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光耀,七月激烈,八月震动,烈日遥望着我如炎夏青春的脸,关于你的种种惊心动魄地涌向我,忽尔今夏。
软性电影
张爱玲在《论写作》里比较《红楼梦》和《金瓶梅》,为何《金》明明更刺激香艳,但是何以《红楼梦》更受到大众的欢迎呢?有熟读《红楼梦》的,但少见熟读《金瓶梅》的呢?因为大众更喜欢“温婉感伤”的爱情故事。“大家愿意听些什么呢?越软性越好。”
为何《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如此大热?作为一部“同性”电影,刷屏朋友圈和微博?
因为尽管《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是“同性”电影,但是它电影风格之浪漫感伤,十分“软性”,以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7岁的少年Elio和24岁的Olivia二人的爱恋关系;起承转合的经典叙事模式,开端—人物出场相识,发展—两人试探彼此,产生矛盾,高潮—两人热恋,结尾—Oliver返回美国;人物内心刻画细腻生动,情节甜蜜而忧伤,情色场面色而不淫,三观正确,结局哀而不伤,相信“爱”,如同一首夏日的田园诗,撩动观者的灵魂和生命。
“软性电影”深受大众喜爱。如《魂断蓝桥》《罗马假日》《卡萨布兰卡》《泰坦尼克号》《情书》《英国病人》《两小无猜》《面纱》等是这种影片的翘楚之作,同性影片如《莫里斯》《春光乍泄》《断背山》《爱在暹罗》等等也不遑多让,书写同性恋人心理的同时,刻画人性的挣扎,挖掘人性的深度,表现普遍的爱的主题,突出人性的共通之处,增强观众的同理心,从而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取得巨大成功(《莫里斯》是第44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爱在暹罗》在豆瓣上高达21万多人的评价,评分8.3)。同样是探讨爱欲,如《九首歌》、《苦月亮》《巴黎最后的探戈》《女性瘾者》《失乐园》《感官王国》等片就没那么受欢迎了,甚至在观众那里很容易划入色情片行列,而像《索多玛120天》这样对美丑善恶人性极限探索的作品则是猎奇的存在,注定只能在所有的国家被禁,然后摘取“电影史上最肮脏的影片”的桂冠。
而好看的“软性”电影首先必须美。同性“软性”电影更要美。不仅画面精致唯美,而且音乐优美动听,特别是人物,更要倾城。因为电影是一种要取人认同的艺术,更何况本片惊艳亮相柏林电影节的时候,导演在采访上说:“这部电影和迪士尼电影一样,是个合家欢电影,我很希望不同年龄的观众可以享受这部电影。”
如何让不同年龄的观众都能够接受和认同这部电影呢?首先它得满足观众的观影愉悦性,所以电影得“美”,画面美,音乐美,场景美,主演更要美。
亚里士多德说“美是比任何语言都更加有力的推荐信。”男性电影是美的有力书写者。从《魂断威尼斯》伯恩·安德森饰演的超凡脱俗的美少年塔其奥到《不羁的天空》中基努里维斯饰演的英俊不羁的斯考特,从《莫里斯》里休格兰特饰演的高贵精致的克里夫到《欲望法则》中行走的荷尔蒙班达拉斯,从《单身男子》科林·费因斯饰演乔治的深情优雅到《全蚀狂爱》中的莱昂纳多的风华正茂放纵不羁,男色倾城。如果说电影是最好的信纸,那么镜头中的男色便是最好的文字。
本片在这方面不遑多让,画面精致唯美,由泰国摄影师萨永普·穆克狄普罗掌镜,他曾担任摄影师的《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获得第63界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画面风格充满了神秘感和迷幻感。相较而言,《请以》中摄影风格柔和而温暖,阳光的魅力“来自他的佛教身份,闪烁、恒久、如琥珀般的美”。原声音乐优美缠绵,为电影创造出浪漫亲密的氛围。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意大利的某南部小镇,与世隔绝,消解了影片中人物所处的80年代同性恋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优美的小镇风光如诗如画,夏日的阳光在摄影师萨永普·穆克狄普罗的镜头下如永恒而明媚的钻石闪烁。
而比良辰美景更赏心悦目的是两位正处于锦瑟华年的主角,17岁的少年Elio和比他大7岁的Oliver,古希腊雕塑般柔和俊美的面庞、或柔美或壮丽的男性肉体、喷薄而出的青春气息,是这场视觉审美宴席上最夺目的宝石。
让人悦目之外,还得“走心”。如何“走心”呢?在如梦似幻之外,电影还得创造一种“真实”,产生心理认同,用麦茨关于电影心理认同机制的分析来说,就是“我必须既以人物‘自居’(=想象的途径),以便人物通过我具有的全部理解性程式的类似投射受益”,尽管在电影中缺席,但是观众可以轻易代入电影的视角,认同电影中的虚构人物,成为感知的主体,与电影中的人物“共情”。
也许“同性”话语能引起“同性”观众的共情,但是对于异性恋观众来说,本片中的青春叙事话语是有力的共鸣点,毕竟谁人没有过青春呢?谁没有对青春的渴望呢?谁的青春没爱恋过一两个男神级别的人物?谁的青春没有一点“欲望”的尴尬事情呢?
