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约派·以读书为名之好文共读
苏童《钟楼》读后感:迷惘的心在何方

苏童《钟楼》读后感:迷惘的心在何方

作者: 翩翩翩飞 | 来源:发表于2024-07-10 13:02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本文参与冰冰组织的读书营活动第三期。】

这是我读的最简单的一篇小说,不用烧脑,也不悬疑,很接地气,场景、人物和对话都很生活化,,故事也很简单,讲的是一个司机被迫载一个醉酒的落魄的人去钟楼的故事。

开篇就直接交代故事场景和主线人物:冬天夜里,春风火锅店门前,一辆计程车里的司机小唐。

而小唐在干什么呢?他把计程车停在火锅店门前,是为了拉客吗?

不,他是为了多看一眼火锅店里一个穿着蓝底白花旗袍的姑娘。他对她有些心动。想守株待兔,等她下班拉她,跟他套近乎,反正想多争取一点跟这位姑娘在一起的机会。

于是,他将还没熄火的计程车停在火锅店门前,自己却百无聊赖地在车里自己跟自己下棋。

“一个可折叠的迷你型棋盘放在膝盖上,几十颗黑白棋子已经在局促的战场上开始了较量,由于是被同一只手摆布,看上去每颗棋子的前途都很迷惘。”——“迷惘”这个词用的很好,显出了小唐的不确定性,也显出了这个故事的诸多不确定性,为即将出场的人物奠定了基础。

其实通过全篇故事,故事线简单,就是冬夜里司机小唐将车停在火锅店门前是为了多看一眼蓝底白花旗袍的姑娘,不想却拉了一个醉酒的落魄客人去钟楼的故事。人物也少,虽然全部人物按照依次出场顺序有:小唐、两个旗袍迎宾姑娘(红底黄花旗袍,蓝底白花旗袍)、头戴棒球帽的男人、一男一女、钟楼敲钟祈愿的女人。

但是主要的人物就是两个:小唐和棒球帽,或者再多一个就是后面出现的老女人。

小说通过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来将主人公小唐写得很生动。

动作:第一段里面的“停”“下棋”“放在”“较量”“摆布”都是小唐百无聊赖自己跟自己下棋的动作;紧接着,第二段一坨大雪掉落在他的车顶上,“他一挥手把雪团粗暴地打掉,顺口说道,提掉你,他妈的。”多少也显露出小唐的简单、粗鲁和有些烦躁的心理。

而且小唐下棋是“身在朝营,心在汉”。你看他人虽在车里,眼睛却观察着火锅店里,火锅里的姑娘,特别是穿蓝底白花旗袍的姑娘。作者对这一段的描写也很幽默:“她们一个穿着红底黄花的缎子旗袍,另一个穿着蓝底白花的旗袍,闪闪发亮地站在圣诞树旁边,自己也像两棵花枝招展的圣诞树。”

居然把她们比喻成圣诞树。

他喜欢那个蓝底白花旗袍的姑娘,是因为之前和姐姐来店里吃过一次火锅,就对这个姑娘有了好感和意思,再就是这个姑娘长得瘦高挑的个子,面容清秀,有点像一个正在走红的影视明星。而另一个胖一点的圆脸女孩,有点土气。但是,还就是这个略微土气的姑娘他们的目光还偏偏就接触了。

这个思想不集中的姑娘眼睛也往小唐这里瞟。小唐迎着她的目光凑上去,就像汽车向着一个目标疾驶过去,到了那里却突然拐了弯。小唐的目光突然拐了个弯,落在蓝旗袍身上,就凝固不动了。这一点写得很细腻丝滑,把一个有心思的男子看似漫不经心,但实则很有心计。盯住猎物就是不放手。

尽管他没有胆量去表白,也觉得没有什么用,“但小唐心里还是充满了某些模糊而又生动的憧憬,这就像围棋,有定式,更有变化,万一就有个什么机会了呢?”

