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管理
下属没事干,上司不放权!管得越宽,员工越懒 换套模式激励员工

下属没事干,上司不放权!管得越宽,员工越懒 换套模式激励员工

作者: 49a4036e25ad | 来源:发表于2019-07-03 17:08 被阅读5次

    中层管理者: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执行层

    决策层的管理者为高层管理者,是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整个企业的经营战略、规划和生产任务的布置。也就是说,凡是关系到公司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均由决策层处理决策。

    操作层的管理者为基层管理者,负责计划管理和组织生产,主要是调动下属进行团队合作,组织一线员工完成生产任务,实现工作目标。

    作为执行层的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承担着企业决策、战略执行和基层管理与高层沟通的作用。他们的工作既承上启下,又独当一面,在企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层管理者既需要向基层管理者传达来自高层的指示,又要将基层管理者的问题反馈给高层管理者,由于中层管理者处在中间位置,因而决定了他们作为企业战略执行者的重要地位。

    中层管理者在企业中既具有领导者的身份,又兼具被领导的身份,这就要求他们在管理技能上有特殊的技能,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这一客观事实,就容易管得太宽或者不敢管,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某公司的一位总经理一直兢兢业业,但是他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管得太宽。看到员工态度不好就要批评一顿,看到员工频繁上厕所也要批评一顿。久而久之,很多员工都有些不满。在表面上看,这位经理的确是一位负责的领导,但是他却违背了“一个员工只应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这样的指挥原则。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出勤状况等细小问题绝不是作为总经理需要操心的,这些事情是办公室主任的管理范围。

    中层管理者如果事无巨细地都选择插一脚,包办一切,从企业的经营策略是否有效得到了执行到公司的卫生是否达标,这不仅会消耗自身的精力,还会让下属养成懒惰的习惯。

    美国一位百货商场的负责人乔治在管理上十分尽心尽力,他管理的几间百货商场均位于市区的黄金地段,但是作为负责人的乔治却采取了小老板的作风,对商场事务的任何细节都要亲自过问一番。哪个部门主任需要做什么,哪个员工需要做什么都布置得妥帖稳当。当乔治在商场管理时,一切都井然有序,但是当乔治外出时,一切就乱了套。某次乔治外出度假,才出门一周,商场的管理便出现了问题,一堆反映公司问题的电话源源不断地打来,尽是些琐碎的小事。这让乔治十分头疼,他不得不提前结束了自己的假期,来公司处理那些问题。如果乔治在管理中能够做到层次分明,清楚自己的地位,把一些不应该管理的范围下放到其他人的手中,那么他怎么会度不成一个安稳的假期呢?一切的原因就在于乔治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他管得过宽,让下属滋长了惰性,大事小事都需要有自己在场才能解决,部下逐渐失去了自主思考的习惯和创造性,没了自己,便无法运转。

    作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更多的是应该关注企业的全局,而不是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煞费苦心。如果每一件事都要去管,不仅没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更会招来高层领导者的不满,还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案例:

    有一家工厂,管理问题多多,比如品质不好带来大量的退货与客户投诉,内部损耗、浪费严重,团队协作不力等等,

    所以老板专门聘请了一位有人力资源工作背景的副总,由他推行绩效考核。

    这位副总曾经有过使用KPI的经验,因此驾轻就熟地在公司宣导落地KPI考核:

    在副总宣导的时候,公司刚刚做了年度调薪,虽然老板在绩效考核中提出了很多高要求,但是大多数管理者还是被动接受了。

    在公司刚开始运行KPI时,还是有一些效果的,大家开始关注各个指标和标准,做了不少改善和优化。

    慢慢地管理者发现,

    一是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目标;二是过去不怎么努力都能拿到约定的工资,现在很努力了还要被扣工资;三是由于指标订的不好,存在很多不公平、不合理的情况,引发被考核者诸多质疑。

    在实施KPI大半年之后,开始陆续有管理者提出了离职,还有一些管理者打算拿完年终奖再走人

    最终kpi考核以失败告终,留下一地鸡毛!

    分析:KPI绩效考核为什么会失败?