电影前半部分从少年主观视角出发,刻画Elio青春年少对自我和爱欲的细致入微的刻画,是最合适打开观众心扉的钥匙。
少年视角,青春爱恋
主观镜头即把摄影机镜头当做角色的眼睛,“目击”角色所观所感,主观色彩浓厚,最容易引发观众共鸣和同情心理,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年少的Elio像爱恋苏格拉底的阿尔西比亚德一样是爱的主动者,(原著小说以Elio的第一人称视角探索青春情欲),Oliver是少年爱欲的对象,处于被观看,被凝视的位置,他在Elio从二楼窗口的俯视视角中出场。在王尔德的《莎乐美》中,侍卫队长“过分的注视”着莎乐美,被他的同伴认为是危险的,因为过分的凝视一个人是爱的表现,而爱上莎乐美是不幸的。眼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户,尽管起初Elio对Oliver的关注更多的是带着好奇心,但在爱情片里,这种好奇、了解对方的欲望就是“兴趣”的表现,爱发生的前奏。
两人爱恋关系中的位置也决定了同一个镜头里,Elio总是在前景中,Oliver总是处于远景处。Elio多特写镜头,Oliver多全景镜头。
二者关系的每一次跃进都由少年推动,去加尔达湖考察青铜雕像打捞现场前少年挑起争吵,因为打破了Oliver的傲慢冷淡,使他恼羞成怒(我成功地吸引了他的关注?不是冤家不聚头?)到达目的地时少年近乎雀跃的欣喜目光凝视着Oliver,于是在湖边又主动伸出手和解。
两人关系的转折点,是皮亚韦战役纪念碑前一场戏,这也是整部电影的华彩段落。近五分钟的长镜头导演设计得非常巧妙。前因是Elio溜入Oliver的房间深呼吸Oliver的泳裤被Oliver撞见,Oliver落荒而逃。第二天Oliver邀请Elio陪他去镇上买东西试图理清两人的关系。
两人停放好单车后,绕着纪念碑走,Elio在镜头前方,Oliver在纪念碑那头,隔着纪念碑两人隔空对话:
E:面对重要的事情,我有多无知。
O:什么事情才算重要?
E:你心知肚明。(这里他的声音变得深情而暧昧)
O: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E:因为我觉得你应该要知道。
O:因为你觉得我应该知道?
E:因为我想让你知道
这句话Elio重复了四遍,确认自己的心事。两人边说边走,Oliver在纪念碑后面,观众看不到他的身影,正符合他此时琢磨不透的心思,Elio处于前景处,虽然他戴着墨镜,又是跟拍,看不清他的面部表情,但是有独白:我想让你知道。还有他的肢体动作观众一清二楚,可以较为直观地看透他的内心想法。比如最后一次说“因为我想让你知道”的时候,镜头跟随他的视线摇动,仰摄整座纪念碑。
皮亚韦战役是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几十万人葬身。在死亡纪念碑面前,这个聪慧而敏感的少年会想什么呢?会不会想起他俩出发前他用来试探Oliver的那个故事,年轻英俊的骑士爱上了公主,骑士问公主,是说出来好还是死去好?他心里肯定在回荡着母亲告诉他的答案,最好说出来。
如果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么,Carpe Diem,勇敢地去体验,去感受,去爱。
这也暗合了结尾处,他父亲的那段话。“一旦你感受到了什么,好好去体会。……但是为了让自己没有感觉而不去感觉,这是多么浪费!……记住,我们的心和身体只被给予这一次……”导演在死亡纪念碑和这对爱侣的青春之间搭设起了强烈的共鸣。在死亡面前,更能意识到青春的意义,时不我待,春宵苦短,少年勇敢去爱吧!
