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樊登读书,有书,微信读书,三联中读。。。。。。 许许多多的阅读APP,还有阅读排行榜比较着,当今纸质书也便宜,买书也便捷,大量的阅读书单,许多人一冲动按单全采购,这让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读书太少,面临焦虑,我也遭遇过同样的困惑,于是反思这种困惑有没有价值,反问自己为什么要读那么多的书?真的有必要吗?进一步追问自己:要读什么书?怎么读?
在知乎里面搜索相关问题的答案,最后总结:实用主义,需要什么读什么;说白了:“功利性阅读”。
做法包括三点:第一、减少读书的数量;第二、没关系的爱读不读;第三、不要追求经典大部头,不要读不感兴趣的,少读畅销书。
理由一、靠读书来培养认知能力,时间不可跨越
书籍的意义,主要有两条:第一,是获取信息,获得知识;第二,是通过阅读,增强自己理解问题的能力,就是建立认知的能力。而要实现后一个目的,时间是无论如何省不掉的。这个时间付出得越早,效果越好。错过了黄金年龄,往往事倍功半。
我自己大量阅读书籍的时间,从小学到35岁这段时间里,那时候家旁边有一家造纸厂,回收了大量的废旧书籍,我常常去那里检出一些品相完整的书,《毛选》、《鲁迅全集》以及杂七乱八的书也是那时候阅读的,说个大实话,那会儿阅读就是认了字面上的字,养成了快速阅读的能力,也能像电脑那样记忆下来。可惜走偏了路子,过渡泛读,缺乏针对性的精读。某一年不知道出于何种缘由,抱起《国富论》整整读了一年多。那段时间是痛苦不堪的,而且效率十分低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自己的背景知识不够。几乎没有一段话,是我可以只看一遍,就能领会其意思的。其实到现在10多年后才勉强地弄清楚一星半点。
很多书的内容今天都忘得差不多了,唯有中小学必背的课文:蜀之鄙有二僧。。。。。。 还能记得个开头,同时也记住了穷和尚一杖一钵从蜀地边远地区走到了南海谒见观音,而富和尚还在筹备没有动身的场景。教育我们没有事是可以万事俱备的,干事要有执行力,草鞋无样,边打边像的能力。
理由二、精读的深度和泛读的广度
古人说:书读千遍,其意自现。这是指精读。我读那些经典的过程,算是精读。精读有助于帮助年轻人建立认知能力。而且,阅读经典就像盖房子打基础,可以让地基坚实,让框架不偏不倚。
泛读的价值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人扩大知识面,历练出触类旁通的能力。没有泛读做匹配,只有精读,就像万丈高的烂尾楼,只有框架,没有外墙,完全没法使用。
以我的知识高度和宽度,我的泛读是泛滥了,所以感觉浪费了许多时间,也没有聚焦。精读的重要性是一直知道的,但是一直不得其法,偶然再再看:听说读写四个字,读完之后就写呗,开始每天做一页A4拍纸本的笔记,那种5mm的小方格,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写了27本。2019年开始周复盘和月复盘、季复盘和年复盘。
虽说后知后觉,现在没有显著的收获,但是坚持到现在已经5年多,误打误撞,我意外地完成了读书人的两个基本训练:质的训练和量的训练。
关于专业类的学术研究是一定要精读细读的,这是窄而深的学问;关于兴趣类的不妨泛读,拓宽知识面,触碰点启发性。人已中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而且,这个时候,人生的道路相对明确,世界观基本形成,认知能力也大致上定型了。精选一些实用性强的书,一方面事半功倍,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现实的工作和生活有最直接的助力。对于多数人来说,指望靠阅读来改变认知,是相当困难的,搞不好,就会被收了智商税。
理由三、人已中年,何妨悦己!
2016年后,虚构类的书籍大幅度的减少,多阅读非虚构类的书籍,自己喜欢的管理和历史地理领域、以及如何读书写作领域,这些年,读的最多,收获最大的,也主要是在这三个领域。
2020年对小说的新理解,小说的文字虽然轻松,但如果你把它当成案例,读起来却并不容易。很多时候,一个晚上也读不了几页。为什么呢?因为在阅读中,要去理解场景中的人物,认清人物之间的关系,要去理解人物所处的境遇、他们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做了怎样的抉择,有了什么样的行动,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可以审视这些行动是不是恰当。甚至可以思考:如果换作你,能不能比小说中的人物处理的更得当。这就是读小说可能得到的收获。
这也是自2017年上管理学网课的心得和应用。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生存和发展提升技能,获取智慧,或者自娱自乐的消遣;千万不要拿来晒朋友圈装那个啥。
最后,年已不惑,时间宝贵啊!我们也不是苏洵老先生谋取功名或者圉于生存手段,功利性阅读又何妨,只读些对自己有用的书籍,直接运用前人的智慧。对于不感兴趣的书,不读也罢。这样做,为什么重要呢?因为我们对一本书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这本书和当下的你没什么关系,它无法帮到你;第二,就是你的阅历不够,知识储备不足以理解书中的内容。这时非要强迫自己去阅读,读的一知半解,只能是“貌似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