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经过童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成人时期(含中年时期)及老年时期,每个时期对于人一生的成长都具有既延续又区别的作用,从而形成一个“记忆”的链条,构成了一幅幅精彩的画面。在此之中,童年的回忆往往是被弱化的,这主要是受主体记忆能力所制约;然而,童年的记忆又是留在一个人身上的深深的烙印,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整个一生。正如本书的作者在“后记”中写道,和谐美满的家庭,父母榜样的力量,安全宽容的人文环境,各种各样的游戏玩耍,各种各样的生活实践体验,不被过度关注的自由空间……也许这些正是我们应该给孩子们的童年生活。”
这段文字是黄学谦老师《又见荔花开——八十年代岭南乡村的童年回忆》内容简介。文中的主人公也就是作者朵儿的童年是幸福的。有着美满家庭,父母都是勤劳勤劳的农民,在他们每日日常劳作中,常有朵儿的影子。插秧时有朵儿的身影,打谷时有朵儿的身影,妈妈和哥哥爬上树摘荔枝,树下剪荔枝叶有有朵儿的身影,当然学着哥哥偷吃荔枝还不忘像哥哥一样捏碎荔枝皮扔到草丛里更跑不了朵儿的身影签到了,更有那在父亲忙着敲打蜂蜜,不听劝的朵儿好奇贴近桶边,担心被粘住的小蜜蜂怎么办,而被受惊的蜜蜂蛰肿了眼皮的朵儿,爸爸忙着打蜜蜂留下朵儿一人在屋,朵儿眯着肿起来的小眼睛要去找奶奶,她要告诉奶奶小蜜蜂蛰她了……
看着朵儿的童年趣事,比朵儿大一岁的我,思绪也不禁飘到了童年。
在那个没有零食的年代,夏天树上青涩的果子,对于我和表妹来说也是美味的。可是,大舅家的表哥愣是不让摘,说是没熟。看着我俩眼吧眼望的样子。最后妥协,让我俩帮着他淘米。还是表妹主意多,拿着饭勺子在盆里转了几圈,就算淘完了。我俩喜得酸果几枚。有没有真的吃掉记不清……
还有一次和同学去离家5里地永乐村上采老蕨菜。当时可能也就小学三四年级左右,当时的自行车只学会了在大梁下掏裆骑,一次只能登半圈,就这样我还是一路骑到了永乐村,和同学一起去山上采老蕨菜。老蕨菜没采到几根,回来后才后怕,怕妈妈知道了批评都扔了。现在想想弟弟小时候,偷着买面包,嫌弃不好吃,宁愿扔掉,也不拿回家,也是这个心理吧!必定勤俭的妈妈如果知道了浪费这件事,肯定会打我们的。
那时候的童年虽然没有像样的零食,没有娱乐的场所,可是大自然这个乐园里却留下来我们无尽的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