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要给予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

我们要给予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

作者: 阿缘 | 来源:发表于2017-12-11 13:02 被阅读57次

此文来自于洞山文化国栋老师

1.孩子的教育要怎么做?不妨一读《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2009年,我刚到吴江太湖国际学校工作。那时学生还很少,小朋友每天在南老师的座位后面读经,中间只隔一道可以开合的屏风。

犹记得南老师经常边听着小朋友读经,边给大家讲课。偶尔也有小朋友会背诵经典给南老师和来访的客人听。

南老师曾说,读经是好事,他在大陆推广儿童读经,但后来情况发展成很多地方一天读八个小时,又太过了——只知道读古书,忽略了现代知识的学习。一般的公立学校又过于注重考试,从上小学就开始考试,学生从小就背着个大书包,早早地戴上了眼镜,每天睡眠都不足。就是为了纠正这些,他才要成立这个实验小学给大家做参考,太湖学校提倡古今合一、文武合一、中英算都要有,配上传统文化的一些内容,每天读经只要一两次,一次十五到二十分钟就可以了……

学校成立以后,渐渐地,报名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多数家长会感到疑惑,一方面是家长们常会有一些固定的和社会同步的惯性思维,另一方面是其实他们也都想改变,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知道怎样的学校才是适合孩子成长的。大家看到很多五花八门的私立学校在冒出来,一些学传统文化的学校又比较激进,这一切都让大家感到不安,不知该如何是好。我常跟一些接触过的家长推荐南老师的那本书《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这本书中有很多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应该可以解决大家很多疑惑。

2.中医| 生活教育|生存本领

中医课也是南老师特别注重的。学校的小朋友经常会在草地里跑来跑去跟着老师认植物,种植和采摘草药,他们还能背很多医学经典。

一次,南老师跟来访的客人讲到学校的课程,非常有兴致地说:孩子们都认识这里的草,什么草治什么病都知道····

南老师把小朋友的生活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生活课也是日常学习中密不可分的部分。他说,孩子学习怎么吃饭、怎么拿碗、怎么睡觉、怎么洗衣服、铺被子、与人相处、处理事情……生活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会作诗、写字,那是生活的艺术,不是本质,生活的本质就是两个字:做人。

关于孩子的生存本领,南老师也是非常看重的。一次,他跟家长们讲话时说,不要以为有钱就什么都可以,可能有一天有钱什么也干不了。如果只有你一个人,没有任何帮助,你要怎么生存下来?你看到门窗坏了,灯坏了是不是能把它修好?……

这一点让我想到我们的户外课程,我们要学会迷路时根据自然环境判断方向,要在寒冷的时候利用自然的材料取得火源,要学会寻找食物、搭建简易的避难屋等等……这些不难,可能只需要小朋友尝试过一次就学会了,但是如果从来没有亲自试验过,可能永远都不会。

一位台湾老师就讲过一件事:台湾大地震的时候,人们获得了很多捐赠的帐篷,但下雨的时候还是有人被淋得一塌糊涂,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把帐篷搭起来……

可见动手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家长一定要能够舍得拿出时间来跟自己的孩子互动,要能够锻炼到孩子们,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能有自主性。

3.南怀瑾:诗词不是中国文化的主题,经典才是

家长们还有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孩子要不要诵读经典?从多大开始读?从什么内容开始读起?怎么读?要不要解释意思?背了以后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益处?针对这些,南老师的《儿童为什么要背诵经典》中有一部分内容,可以分享出来给对儿童读经有兴趣的家长做些参考:

诗词不是中国文化的主题

现在儿童所读的偏向于唐诗、宋词等文学方面,我也表示过不大赞成,我说儿童读经也好,儿童智慧开发也好,都是为培养中华民族下一代的国民成为有智慧、有道德的人才。并不是要他们读了唐诗、宋词以后,会作诗作词而已,诗人更多的是对个人情怀的发挥,发发牢骚诉诉苦而已,光靠诗人治不好国家的,即使培养很多像李白、杜甫一样的诗人,这对国家社会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我们的目标是要培养后一代的国民,有真正的思想学问,真正使这个国家社会,走向长治久安、天下太平之路。

所以我说老是背文学诗词干什么?诗词不是中国文化的主题,是附带的。我们自己编的儿童经典读本首先是《大学》、《中庸》、《老子》、《庄子》、《三字经》、《千字文》,其他都推到后面,诗词更少。我们的目标是让儿童的中(中国文化)英(西方文化)算(心算)基础打好。像香港和台湾都很注重了,由心算班开始,同时兼带读古书···