    上述的案例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很多老板觉得不做考核不行,所以自己折腾着做起来了。因为KPI过去相当风行,企业要想推行绩效考核,大部分都会首选KPI模式。

    在案例中,员工错了吗?还是老板错了?

    其实,员工加工资当然没有错,对各种扣薪提出异议也不会错?老板给员工加了工资提出要求提高一些标准,对工作进行分工和设定考核,看起来也是管理需要的!

    那么错在哪里?我认为问题的根源还是KPI这个传统模式!因为KPI本身存在以下五个重要问题:

    1、KPI并不适合”利益驱动“。它更多的适合于绩效评价和综合评估,而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更快地优化绩效,但若少了利益驱动,绩效考核就象汽车没有配置发动机。2、KPI是以目标为导向,企业常常喜欢订立较高的目标或标准,所以它强调“压力”,在利益驱动中偏向于”减法“。我们想想看,在今天这样的人力资源状态下,只给员工压力和扣薪,能否被员工认可?3、KPI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人性”的价值,KPI是老板要的,加薪是员工要的,为了满足老板要的KPI而否定或扣减员工要的薪酬,这种不符合人性的模式很难在企业持续运行。4、KPI还背离了经济规律和人性定律,因为KPI是目标达成法,当旺季目标订立很高时,即使员工非常努力如果达不到目标,也拿不到原来的水平即被扣减了薪酬,而旺季之下企业可是多赚钱的季节。5、KPI给出的激励力度太小,根本无法发挥真正的驱动价值。比如某员工全月工资10000元,每月奖扣在100-300元左右的幅度,力度显然小的可怜,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出路:KSF为何可以完美取代KPI?因为KSF代表的是利他共赢!

    1、从思维的层面来看,KSF强调的是利益平衡、打造利益共同体,将老板要的绩效与员工要的薪酬进行融合和平衡。没有利益趋同,就不可能达成思维的统一。2、从理念的层面来看,KSF强调激励重于考核,考核是为激励服务的,因为员工更需要激励、不喜欢考核,这是人性所在。当然,如果光有激励没有考核,激励也行不通。因此,必须将激励与考核进行全面的融合,成为一个整体。3、从设计的层面来看,KSF做的是加法模式、动力系统,当前在员工与老板的市场地位愈加均衡的大环境下,只给压力、做减法的模式是得不到员工认可的。4、KSF将员工的人性与老板的需求进行了高度的整合,将薪酬与绩效融合成为一个系统,引导员工一边努力给自己加工资,一边为企业创造价值与增值。老板要先懂得利他,员工要学会共赢。让员工赚到钱了,企业才能赚到更高的利润!

    以某生产经理KSF模式为例【仅供参考】:

    第一步:选取生产经理这个岗位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6-8个指标

    总工艺毛利润/生产工艺总产值/公司总报废率/部门费用率/及时交货率/生产工艺小时产值/员工流失人数/培训

    第二步: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设置相应的权重第三步:根据公司历史数据计算出每个指标的平衡点

    这个平衡点对员工来说比较容易达到,所以员工压力不大。

    对于企业来说,只做的不比去年差,所以平衡点上加薪不会增加成本。

    第四步:将员工的薪酬分为固定薪酬(20%)+宽带薪酬(80%),将宽带薪酬分配到6-8个指标当中第五步:根据平衡点和薪酬分配设置相应的奖励刻度

    毛利润每增加10000元,奖励31元,每减少10000元,少发25元;

    总产值每多3000元,奖励5.3元,每少3000,少发4元;

    报废率,每降0.05%,奖励2.5,每上升0.05%,少发2元;

    及时交货率,每上升0.05%,奖励2元,每少0.05%,少发2元;

    员工流失率,没流失,奖励50元,每流失1人,少发250;

    分享:

    任何考核制度都是有利有弊,我们只要抓住人性的需求一定可以成功快效落地。要做到目标一致、利益趋同,所有的矛盾都能辩证统一!

    作者/熊老师(xljixiao)

    如果您在企业管理方面存在有什么疑问,欢迎你添加我的个人号为好友!

    私信小编“绩效”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下属没事干,上司不放权!管得越宽,员工越懒 换套模式激励员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sc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