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
“其实我很渴望成功”,“但你却不懂成功”

“其实我很渴望成功”,“但你却不懂成功”

作者: 哲思艺魂 | 来源:发表于2019-04-23 07:38 被阅读0次

    别人的成功,可能是财富自由,可能是成为名角,可能是创立一番事业,可能是儿女双全……

    但那都是别人的成功。也都是别人的人生。

    我,是独属于我的,不是任何人,虽然不算多好,不算多特别,但是我至少是独一无二的。我应该有自己的闪亮烟火。

    我也有自己心目中的成功:自我实现——为上天赐予我的思想与灵魂,找到最佳的出口。

    为了它,我可以放弃很多,也可以付出很多。

    这就是我最真、最羞于对人讲的“成功”。

    善意的人,或者善意解读别人的人,并不多,甚至有太多恶意,比如自媒体的恶意,以及网民的恶意,前者是为了私利,后者是为了发泄。

    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个世界里,“孤独患者”越来越多。

    但我今天还是鼓起勇气,袒露自己。

    其实,我经常性地会焦虑,不是焦虑于钱,不是焦虑于生活,不是焦虑于人际关系,不是焦虑于朝九晚九八的糊口工作。

    而是焦虑于自己的“蹉跎”。

    朝九晚八的糊口工作,成为我焦虑的主要原因。因为我每天要将自己十多个小时消耗在看不出有多大意义的工作上,而且还只是做着商业战场这片汪洋里的一个棋子——随时就会被牺牲掉的棋子。

    可是,每天的这十多个小时,对我的生命而言,又是何等的宝贵!

    每一天,都是再不会有的唯一,都是一去不返的过去。

    人的一生数一数,总共也就那么多天。可是对老板、对企业、对无休止的商业竞争而言,我的一天,我的青春,我的生命进程,却只是他们的“垫脚石”,危机来临时也只充当“人头数”而已。

    当我回过头去看自己在企业中“交付出去”的光阴,又看看自己与成功的距离,我就心生焦虑,深夜辗转不已。

    越是焦虑,就越是渴望。

    是的,我很渴望成功。也许是基于对“白白荒废”的光阴的报复性补偿心理。

    但,越是渴望,就越没有耐心。

    直到我恍然“发现”了成功的三个“侧面”,并把它们融合进意识里开始去实行,我才终于与成功的焦虑和解。

    01

      能成功的

    只是那些坚持熬过乏味期的人

    有多少人正在习惯性地重复着“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常常是刚开始几天投入热忱和心力,时间一久感觉乏味了,就循序渐进般减半再减半,逐步到放弃并抛之脑后。

    然而,任何事情做到一定程度后,乏味感都会产生,无论是理想的工作或者是业余的兴趣爱好。

    而能成功的,只是那些坚持熬过乏味期的人。

    一个经不住“寂寞”的人,就尝不到“人迹罕至”的甜果。

    坚持,是通往成功最大的挑战,也是实现成功最大的因素。

    你知道“坚持”二字背后,要克服什么吗?

    要克服人的惰性,要与人的三心二意做斗争,要挨得住环境和各种条件的变化,等等。

    我们常说:时间一长,什么事都会发生。

    正是因为人心的易变,因为外界的不可控,才导致“一如既往”,成为在时间点上非常简单,但在时间进程中又非常难的事情。

    成功,就是在一个个时间点的累加上,实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

    02

    成功到来时,不会是主角

    而只会是衍生品或副产品

    “意义疗法”的创始人维克多·弗兰克,1905年生于一个犹太家庭,1942年他全家人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1946年,也就是在纳粹集中营被解救的第二年,弗兰克尔用九天时间写成了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出版了很多书,却没想到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他原本想匿名出版的书,却给他带去了极大的成功,远超他的其他任何一本书。

    而这正应证了他在此书中说的:

    “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

    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

    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某一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

    幸福总会降临的,成功也同样,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们要一切行为服从良心,并用知识去实现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当然是相当长的时间后,注意,我说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后!正是由于这种不关注,成功将降临于你。”

    人类存在于自然界,需要遵守自然法则:顺其自然。

    当我们卓越的时候,成功自然随之而来。

    03

     国家的五年规划

    你的一万小时定律

    国家要想实现一个目标、做成一件事,尚且得来个五年规划,做好5年的准备与坚持。

    我们凭什么一蹴而就呢?

    要想有所成,国家需要五年的时间,对个人来说也是五年,也就是1万小时。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天才并非与生俱来,他们大多是后天刻苦训练的结果。天分在个人成功中所占的比重远没有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大。

    科比之所以成为传奇,是因为他每天都知道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在成功者的世界,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事实上,在这世界上,成功并不难,但之所以那么多人都没有成功,是因为很多人都没有执着地坚持1万小时。

    以上,就是成功的三个侧面。

    如果你也渴望成功,那么先学会懂成功吧。

    共勉~

    关于作者:思如,一个不在思想与人生上做“二手货”的人。公众号:哲思艺魂(ID:zhesi-yi-hun),保持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探索,及对艺术之美和灵魂境界的孜孜以求。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其实我很渴望成功”,“但你却不懂成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cm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