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伟昨天又在校门口不远的一个旮旯里和几个同学暴打了另一名同学,听说家长报告了派出所,都去去做了笔录。今天一天伟伟没来上课,也没有向班主任小雪老师请假。
教育故事一伟伟同学是学校的名人,我见过他,虽说是初二学生,但身体结实匀称,高大帅气,站在我面前,从体力上看我都有点惧怕,若真的动起手来,不见得能赢他。听小雪老师讲,伟伟的父亲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家里还生了二胎,母亲在家料理家务,照顾孩子。伟伟同学进入初一,好学上进,有体育特长,曾经当过班里的文体委员,上课回答问题积极,表现欲强,开运动会时,班里有一半的奖状都是伟伟同学争取来的,是班里的体育健将,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后来因为工作能力问题,不再当文体委员。到了初二,伟伟同学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经常的打架斗殴、逃课、顶撞老师、惹是生非,和高年级的同学拉拉扯扯,纠结在一起寻衅滋事,让班主任和学校非常头疼。这不,今年刚开学没几天,他又参与了打架,如果再不采取特殊教育措施,这孩子从违规到违法再到犯罪,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教育故事一
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决定深入伟伟同学家里走访调查,观察谈话,身临其境,共情谈心,换位思考,全面沟通,观察其家庭生活环境,和其父母亲接触了解,发现孩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变被动防御为积极介入式教育,以真诚的态度,温暖的话语,深入的了解,调动家校两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帮助伟伟同学树立规则意识,找回羞耻之心,培养感恩之情,发现做人良知,激发上进之心,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教育故事一
夜幕已经降临,初春的凉城夜晚,春寒料峭,一行4人在小雪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和在路边等候的伟伟父亲会合,伟伟家所处的西三里园小区是凉城比较大的一块棚户区,是上世纪90年代为了安置城市开发中被征地拆迁的农民而特意修建的独院平房式建筑群,在这里居住的人家大多家境一般,打工族居多,可想而知,伟伟这样一位高大帅气的小伙子,每天在这个小区生活,和班里其他同学相比自觉低人一等,也是人之常情。小区的巷子里连路灯也没有,黑灯瞎火的走了半天,进入到一户没有院子的人家,两排门对门的房屋间距只有一米,是在原来的院子里又加盖了一排平房。听说这个小区已纳入拆迁项目,加盖的一排平房,多领一倍的拆迁补偿款,对这个家庭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教育故事一
伟伟父亲热情的引领我们到儿子的房间里,房间里炉火通红,温暖舒适。看到我们进来,伟伟一改在学校桀骜不驯的样子,头低着站着,显得局促不安,坐下之后,当我问起打架之事时,他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我们事情经过,说初三的几个同学叫他去帮忙教训某个同学,他就去了,他看到同学们被打之后,是他劝同学主动到派出所自首,做了笔录。抓住这一点,我感觉伟伟虽然参与了打架,但他的良知未泯,关键时刻表现出,还有是非之心,法治意识,对行为的后果有清醒的认识,我对他这一点做法提出了表扬。由此说开,我谈到了他在这个家庭里作为长子所应担负的责任,他父母亲养家糊口的不易,他这样整天混日子的不良后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在我说话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他低着头,认真的听着我说的话,面部表情夹杂着羞愧、后悔不安的表情,我看到火候已到,我要求他今晚写一篇对自己学习生活,我们这次家访的认识心得,然后对他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慢慢的伟伟同学表情回归到了自然状态,离开时,把我们从家里送出来,送的很远很远才回家,伟伟的父亲说什么也要把我们亲自驾车送回家。
教育故事一
伟伟的爸爸告诉我,从小他们都宠着他护着他,对老二都没有对老大好,这个孩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的事从来不告诉爸爸和妈妈。昨天打架的事儿到现在他们都不知道,他的同学比他们两个都亲,平时几乎没有沟通交流,我也看出来,这个家庭的父母亲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微不足道,这也是中国大多数家庭教育的悲剧所在,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有今天这样的结果也是家长造成的,因为大多数家长把孩子当做一个实现自己人生愿望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有自己个性的独立的个体和生命,也是极端功利化的价值观造成的必然结果,孩子认为父母亲的爱是有条件的,如果我不能满足父母亲的愿望,成绩不好或者犯了错误,父母亲就表现出不满、否定、打击,甚至愤怒,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失败无能,自我价值观丧失,他就会把对自己的不满投向父母,因而造成了与父母亲关系疏远淡薄,变成了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伟伟今天变成这样,我猜测他的父母忙于生计,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家庭教育的失败是主因。
我深深感受到学校教育的艰难,要改变一个孩子,要付出多少努力啊。像伟伟同学这样的孩子不少,我相信,通过家校共育活动,他们一定会有所进步的。我对伟伟充满信心,我满怀期望的等待伟伟的进步和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