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其实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拿到批好了的期末考试的试卷,翻开一看,居然只有3个人不及格。随手改了QQ签名,引发了众多网友关注。不了解情况的说:“三个不及格?不错了,我们还有2.5分的。别难过。”了解情况的说:“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努力!”
必须承认,内心还是很激动的,虽然,很久之前我就不在意考试成绩了,因为从现有的评价标准和一些实践操作的角度来看,那并不能代表什么。但,这次考成这个样子,倒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的,诚实地说,在最后一段时间,我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的,怀疑自己这一年的做法是否可行,尽管表面上还死撑着。我常常笑谈,临近考试的时候,许多老师的精神是有问题的,这个时候,易怒。自认似乎心态还不错,但,那段时间还是有点失衡了。我给自己的理由是:我允许考0分、不及格,但,我不能容忍挥霍自己的生命。看到一些孩子每天无所事事,一脸茫然地尽情地浪费时间,心里就有点难过。常常有一种无力的感觉:那种,你知道了之后他是怎样死的,你似乎也告诉了他,希望他能够避免,但,不幸的是,他不听你的。于是乎,老师做得久了,人便愈发罗嗦,很多时候,自己都嫌自己烦,像祥林嫂那样喋喋不休。但,无论你如何罗嗦,对方似乎总是不领情,于是,我便越发明白了自己的无能,实在成为不了一个好老师。
不必隐晦,我是有着比较深的森森情结的,因为,刚工作的时候的渔村小学是属于森森辅导区的,跟这里的老师比较熟悉,我至今怀念着隶属森森时的教研氛围。那个时候,虽然课上得并不好,但是,教研活动之后,大家都会真刀真枪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一番舌枪唇剑,争个面红耳赤,却丝毫不会伤害所谓的私人感情,相反,情谊更加深厚了。于是,去年在学校进行工作意向征询的时候,我申请去北校区(即原来的森森小学任教),出发点其实也很简单:1、避世,让自己安静下来。2、可以没有干扰地做一些自己的事情。3、自私一点,做一些教学实践,主要是习作教学的实践,据说那里的孩子的成绩已经够糟了,我不至于弄得更糟。所谓穷则思变,也是这个道理。感谢学校领导,他们批准了我的请求。
来之前,我是做了一些自己认为很充分地准备的,包括心理的。但是,很快我就发现,现实还是超出了我的心理准备。17个孩子,上学期期末考试不及格的人数为11人;第一次习作,全班没有一个人的习作超过200字。更不能容忍的是,17个人,交上作业本来的是9个,而其中只有4个做全了。抓了一个星期,周一过来,周五的家庭作业只有5个人做全了。这样的学习习惯让人沮丧。关键时候,宝贝徒弟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不要总想着有十几个人没有写作业,要想着,这周比上周多一个人做作业了!”是的,总算是没有变得更糟。一年来,这句话经常会为我打气。不过,许多问题还是非常严峻的:学习习惯差,不做作业,甚至有一个学生连整理书包都不会;学习能力低下,具体表现在不会听、不会读,理解能力和习作能力的表现尤为突出,这是要命的;而更怕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家长已经基本对孩子丧失了信心,或者从来没有报任何希望,并且,他们的教育理念极其落后,很难改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于是,我决定先做一件事情,家访。陆陆续续一轮家访之后,我决定选择2个孩子尝试。
【第一个孩子】
不管怎么样,总得做点什么。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决定从ly开始。不过,这样的孩子总是敏感的,而且,在孩子心目中家访总是变了味的,基本等同于上门告状。打了几个烟幕弹,到了几个孩子家中去过了,我想,她们应该会传递一些正面的信息,但,如何找个合适的借口去他家呢,正在我纠结的时候,机会自己送上门来了。