到了清朝末年,西方文化来了,书本才流行起来。到现在已经玩起电脑来,所以现在的人变得不背书了,因为印刷、打字、电脑发达,都托纸笔或者打字存起来,以为自己懂了,其实都没有仔细反复的看,所以人的学问差了。但是学问差了,记忆力有,却不肯用,乃至思想发达了。

所谓思想发达是好听的名称,实际上是脑筋复杂了。因为知识愈来愈渊博,脑筋复杂,复杂了以后,愈来愈浅薄,很浅薄的东西,以为自己全通了,这就是人类文化一种没落的趋势。

像我从小读书还是按老规矩背来的,所以你们讲我记忆力好,书记得那么多,没有什么巧妙,就是肯背。所以上课可以不带本子,大概就可以背出来了,平时脑子没有,但讲到某一点,一刺激就出来了,这就是背诵来的,看起来学问很好,这些实际上都是靠背诵。

背诵不该如此被误解

那么从民国初年到现在,一有书了,一般人就讲背诵错误。背诵没有误了教育,误了教育的是教育的思想与教育制度。我们这几十年,全世界受十九世纪末期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教育是讲实用的,都讲知识,没有讲学问,大家也不要背诵了,只要记忆。普通的记忆与背诵完全是两回事,背诵固然是记忆,但是那个记忆是不同的。现代人的教育讲实用主义后,尤其是现在学校教育制度,知识愈来愈广泛,学问愈来愈没有,头脑和行为愈来愈混乱,愈不清楚了。

所以现在提倡背诵,背诵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是传统的教育方法与基本,并不是我们现在才发明。背书的方法,就是教人家肯读书、肯背书、肯唱歌,没有别的东西。就是教刚生下的孩子,从零岁起到十五、六岁之间,就读书、背书。读诵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很基本的一些书,甚至包括佛家一小部分也可以,不过在传统的教育上,是以儒家的书为基础,佛家的书,要大一点再读。背书的内容,不仅是中国的基本文化要背,还要背其他各国的文化,如英文、法文、德文等等。过去,西方的教育方法,不管欧洲、美国也和中国一样都要背书。

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

高声朗诵,有什么道理呢?这个含意很多,朗读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学。换句话,也懂得文字和语言之间拼音的学问。不管中文、外文,高声朗诵,慢慢悟进去,等长大了,音韵学懂了以后,将来的学问就广博了,假使学外文,不管英文、法文、德文,统统会悟到音韵的拼法,一学就会。在中国古代,这是个普通的教育法,大家都会的。

我们让孩子们背书、朗诵的方法,不须告诉理由。不管四书五经,或是古书,任何一段,像唱歌一样,很轻松愉快地背诵,不给他讲解,偶然稍稍带讲解一点。这样背下去以后,一辈子都有用,一辈子都忘不掉。不但中国文化要背,外文也要背。

现在也发现了幼儿园的学生背《大学》、《中庸》,过两星期就统统背完了,愈小愈快,可是叫幼儿园学生背《三字经》就慢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到初中学生,反而是背《三字经》《千字文》快,背《大学》就慢,这是什么道理呢?这跟音乐歌唱都有关系。《大学》、《中庸》这些文章是齐鲁的文化,有音韵,又深厚,很舒服,幼儿最容易接受,我们也发现并没有为他们解释内容,可是他懂了。那么为什么幼儿背《三字经》难,而高年级反而容易呢?那个已经变成像快书一样,对大人脑子来说是散乱的,又好玩,“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要用脑的,味道两样,这和音乐与脑的思想接受都有关系。

背诵的方法,不但不妨碍社会的发展,反而使社会文化发展更发达,更精详。可是现在人不懂,以为背书是背死书。至于背书的理论基础,这就牵涉到修养的科学,以现在来讲,牵涉到脑的科学。背书非专一、安定不能背起来。小孩子背东西是不痛苦,是很快乐的。因为专一唱歌、专一背书,脑筋就更宁定,思想行为都会变的。

专一思维就宁定,使身体生理机能改变,健康起来。脑子变健康,那么思想行为也变健康了。背书有很多好处的,现在一般医学,尤其脑科医学,还没有作详细研究。背诵的作用可增加一个人的智力,记忆力,思考能力,使头脑更细腻、更精详。

