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老城门,一般指重庆古代环绕渝中半岛近八公里城墙的门,九开八闭,共十七座。另江北古城城门共十座,佛图关城门四座。
公元前316年,为巩固秦朝统治,张仪在古巴国国都江州(今重庆渝中半岛)始筑城墙,南宋时期蒙古南侵,彭大雅据半岛地势筑城,基本形成重庆古城墙格局。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重庆卫指挥使戴鼎在旧址上重修重庆城,为保城池固若金汤,雅信风水之说的他命人按五行测定方位,并以九宫八卦之象修筑了九开八闭共十七座城门。据乾隆年间王尔鉴修旧志《巴县志》记载:“明洪武初,指挥戴鼎因址砌石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象九宫八卦。”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重庆城市改造,陆续拆埋城墙门,仅通远门、东水门留存下来。
2012 年、2013 年、2017 年人和门、太平门、南纪门相继得到发掘,至今共计五座城门留存至今。
其他城门虽已消失,但渝中尚有很多地名仍以城门命名,如朝天门、千厮门、临江门、储奇门、金紫门,还有与城门相关的地名如金汤街,凤凰台等,可见重庆的城门已然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门早已抽离了原有的意义,或因地理或因历史,它们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于是有民间歌者加工传唱,遂成今日的重庆城门歌谣:
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
翠微门,挂彩缎,五色鲜明。
千厮门,花包子,白雪如银。
洪崖门,广船开,杀鸡敬神。
临江门,粪码头,肥田有本。
太安门,太平仓,积谷利民。
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
金汤门,木棺材,大小齐整。
南纪门,菜蓝子,涌出涌进。
凤凰门,川道拐,牛羊成群。
储奇门,药材帮,医治百病。
金紫门,恰对着,镇台衙门。
太平门,老鼓楼,时辰报准。
人和门,火炮响,总爷出巡。
定远门,较场坝,舞刀弄棍。
复兴门,溜跑马,快如腾云。
东水门,有一个四方古井,正对着真武山,鲤鱼跳龙门......
(参考资料:《老重庆记忆》、《老重庆影像志》、《巴县志》(乾隆版))
清张云轩绘制《重庆府治全图》(约1886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