一日放学后,我听到了咆哮声,那是他妈妈。赶紧上楼,果然,一群孩子簇拥中的核心人物就是这娘俩,我先安抚了下李扬,然后把他妈带到办公室谈判。“我讨厌这个孩子,真恨不得把他摔死。”妈妈气急败坏。“呵呵,这个话就不用说了。”我笑笑,“为什么想这么做?虎毒不食子,何况你还是孩子的妈妈。如果是爸爸说这样的话我还能理解的。”“老师,不骗你,这孩子真的坏!”“我们先不管他坏不坏,这么大的孩子能坏到哪儿去?他是你儿子,你生了就得管,没办法。”“我管的呀,我天天管,但是没用。”“哦?你怎么管的?”“打,使劲打,没用。去年冬天我真的没办法了,我把他扔到河里去了,让他淹死,我们也就清净了。”“这是气话不必说。我只想问,你想让他改变吗?”她犹豫了片刻,然后说:“想。”“好,那你答应我一件事,从今天开始,不要骂他、打他。”“那怎么行哟,老师哟,天天打都这样,还能不打?不行不行,肯定不行。”“你打了有用吗?”无语,然后说“不打更完。”“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还是很固执。“这样吧,你先回,一会上你家去看看。”她念念有词地走了。
在办公室和车上,和ly的沟通倒是出乎我意料地简单,我相信他也观察了我许久。只是,有些问题的答案确实让我很痛心。“你喜欢你妈妈吗?”“我不喜欢,我恨她。”“为什么?”“她19个月就把我扔到老家,带着姐姐来这儿,一直到我4岁,才把我接过来,我第一次来,第一次吃饭就挨打。在家里,他们三个人都说我不好,一起攻击我,爸爸还好一些,她动不动就打我,每天都打我。”……
他家租住在一条河边低矮的平房里,四个人,两间房,那天,我和他父母谈了两个多小时。她的妈妈固执得厉害,很难说服。父亲显然倒是有点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不抽烟的他特地去买了一包20的金南京,幸亏我阻止及时,没有让他拆,要知道,这包烟是他全家一天三分之二的收入。在我一个人每月拿接近4000元工资还觉得钱不够花的今天,我真的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巨大的人群如何在城市中生活?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听妈妈说的,把这个孩子做的“坏事”历数。庆幸的是,爸爸显然更加意识到改变方法的迫切性。
是在同事们数次催促吃饭的电话中离开的,天已经全黑,但,第二天总归是应该有点希望的:他妈答应一个月不打他,不骂他。
第二天,作业仍然没有能做全。我没有吱声,她妈早上打电话来问,我撒了个谎。中午放学的时候,跟他汇报了我们的约定,也希望他相信自己,能做好。他没吱声,走了,下午,作业交来了。
真正的改变是从发生的一件让我恼火的事开始的。周五放学的时候,我听见x老师让ly到校门口去,cjh的爸爸在门口等他。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基于我对这个家长的理解,我知道他不会有什么好事,我是坚决反对家长插手孩子间的事情的。于是,我问了下大概的事情,让涉及的cjh、ly、lzq到办公室去等我,其他人放学。
事情也很简单,但足以让我恼火:cjh和ly到学校对面的小卖部去拿了人家3个溜溜球,共价值21元,三人一人分了一个,后来被人家发现,人家找cjh要钱,事情败露,cjh的家长要求ly分摊。调查的时候,lzq极力替自己辩白,说自己没有去,我很生气,“这就是所谓的好学生!坏点子出、风险不担、责任不担,一旦事发,只想全身而退,而不顾伙伴。”我没有理他,追问ly究竟拿了人家的东西没有。Ly承认了,我问怎么处理。他说他认10元。我追问钱从哪儿来?
“问妈妈要。”
“你妈妈问为什么要这个钱,你怎么说?”
“我实话实说。”
“想过你爸爸妈妈的感受吗?他们刚刚对你有了一点点希望。你却又做了这种事情,你有脑子没有?”
他不吱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样吧,我有个方案,你看行不行?”我顿了顿,他把头抬了起来,“我借你7块钱,这件事情暂时不告诉你爸妈,不过,你得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还我的钱。”
“做什么?”
“每天来帮我整理办公桌,还有教室里的讲台和后面的柜子。时间一个星期,如何?”
“好!”
我从零钱罐里数了7个硬币给他,“你可以走了。”
“我回家晚了,我怎么说?”
“我一会儿送你,就说我找你谈话的。”我没撒谎吧?
