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
告诉自己坚持在2015年经常写点东西,这不,从2015年一月一日到今天,一直在某一教室,做着无聊至极的复习,21天不是足以形成一个习惯吗?我这都22天了,现在唯一的感觉就是怅然若失,不管别人信与否。考完后,没有那种解放的感觉,只觉得天啊,离毕业又近了,尽管我才大二。复习期间,最痛恨的就是别人问自己重点,重不重自己都没把握,那学习对你有何意义?也讨厌别人问刷不刷夜,白天大好的时间,用去发神刷微信微博,晚上回来积累毒素,有意思吗?我不是学霸,因为成绩在那儿,可是我真的很认真去对待每一门课,我希望可以了解到一些东西,不敢奢望懂了,只是了解一些,学习就是这样只有知道的多了才会越想知道。
我本人还是比较喜欢考试这个形式,虽然社会上对考试有诸多批评的声音。我认为对考试理性的批判应针对考试的内容。考试这个形式,好比年终绩效考核,做了什么得拿出内容来展示,不然,人家凭什么给你绩效奖金,当然这里没有学习考试是为了奖学金这么直白的意思。讲真,如果没有考试的压力,有几个人愿意将所学的知识在短期内进行一次快速的融合?学习的过程中,你一直很认真,但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时间的连续不代表知识自然的深化与贯通,需要借助适当的外力。学以致用的前提是你知道学了什么,考试内容也许可以让你至少能明白一个常识吧。
知识在运用中的千变万化,很多问题的结果并不是注定的,轻易用对与错可以评判那不叫现实。大学里听到很多学而无用,只是为应付考试的声音。试问很多人如果没有考试那几十分钟,你能知道你一期学了啥吗?中国的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不如某些国家,不应该只单单是因为考试的形式导致的应试教育。中华民族社会价值观中有根深蒂固的“学而仕”思想,好听点,上学是为前途,不好听就是上学是为了以后找工作。回归教育的本质,教书育人,“育人”还包括价值观的角度不单是技术层面的活。知识应该教会一个人如何通过自身修炼,使自己精神和物资都丰富起来,实现个体存在的价值最大化。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只是各自拥有的资源决定了差距,但是资源不是绝对从属于某人的,它可能易主也可以获得。人与人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才是最应该从接受教育中实现的。做研究,做生意,听起来好高端,本质上还是一个发现解决问题,同时贡献个体或团体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