我们这样提倡背诵,最大的问题,也有人提过:“老师!叫大家背诵了,会不会啊?”我说百分之百会忘记,一定忘记,不忘记不算数。但是你说会完全忘记吗?不会忘记,你们背诵完了以后,忘记没有关系,这里头有个科学研究。如果讲到佛学,以背诵来讲,就不是意识在背诵了,背诵是书进到“阿赖耶识”去了,“阿赖耶识”没有意识思维成分的,永远记着,硬记强记是第六意识的作用,是脑子表层的作用。

从佛学来讲,佛学也是科学。譬如你们说,我的书看得那么多,记忆力那么好,我也常讲,因为我心里没有事,脑子心里清净,甚至小的时候看过哪本书上的好句子好的道理记下来,平常连影子都没有,是空的,碰到某一个环境,这句话,连当年在什么本子上、是什么样的纸、什么颜色的、第几行,像电视一样很清楚就呈现了,就是那么容易,你才了解人的生命自性的功能。这是背诵的道理。

你看宗教尤其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老的前辈,他们重要的经典也是靠背诵。背诵使人意志专一,训练脑,同时加强思想,一边尽管背诵,不要去思考,理性思考的作用自然会起来。

这就是《大学》所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等于在做工夫,不但能使人思考的理性发展,同时增加记忆的能力,这中间有止定的工夫。

真正的背书,不是硬记喔,孩子们背诵古书,真的把古文背好,智慧开发以后,读现在学校的教科书,一看就懂了,这效益已经出来了。我们看到现在的教育方法,每个孩子从小学到中学,书包越背越重,眼镜越戴越厚,晚上做功课到九、十点,天天考、年年考,考了高中,初中读的东西不要了,考了大学,前面的东西都不要了,这都是浪费。现在大家读书是为了考试硬记强记,考完就丢了,这个没有用。

真正的背诵是像唱歌一样,不用脑筋的背来了,比如一个小孩子学普通流行的歌曲,随便一听就背来了,他不要用心的,就永远记得了,这就是背诵。硬记的不算数。背诵了经典,你将来长大了,遇到做人做事时就有用,就出来,乃至出来一句两句就有用。

所以我认为古代背诵的读书方法比现代好,不但有上述的好处,而且高声吟哦朗诵起来,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可以与书中人物打成一片。如读《论语》,有时好像自己就是孔夫子了,在无形之中,又是一项德育的潜移默化。

而在生理方面,又等于做了深呼吸,炼了气功。不像现代人读书低着着,默不做声的死啃,把知识向脑子里硬塞硬填,强迫脑子死记,这是多么痛苦!

——整理自《南怀瑾谈儿童经典教育》《孟子与公孙丑》《南禅七日》《南怀瑾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导读活动的讲话》

相关文章

  • 我们要给予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

    此文来自于洞山文化国栋老师 1.孩子的教育要怎么做?不妨一读《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2009年,我刚到吴江太湖国...

  • 《教育的情调》——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

    我们必须永远为真正的教育努力奋斗,不辜负孩子们给予我们的信任,不滥用他们的原谅和宽恕。 1、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必...

  • 『日读日思』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

    作为一个教育者, 我们必须在与孩子们共同的生活中不断的行动 。 我们必须永远为真正的教育努力奋斗 ,不辜负孩子给予...

  • 甄珍&东哥

    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也是非常危险的事,要慎之又慎。 成人世界热衷给予孩子们各种教育,打着爱的名义,...

  • 说多了的教育

    说多了的教育 网悉一个三年级男孩受教育所累夭折,又一次警醒我们对孩子们培养教育的深刻思索,到底要下一代是什么样? ...

  • 思考题(十七)

    1.我们现在教育的状况怎样? 2.我们最终要促使教育达到什么样的状况? 3.我们为什么要促使教育达到这样的状况? ...

  • 教育随笔——孩子你做的真好

    在生活中,做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赞赏,相信你的表扬,会激励孩子们不断上进。往...

  • 【Day 560】教育是静待花开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作为教师,我也时常在想,站在讲台十几载,我能带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我能给予孩...

  • 我们要为未来培养人才

    作为教师,我们要思考应该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很多时候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就是...

  • 【大麦班数学课】苹果园里的小人

    用真实的艺术方式,结合孩子的发展规律,给予探究事物本质的教育 今天,大麦班的孩子们听说要上数学课,她们都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要给予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li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