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在听一期英文广播,从《三体》的翻译者刘宇昆讲到翻译的艺术。节目中,中美混血女主播说起外婆曾经问过自己,“剩女”用英语怎么说。女主播顿时语塞,她解释到,“There really is no concept of that in English.”(英美文化里其实并没有“剩女”这一概念。)北美男主播表示赞同,他说,“Because you know, look at western women, they’re very independent, very very, you know,happy, happy soul.”(因为你知道的,看看西方女性,她们都非常非常地独立,而且很快乐。)女主播补充到,“Right, happily single too.”(是的,而且她们也很享受单身生活。)听到这,我脑海里立马浮现“Sex and the City”(《欲望都市》)里的Carrie,Samantha,Miranda和Charlotte,还有“The lma & Louise”(《末路狂花》)里的Ima和Louise。
从2011年开始,我一直在看一部美剧,《妙女神探》(Rizzoli & Isles)。Jane Rizzoli(Angie Harmon饰)是BPD(Boston Police Department波士顿警察局)的警探,Maura Isles(Sasha Alexander饰)是首席法医。Jane做事雷厉风行,冷静沉着,加之180的身高,气场爆棚;Maura聪慧过人,做事严谨细微,精致中透露着坚毅。
两位女主都是35+的年纪,单身,但她们活得充实且自信。她们的自信不仅仅源于工作上的出类拔萃,也源于她们对自己人生的把控。当然,她们身上难免自带女主光环,但她们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会脆弱、会害怕、也会难过。就像当Jane看到挚友Maura因自己被人绑架,看到亲人和朋友因自己受到威胁和伤害时,向来果敢坚强的她精神几近崩溃;当Maura得知脑疾可能会让自己无法继续胜任法医的工作时,一向处事不惊的她却选择了逃避,她选择了自欺欺人。可是最后,她们都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换了一种姿态去面对生活。
Maura开始走出验尸房和实验室,到社区诊所做志愿者,去探索生命的另一面;她开始写书,一点点记录下生活中精彩的瞬间。Jane不再把生死置之度外,她开始理解母亲的担心;她甚至决定放弃警探的工作,以FBI教员的身份继续自己的警察梦。
Jane和Maura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就是她们了解并真正的接纳自己。
前几天,和一朋友闲聊,谈起一位共同认识的熟人。当朋友说起那位熟人的现状时,她用了一个词——“恨嫁”。朋友解释到,“前几年,追求她的人不少,可她挑三拣四,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给剩下了。过了三十,她开始焦虑,总担心自己嫁不出去。”我无奈叹息,“希望她能遇到良人,不要因为着急结婚而委屈了自己。”
最初知道“恨嫁”这个词是因为读高中时热播的轻喜剧《粉红女郎》里刘若英饰演的29岁的方小萍。小萍是一个有点傻气但善良的姑娘,但因为对爱情和婚姻的过度急切让她在感情里显得笨拙且狼狈。那时候我不懂爱情,也不懂婚姻,只是觉得心疼这个女孩,心疼她过度用力的样子。
幸好,现实中的刘若英不是方小萍,虽然她爱上了不该爱的人,但这份单恋并没有让她委曲求全。
在41岁那年,刘若英结婚了,可是每次看到她的报道,我还是会想起方小萍,会想起那个让人心疼的姑娘。后来,我读了刘若英的书——《我敢在你怀里孤独》,心里的担忧才瞬间消散。因为我知道她内心的强大足够撑起一片天地,让幸福在其中肆意生长。
自觉近几年已经不再容易感伤,可是昨晚还是突然忍不住哭了一场,只因心疼朋友在感情里委屈自己的样子。
现在身边未婚、单身的女性朋友大多已过而立之年,虽然她们独立果敢,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爱情和婚姻却成了她们的软肋。
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她们敢对生活叫嚣,“两个人的将就不如一个人的自由。”可是,年过三十,面对社会、家人和生育的压力,她们开始不知所措,嘴巴里虽然还在逞强说着不会将就的话,可眼睛里却有难掩的挣扎。于是,当遇上一段感情,不论好坏,都会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样,不敢轻易松手。
电影“The Matrix”《黑客帝国》里有这样一句台词,“Ignorance is bliss”(无知是福。)可是,三十岁的女性早过了不谙世事的年纪。所以,沉浮于不再纯粹的感情里,她们的脸上和心里都被刻上了疲惫和隐忍。我心疼她们委屈自己的样子,可是,我也清楚自己没有干涉别人选择人生的权利。所以,现在我最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管怎样,一定要努力让自己开心。”这是我能给的最好的劝慰,虽然它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当然,作为大龄单身女性的典型,32岁的我也时常被人问起,“难道你不需要爱情吗?”也有不少人对我谆谆教导,“没有婚姻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之前,我也偶尔会担心没有爱情和婚姻,或许人生真的会留下遗憾。后来我开始尝试恋爱,可是,感情里牵扯着两个人,两个曾经完全的陌生人,要从陌生走到熟悉再到相濡以沫需要的不仅只有异性间的相互吸引,还需要足够多的耐心、尊重和理解。可是,面对30+的女性,社会和男性都已失去了耐心。30+的女性被视为婚姻市场里的快餐,不为品鉴,只为果腹。
没有尊重和理解的感情,是消耗品。它在消耗女性的自尊、自爱和自信。所以我知道,如果男性不懂得尊重30+的女性,至少我得尊重自己。
最近我在给学生讲英文小说“The House on the Mango Street”(《芒果街上的小屋》),里面有一个小故事“My Name”(“我的名字”)。
作者的曾祖母出生于中国的马年(在墨西哥文化里这被认为是厄运,因为他们不希望女性像马一样坚强),年轻时的她像野马一样反抗着社会的规约和束缚。可是,后来她被作者的曾祖父掳走(是的,是掳走,而不是追求),嫁为人妻,余生在幽怨中度过。
She looked out the window her whole life, the way so many women sit their sadness on an elbow.
(她余生都在向窗外凝望,像许多女人那样凝望,胳膊肘支起忧伤。)
作者说,“Esperanza. I have inherited her name, but I don’t want to inherit her place by the window.”(埃斯佩朗莎。我继承了曾祖母的名字,但我不想继承她在窗边的位置。)
这节课我重录了两次,修改了很多地方,可是,唯一没改的是对学生说的那句话,“You can settle down, but never, ever settle for anyone or anything.”(你可以选择稳定,但绝不要为了任何人或任何事而将就此生。)
我心疼那个叫方小萍的姑娘,可是,我希望,不管是我还是其他女性朋友,都不要像她那样在感情里放低和委屈了自己。
后记
2019年4月27日,两位以色列导演用了四年时间拍摄的关于中国大龄未婚女性的纪录片“Leftover Women”(《剩女》)在美国上映。影片通过讲述三位大龄单身女性在中国社会环境下,对于婚姻的无奈、反抗和妥协,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大龄单身女性不得不面对的歧视、不公和压迫。
请每一个人都记住,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不管是大龄单身还是已婚脱单,本质上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人。所以,请给予别人作为人应得的尊重,这是涵养,更是生而为人的底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