“小唐觉得自己有一种说不出口的迷惘,就好像一颗白棋,不知怎么随手一投,飞得远了,渐渐地就被黑棋断了,落在一个孤独而陌生的世界里……”

挺喜欢这一段的文字,道出了小唐内心的迷茫和孤独,这也是这个故事的基调。

这么多的铺垫就是为了下一个人物的出场,车停在这儿,必然就会有人要坐车。当喝醉酒的棒球帽男人被一男一女架着扶着强塞到小唐的出租车里,小唐不愿意载这样的醉酒的人,觉得这样的人会很麻烦,事实上这果然是司机的经验之谈。这不,跟这个醉酒的人扯不清楚讲不明白,他连自己要去哪里都不知道,这不是瞎掰吗?

这几个动作和语言描写就把一个醉酒的、心里窝气的、不甘心的、甚至粗鲁的中年男人写活了,如同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一样:

“棒球帽在后座上突然仰起身子,一只胳膊直直地戳过来,你怎么跟我说话呢,开计程车的也敢跟我这么说话,欠扁呢你?”

“客人的脸贴到挡板上来看小唐,似乎要威胁,可长长的帽檐碍事,没看出个究竟来,身体干脆往后一挺,斜靠到后座上,一条腿架在座位上了。我说不出地方?就怕我说出地方来,你这破汽车不让进去。他说,我住北京中南海,北京中南海认识吗?认识不认识?认识就快走。”

“棒球帽哼了一声,说,辣白菜怎么说的,她说去哪儿就去哪儿。”“棒球帽说,我住哪儿关你屁事,凭什么告诉你?你又不是鸡,跟我回家打炮呀?”

这一下连小唐也火了——“小唐火了,你喝成这个熊样还坐什么计程车?你不说个地方出来让我送你去哪儿,去火葬场?棒球帽突然挺起身子,拍着挡板,说,去火葬场就去火葬场,你要不去就不是人养的。”

他们这一来一往的对话,是不是很普通家常,这也道出了棒球帽男子的“借酒装疯”,说傻话和大话气话。

那这个男人长得怎样呢?通过小唐的视角,我们得知他的长相:一张瘦削的苍白的脸,曾经应该英俊过的,但现在被什么深深地腐蚀了,覆盖了,已经与英俊无关,他暴躁而神经质的眼神很亮,那种尖锐的光亮让小唐感到一丝莫名的不安。

也许,这就是他的不甘,虽然醉酒,但是心里明亮通透,否则不会有那样很亮的眼神,那种尖锐的光亮能刺痛人,让小唐不安。

于是小唐想要下车出去找刚才送他来的一男一女时,回头一看这个醉酒的棒球帽居然自己下车来向驾驶位挪过去,一个“挪”字,说明棒球帽还是喝醉了,身体虽然不受控但是他还是尽量控制,还有些清醒想到驾驶位自己开车回去。

这很荒唐可笑和危险。

这里有个细节就是小唐是从蓝旗袍的一丝异样的眼神里捕捉到自己乘客的异常。回头一看果然被吓得不清,小唐赶紧跑回来把棒球帽扒下来。

棒球帽的酒开始有些醒了,从他的手很冰但是又很潮湿。他又开始有些“发酒疯说胡话”说一些似乎不可信的经历,什么他开出租那会就开的是丰田,自己很有钱,一件皮大衣就花了七千多块。后面因为冷,酒醒了,他还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小唐说“心情不好,喝得猛了,觉得天天都下雪。”

这里的“觉得天天都在下雪”,说明他是心里很冷,也是一个很茫然颓丧的人,只有借酒浇愁。清醒后想坐在垃圾箱上。小唐是怕被投诉也怕被蓝旗袍误会自己欺负醉酒乘客,故而跟棒球帽说:“你只要说出一个地方,我就送你回去。”最后棒球帽向下定了决心说:“那你送我去钟楼,你把我放在钟楼下面,我就认得回家的路了。”

事实会如此吗?

到了钟楼,他们遇到什么,这里是棒球帽说的那个地方吗?

“钟楼楼顶上的彩色灯饰,闪着五颜六色的光。灯光照耀着附近一大片残垣断壁,看上去有点像一部灾难片中地震的镜头。”这一场景的寥寥数语,就把氛围烘托得够足的:这是一个残缺的但又是有希望的地方。也预示他们都有缺憾迷茫,但是,终归会找到方向。

这里有个小插曲,就是他们互相谁也说不服对方这里到底是不是钟楼,而且棒球帽只有5.2元,存折里也只有360元钱。固执的小唐推攘着棒球帽上钟楼。他要证明给棒球帽看,这里是钟楼。

全文其实到了这里是有个缓冲就达到另一番境地。用以下这段文字承上启下:

“夜空中訇然一下,凛冽的空气急剧地震荡起来,他们被吓了一跳,两个人都愣住了,上下左右地张望着。”

是在敲钟吗?

