的选择也会越来雄伟。真正的勇气并非是炫耀给别人看的勇气,而是立定自己之后自然散发的光芒,真正的勇气不是鲁莽而无智的勇气,而是通达心灵之后的淡然与平和。建立了这种勇气,最终可以坚定的走在不为强权所迫、不忧未来之困、不怕一切贫寒、不耀一切富贵、不惧灾难病亡的、真正喜悦而全然自信的灿烂人生之路上,包容一切生命形式,包容一切人类行为,包容一切人类思想,而自己按照自己的境遇和状态择善而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好的故事里差一个你:一个人总喜欢随大流,似乎什么都想要,又似乎什么都不想,心里茫茫然,下一次一定……还会一哄而上🙄
      • Sherry若玉:一和他人比较,就会出现恐惧和犹疑。这颗去比较的心,跟杂草似的,锄了有长,有时候还长势迅猛。
        王东呈: @Sherry若玉 真我的了然灵知其实不是一种超乎寻常的神奇,我们醒着的时候包括做梦的时候都具备那种了然灵知。灵知并不和小我分离,仅仅是小我不认为那个简单至极的灵知就是本我,人们善于在大量经典和书籍的引导下忘乎所以的去想象本我状貌,那就远离本然灵知了。灵知不可能离,可离不是灵知。只是人一旦遇到事情就会被思维和观念彻底吞没,不再保持在了然灵知中。了然灵知也不是对自心之外的一切什么都知道的意思,相对于自心来说,心外无物。了然灵知,就是佛陀当年的拈花一笑。虽简单,但由于思想、观念和人际存在,又不简单!
        王东呈: @Sherry若玉 王东呈: @Sherry若玉 王东呈: 由于人长久以来都存在着无数的观念,这些观念隔断了自我和真我的链接。真我是一种了然灵知,并不是一切有形形式和观念形式的存在,如果用某种观念去臆想真我的状态,那就不是真我了。我和真我被观念断离开来,人就会从内心里害怕孤独,这种对孤独的害怕显示出来的形式之一就是依赖他人。我所说的这个“依赖他人”,并不是对他人物质和精神上的普通意义的依赖,而是《心经》中的那个“挂碍”。与他人有“挂”就会有“碍”。遮住我和本我的“碍”就是这个“挂”字。与他人对比,自己在一切条件上有优越感就会有安全感,这种优越感和安全感都建立在一切条件之上。我们应该清楚,我们的一切条件,包括身体本身终将会彻底消散。如果等到一切条件彻底消散的时候再去从心上清除挂碍,可能会相当被动,从而使心难以安寂。难以安寂的心无法体会了然灵知。那样可就危险了……所以,人的一生如果仅仅从善行上做事还是不太够的,从心灵层面与一切“挂”进行解离,就是真正的解脱。需要大勇气,乃至最终可能需要在某种情况下为了保证至善之心而拒绝某些善行的勇气,甚至敢于在某种情况下为了保证至善之心而得罪某些人。这一切都需要勇气,做成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仅仅是打败一头相当逼真的纸老虎而已,什么也没有失去,因为我们从根本上来说,什么也没有,当自己体验到自己那非消极意义的“原来什么都没有”时,自己其实拥有着一切,那时,再也不用对比的方式去获得任何安全感了,那时会达到中道至善的心……

      本文标题:如何追回自我的信心与勇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ak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