“哦。”
“你回去把事情再想一遍,写一份情况说明给我,写清楚自己错在哪。你走吧。”我给lzq留了个作业。
开车把两人送回了家,打了个电话给Ly的妈妈。
于是,周一,我一般比较凌乱的桌子被一个小男孩收拾得整整齐齐。
也真正从这件事开始,他变了,作业很少不完成,书写越来越认真,成绩也开始逐步上升。尽管中间还发生了许多到现在我也不明白地事情,甚至一度让我失控,但,在最危险的时候,我总是选择了相信他,有的时候已经不相信他了,但或许是出于对自己的做法的下意识的维护,就这样坚持下来了。学期结束,他的成绩由25分变成了78分,而这一次,他考了91分,并列全班第一名。
【第二个孩子】
Ljw的妈妈是到了这之后第一个给我做广告的人。开学后没有几天,中午放学,就遇到了他妈。他妈居然记得我,那天他又没有做作业,正在我内心挣扎着该怎么跟她说的时候,她却先开口了:“你怎么好呢?刘老师那么好,你却不好好学,你哥哥也是刘老师教的,他怎么就能考上大学呢,你怎么就不行呢。”攀谈之下,发现居然是一个前学生家长,后来改嫁,又生了现在这个孩子。
其实,最大的痛苦在于这些家长根本没有能力教育孩子,也真的没有时间教育孩子。网上常常有一些对于校信通的抱怨,主要纠结于收费是否偏高,老师发了多少多少条短信之类的问题上。其实,我当初对校信通是抱着支持的态度的,最大的优点是方便快捷,我厌恶老师动辄让家长到学校来,然后把家长像孙子一样训斥,(可怜,真正的孙子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训了。)重要的是,一个电话之后,影响了家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来了之后,却发现,并不是那么的紧急。至于,为什么不能家访、不能面谈、不能电话交流,其实,不是不可以,只是,有许多事情,无论你怎么做,总是会有人持着怀疑的目光的。你打他电话,他会嫌烦,说要开会,你去他家,他会琢磨你是不是想骗饭吃。照我说,如今的这个标准确实有些贵,但是,想想一学期下来也就四五十元,而如今免收了学费,相比较而言,还是少支出了的。但是,不客气地说,这笔费用,对于这些孩子家长来说,应该说是一笔负担。加上,学校搬迁至北边之后,来回的车费、中午吃饭,这些都是问题。去年冬天,每天早晨开车,看着寒风凛冽中,在电动车或者三轮车后面瑟瑟发抖的孩子们的时候,心里总是很难过。考虑到这些,我便没有推荐使用校信通,而是把用移动手机的家长拉入了我的飞信,其他的采取我手机发短信或者直接在家庭作业本上交流的形式。
扯远了,Ljw是名人。是名人自然也有一桩著名的事情:他的妈妈曾经因为他不爱学习、不写作业,用剪刀戳他,结果穿透了掌心,至今手上还有一个深深的疤痕。
对付这家伙的办法基本上是有点法西斯的,就是两个字:高压。首先用高压压制住他,让他不敢不,然后,适时再抛出一些绣球,引诱他,最后达到目标。这样做,是带有风险的,但效果往往会出奇地好。这也是许多家长会时不时地采用棍棒教育的原因:时间短,见效快。那么,该不该打孩子呢?举个例子,某年暑假,我在体育场踢球,突然有个男孩子跑过来问候我。我实在记不起他是谁了,他告诉我他是我的学生,现在已经是省内某知名高校的大二学生了。从一些人的人才观来看,无疑他是一个成功者,那天,他说了一句让我记忆犹新的话:“刘老师,我感谢你在操场上摔了我28个跟头,不然我就不会有今天。”我记起来了,就是这个孩子,当初上小学的时候怕做作业,为了不做作业,他先是挖坑埋了自己的练习册,后来有把我给他的教本也埋了,结果被发现了。我当时非常生气,他的脾气也够倔,我连摔了他28个跟头,才让他彻底服了。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用自己的女儿成功的个例建立了这个理论,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根据刚才的个例来让所有的老师都去练习摔跤呢?再举一例,我的邻居有户人家,父亲望子成龙,每逢假日就把孩子反锁在自家承包的鱼塘的小屋里读书,只要看见他走神就冲进去用树调抽。高二的时候,父亲被查出已经是肝癌晚期,医院已经让家属回家准备后事了,然而,他的儿子高考考上了北大的本硕连读,上学两年后,又被选派到新加坡学习、工作,还给他找了一个博士儿媳,让人神奇的是,这个父亲的并居然不治而愈。通过这个例子,是不是该让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准备一间黑屋子和一捆柳树条?