谁在上面敲钟?

会不会是风?

上去才发现有一个头包围巾穿着棉大衣的五十多岁的女人正站在那口青铜大钟前,朝他们微笑,“用一种孩子般快乐的姿势抱着钟槌,你们也来敲钟的?来吧,来吧,今天腊月十七,是敲钟的好日子,许个愿,这钟很灵,会替你应愿的!”

直到这时,这才是这篇小说的主旨,转折和升华:只要心里有愿望,真诚发愿,相信就会愿望成真。

尽管棒球帽认为她是个疯子,可是谁又会拒绝这样一个有单纯美好愿望的女人的邀请说辞呢?——“来吧,来敲吧,你们在商量什么?她说,这么冷的天上钟楼来,不敲钟来干什么?敲一下可以许个愿,我已经许了愿了,看看明年我家老头的病能不能好,再不好就不行了,没钱抓药啦!”

小唐一个从不迷信的人也劝棒球帽去敲一下钟,许一下愿。棒球帽照做了,第一下敷衍了事地撞了第一下钟,撞第二次的时候认真了一些,双手合十,是在许愿了,撞第三次的时候已经很庄严了。

而小唐也接过棒槌敲了三下钟,默默许愿。他的愿望要么多挣钱,要么蓝旗袍,与爱情和婚姻有关。

愿是许了,能否成功应验,就看天意了,就看这钟能否有灵性了。

“人在高处了,冬夜的城市灯火阑珊,小唐听见钟声的回响像水波一样渐渐消失,清脆的钟鸣之声过后是一种模糊而富有节律的震颤,它从空旷的街道上滚过去,说不清是风声还是远处城市主干道的车流声,或者就是城市特有的夜声。”

我好喜欢这一段的描写,既是写景,也是写情。似乎听到了夜空里那如潮水水波般徐徐回响的钟声,以及余波震颤声。它震颤在人心里,似在自我追问,我的路,我的方向,在何方。

相关文章

  • 钟楼在我心

    西安这座古都,当然也算是生我养我的故都,四季变化都无法掩盖钟楼的美。国内外游客都会来此观光,我也为在这...

  • 心在何方

    看过许许多多不同的景色, 这凡间有很长的繁华。 城市 喧闹中的冷漠。 乡村寂静的热情。 谁能在这茫茫人世中, 做这...

  • 心在何方?

    井一口水一碗甘露润心胸风一阵雨一场黄土味更香人一生梦一场浓情在何方

  • “心”在何方?

    刚刚打开手机,就看到一篇关于“自己”的随笔,讲述了作者在简书写文的故事,读后有所感触。 不由的想到自己最初写东西的...

  • 心在何方

    你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 你走了,并将我的心偷走 你带走了心,却把回忆留给了我 时常忍不住的怀念 时常在梦中不愿醒来...

  • 此时此刻

    有时候,不知自己想要获得什么。身虽存在,但心已不知在何方。也许这就是迷惘。 每天清晨的一次照亮,都代表...

  • 1 心在何方,神在何方

    以心传心 | 心在何方,神在何方 一心一意与三心二意的差别,一心一意的因果律和三心二意的因果律;心在宗教,心在佛教...

  • 我的心在何方

    大千世界, 我无处容身。 天地虽宽, 我的心却没有一席之地。 走进高高的楼房, 跨进华丽的厅堂。 我的心却似漂浮一...

  • 我的心在何方

    人总是一种善变的动物?不,我想只有一部分人吧,大多数人都在坚持着自己的生活,而我不属于他们那一类。 记得在简书...

  • 曾经的心在何方

    心灵的故乡早已荒芜 异乡的山峦 云彩 编制着如水月光 沉醉的背影 落寞的 飘荡着 孤寂的 荒野着 不知道明天的阳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童《钟楼》读后感:迷惘的心在何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qt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