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拉开帷幕,每年此时,回忆翻江倒海,但却从未真的写下点儿什么,去缅怀我们迷茫的青春岁月,还有在青春岁月中为高考疯狂的我们!
一 谁的青春不迷茫
我总觉得自己还年轻,但今年,我所教的第一届初中生高考。如果按照按部就班上班的节奏,我也已经教了六年书了。看到学生们年轻的脸庞,还有他们全然不同的娱乐和交友模式,我感到自己老了。可我总还是会想起自己的青春岁月。高中那三年的时光,也在我的记忆中定格。
关于青春,回忆起来,我们会觉得它很美好,我们也真的很想回去。但倘若时光真的倒流,让你重新再经历三年高中岁月,你愿意吗?
我不愿意!我真的不愿意!
因为,高中三年,是我人生的炼狱,不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
我是一枚山东妹子,山东是一个人口大省,教育竞争也异常激烈。我只有拼命努力才能在挤独木桥的过程中不被桥下面的滚滚洪水淹没。
我来自农村,除了读书,很难有其他的出路走出大山,去看一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我的妈妈也总是对我们说:“就算累死,我也会供你们读高中,读大学。我不想让你们像我一样,想读书却没得读。”
妈妈的信念也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我也成了一个拼命三郎,在学习方面,我总是特别认真,学得特别用力。
但读高中,辛苦吗?迷茫吗?是的,很辛苦,也很迷茫。那个时候,我也开始叛逆,我总在想:“为什么要学那么多的科目?”特别是高一文、理没有分科时,我们几乎要上所有的文、理课程。老师们的口头禅都是:“作业不多哦,要完成哦!”“这么点儿作业都完不成,还来读什么高中?”“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脑袋被驴踢了吗?”“不吃苦中苦,怎为人上人?”
在那个唯分数论的年代,学的好的不偏科的学生会受到老师们恒久的“宠爱”,这也养了他们一身的傲气。对于我这种成绩不算太差但总学不好数理化的学生来说,受到老师的青睐就不奢求了,唯一奢求的只是这几科的老师不要向我投来鄙夷的眼光,不要在课堂上提问我我答不上来的题目,让我丢脸。那个时候,只是希望老师可以和善一些,能够保护一下我脆弱的自尊心。
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博士已经毕业,专业是采矿工程,现在在安徽理工大学教书。他的学生都是一本的分数线进入那所大学学习的。每每这帮学生问他:“李老师,您讲的东西那么深,我们都听不懂,您是不是成绩特别好,高考也考得特别好啊?”他只能呵呵。他跟他们说:“高考是我永远的痛。”
在他的思维中,高考考的就是智商。高考考不好的人,智商也不会高。当年,他并没有在高考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因此,他也认为自己是一个智商不高的人。即便现在,他已经读到博士了,他依然认为自己智商不高,没什么可骄傲的。
唯分数论,只关注分数不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造就了多少只会做题,情感淡漠的“优等生”?
杨绛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这是她的做人境界。高中时代的我们,很多“优等生”也达到了一种境界:从内心鄙视成绩不好的学生,不屑与他们搭话和往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李博士现在也已经30出头,但他的观念始终未变,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唯分数论,让优生冷漠,让差生自卑。这让我们如何不迷茫?
二 谁的高考不疯狂
关于高考,如果用六个字来形容,我会用:不疯狂,不成活。
奋斗的青春值得被歌颂,但只有奋斗,不曾有那么一些快乐的高考,值得歌颂吗?
我是2004年的高考生。高中三年,我每个月回家一次,每次只有一天半的时间。其余在校园的时间遵循统一的模式,要5点起床,晚10点熄灯休息。白天各科老师轮番轰炸,晚上有四节晚自修,被分配给各科老师。班主任老师还会不时出现在教室的后门,透过玻璃看我们的动静。下晚自习后,终于可以休息了。但我作为好学的一分子,还会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我们开启的都是不眠不休的学习模式。
文科班的一个同学前两天在我的公众号里留言,她说:“我还记得你哦!你那个时候特别努力,汗水都从你的额头上滴下来了,你擦都不擦,继续做你的题目。”我们经常会活在他人的记忆中。这也是我高中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真的,那三年的学习岁月,很疯狂。因为,除了努力,别无选择!我的努力有结果,我只是学不好数学,其他科目都还不错。
但班级中,也有很多怎么学也学不好的学生,但除了努力,他们也别无选择。悲哀的是,即使努力,考上大学的希望也很渺茫,这足以让这帮人郁郁寡欢了。他们更是老师眼中看不见的存在。我想,高中三年,留给他们的心理阴影面积,一定不会小。他们也只能用努力无悔来安慰自己了吧!不疯狂,不成活,至少奋斗过。
日日夜夜,不眠不休,在时间设定的高考轮回中,有我们迷茫的青春,有我们不疯狂,不成活的存在。
那,你呢?你的高中岁月是否也荆棘密布?唯分数论的高考是否带给你难以抚平的创伤?抑或,你依然感念那段岁月给你的精神洗礼?
唯愿时光静好,岁月花开,唯愿你我无恙,燕过无痕!
致青春!
致高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