显然,这是不行的。教育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受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不相同的鲜活的生命,没有任何一套成功的教育经验可以普及到所有学生身上。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我觉得教育学中有一个最普遍的原则是我们应该把握的,那就是因材施教。
鲁迅先生笔下曾经谈到过扼杀儿童的两种方法是——“捧杀”和“棒杀”。所谓“捧杀”,就是过分地宠爱、溺爱,或不顾实际地拔苗助长,使孩子不能够健康地成长,古有仲永之伤,今有无数事例之证明。所谓“棒杀”,无外乎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不能够喻理于事,旁敲侧击、循循善诱,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结果和自己预想的背道而驰。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无论在实施惩罚教育还是实施赏识教育的时候,都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尤其是在实施惩罚的时候。
我们国家目前并没有对赋予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利,应该来说,这是一种立法缺陷。正式因为这一缺陷,导致了教师在教育时的一种缺失。就这个问题,我曾经请教过一个专家,他告诉我,惩罚和体罚其实方式方法没有区别,它们是以受教育者能否承受为依据的,而这样一个务虚的定义无疑封杀了教师的惩戒权利。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对孩子的惩戒应该由谁来实施呢?家长。
家长如何实施惩罚呢?读过毕淑敏老师的一篇文章《孩子,我为什么打你》,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我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所建树的时候,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殴打。……每一次打过你,我都陷入深深的自责。孩子,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残酷十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而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如何把握呢?看这句话,“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他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他们永远隔绝。……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惟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帮助他们快快长大。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读过或者读懂这段话,我知道的是,身边有许多家长其实存在这样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把打孩子作为发泄自己情绪的工具,发泄完了之后,又觉得对不住孩子,再用其他方式补偿。第二种,平时放任不管,偶尔想到了就打一顿,而孩子根本弄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被惩罚。期末考试前两周,他妈又来了,觉得没有希望。我笑了笑,说:“这样,你从今天开始别打他了。”他妈答应了。
尔后,我转过去跟他达成了一个协议:上学期期末考试25分,如果这学期能考到40分,我就在你的成绩单上写及格。结果出乎意料,他考了66分。
【我的语文课】
按照一般的教学进度,我的语文课肯定是赶不及了,但是,我调整了一下方法,个人觉得可能降低了难度,同时,也比较轻松,梳理了一下思路,以便今后能更加清晰一些:
相对来说,我周四、周五的课最多,自己累,孩子也累。作文课排在了周四上午的两节课。我就把我的语文课做了如下划分:
周一、周二、周三上午讲教材;
周一下午完成、订正《补充习题》等;
周四、周五是作文日。周四上午两节作文课,讲评上周习作、日记,或者当场完成一篇习作;周四下午上微机房,学生自行输入日记或者习作;周五上午使用我们自己编写的《读吧 写吧》教材,目的是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周五下午一部电影,有时间讨论一下。
语文课每周会有7-9课时,加上班会课,约10节课左右,我的课基本上都是班级的,还有美术、思品等,美术和思品共4课时,需要的话挤一挤也是可以挤出一些时间的。
每篇课文的学习相对比较简单,一般来说,每篇课文提出3个左右的问题,学生自由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然后完成单元预习单,单元整体分析1-2个课时。
这样弄了一个学期,就目前结果看,似乎是不错的,但有些地方还显得有些粗糙,需要进一步细化,并且,今后要有意识地进行文学积累。
就孩子们而言,无论是他们的态度还是能力,其实都有很大的上升的空间,他们可以做得更好;而我自己,在实施的之前的预案,其实可以做得更细致一些,实施中也应当可以更多的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反应,适时调整,毕竟班级人数少,是可以去尝试着做的。
所以,我想,孩子们,我们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