镜头回归,两人汇合。Elio说“因为除了你,我也没人可以说了。”Elio直直的看着Oliver,他的语言、眼神反映出他对感情的直接,但Oliver的眼睛左右移动,他的回答仍有暧昧色彩:“你说的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但离坦白也不远了。像是无法承受眼前少年的直接,他逃避似的离开进了复印店,镜头里,少年在徘徊,等待。
当Oliver从复印店走出来,Elio仍未放弃,问Oliver“我们刚刚对着空气胡诌了一堆屁话?”Oliver回答Elio“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再讨论这些问题,懂吗?”拒绝继续这个话题,但导演用了一个双人中景镜头告诉我们并非如此。
电影中恋爱的双方同处一个画面里,往往让观众产生天生一对的感觉。这儿虽然两人的关系还没有进入真正的恋爱模式,但占比相同,不比之前画面中二人一前一后,一大一小,也说明这段关系中两人的情感浓度不相上下了。
两人的关系自此发生明显的转折。
随后的镜头中,两人取车,Elio先行离开,一骑绝尘而去,但是处于镜头的前方Oliver停在原地游移不定意犹未尽,可能是少年对他的拒绝不置一词让他对绝情的话抱有悔意,因为他并非对少年没有情意。
如果说之前的主观镜头的直接生动撩动了观众青春爱欲的心,那么对Oliver情欲的色而不淫的情欲的处理,也容易得到大众的接受,成为导演所想要的“ 和迪士尼电影一样,是个合家欢电影,我很希望不同年龄的观众可以享受这部电影。”使得观众的“窥淫”欲望合理化。
色而不淫
在纪念碑之后幽林中的一场戏中,Oliver回应了Elio的嬉戏,在草地上用手指抚摸Elio的唇。这个动作包含情色和挑逗意味,与他之前在打捞现场触摸青铜少年的嘴唇的动作如出一辙,是一种呼应。说明在Elio未发觉之前,他已经对Elio产生了欲望。
Oliver对少年的爱恋看似隐晦难以察觉,事实上更加直白,与身体密切相关。如两人第一次去小镇时,Elio的自行车不小心碰上Oliver的车向他道歉,Oliver礼貌的回应的同时手搭Elio的后颈,然后说“later”,这个词被Elio认为“高傲”。在排球场上,Oliver给Elio放松所谓的“绷紧”的背部肌肉,都说明了他内心想和Elio亲近,肢体接触是比语言更直接、更悠久也更本能地表达想要增加彼此关系的表现。但是两个“later”却让Elio觉得他不礼貌和傲慢,为何?因为他还太年轻,不懂得爱恋的语言,他后来的独白“面对重要的事情,我有多无知”的“无知”正是这一对此的照应,他对“情事”,特别是“男男”之间的情事一无所知。但无知者无畏,首先伸出爱恋之手必然也是他。
而熟悉古希腊罗马艺术的Oliver却不是。他在协助Elio的父亲观看整理那些裸体而具有性诱惑的雕塑时的坐立不安说明了一切。相比于Elio的无知,Oliver熟悉肢体语言,能够熟练地运用肢体语言挑逗诱惑。餐桌下他用脚撩拨刺激Elio导致Elio流鼻血,小说明写,电影处理得非常巧妙,由午夜幽会时,Elio脚趾触摸Oliver,Oliver调笑:“你不会又流鼻血吧?”挑明,桌子下撩拨的情节影视剧中多见烂俗,拍不好也容易显得Oliver的轻佻,但此处调戏的一句台词,将白天餐桌上,他俩看着喧哗吵闹抢话搞笑的意大利夫妇不动声色的面孔,母亲耐人寻味的眼神以及暧昧的谈话,Oliver亲吻Elio的脚等全部串起。
午夜幽会的阳台,特写镜头,Oliver大拇指逆时针三分之二圈缓缓抚摸Elio的手背,情欲像羽毛,撩人心弦。
而二者的激情场面大胆而唯美。这个镜头两分钟左右,从二人上床、脱衣,相拥热吻,然后镜头缓缓右移到窗外,深沉的夜色中幽静的树,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此画面避开直接展示二人欢爱高潮,用画外音(喘息和亲吻声)暗示彼此深沉的爱欲。然后切到下一个镜头,通过晨光中相拥相叠的身体和远方传来的狗吠声,暗示一夜欢爱。
然后就是电影题目“以我的名字呼唤你,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二人合为一体。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回避,因为对于当今社会的异性恋来说两个男性全裸的性爱场面到底是一个绝大的审美挑战和心理考验。但大荧幕上的主流的异性恋电影在处理性爱场面时同样点到为止。何况导演是要拍一部“迪士尼电影”,你见哪部迪士尼电影中有男女肉体特写镜头的?这部电影对性爱场面和男性身体的展示已经非常大胆了,但处理得也非常到位。
我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你。
在最好的年纪爱上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你。
Elio的“桃”戏。面对Elio对性的渴望被撞见的尴尬、狼狈的窘态,Oliver用嘴唇、手指以及呼吸教会他如何面对青春岁月最真实的欲望自我,如何书写自身爱欲话语。
汉莫诠释的Oliver是情爱电影中最好的情欲导师之一,风姿俊秀,看似简慢高冷,实则闷骚入骨。导演在采访中曾苦恼地说道:“不幸的是我拍完电影后就爱上了他,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现在很痛苦。”
青春因你而开始,无怪乎原著中把自己的人生分为‘奥利弗之前’与‘奥利弗之后’,人生少了某某,根本无法想象。就像是上天给予彼此最好的礼物,在最恰当的时间——灿烂多情的夏日,在最好的地点——阳光明媚与世隔绝的意大利南部小镇,最好的年纪,我和你相遇。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因为名字是最短的咒,以你为咒,以我之名。
忽而今夏,那是怎样惊心动魄的一个炎夏,你我畅饮彼此生命,从此,你我成为彼此一生的呼吸与玫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