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刘勰说法,从此篇起,进入文体论。此篇是刘勰关于诗歌创作的专论。
刘勰诗学观:
“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
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
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感物吟志”说是刘勰对中国诗学的独特贡献。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物。
主体心理活动的“感”
客观对象的“物”
内心情感形式化的“吟”
作品实体的“志”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22327/8018bcfbea60cfb5.jpg)
按刘勰说法,从此篇起,进入文体论。此篇是刘勰关于诗歌创作的专论。
刘勰诗学观:
“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
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
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感物吟志”说是刘勰对中国诗学的独特贡献。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物。
主体心理活动的“感”
客观对象的“物”
内心情感形式化的“吟”
作品实体的“志”
本文标题:读《文心雕龙·明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lardtx.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