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反思.成长
临界知识,让你职场四两拨千金

临界知识,让你职场四两拨千金

作者: 梓梦微澜 | 来源:发表于2020-05-05 21:43 被阅读0次

    随着时代大潮的不断奔涌,社会发展的节奏不断加快,尤其是知识的更新换代更是领我们叹为观止: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库、区块链接、自媒体、5G时代......面对这些不断涌现的新事物,知识恐慌的焦虑步步紧逼。不少人在开始陷入埋头苦学都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尤其是冠状肺炎的这段时间,网络学习更是如火如荼,你要不去报几门课,都不好意思在家待这么长的假期。

    咋一看,我们这么高涨的学习热情,你都收获了什么?我猜你会说,收获了知识啊。或者说,我收获了充实的假期啊。但是我就是没听到有一个声音说我收获了能力。是的,任何不能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学习都是“耍流氓”。

    你真的会学习吗?还是在用低效率的勤奋感动自己?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这本书是成甲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尽力凝练出来的个人高效提升指南。这本书会让你摆脱“为什么学习了这么多仍旧过不好这一生”的困境,真心传授西天取经的奥秘,让你早日回头顺利上岸。

      01

    临界知识之妙

    问你一个无比老套的问题,这个问题从你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到离开大学的最后一天,你被问过千百次:你为什么学习?我想你的答案是获得知识。但是我想告诉你,你所学到的内容读到的书,只能算是获得了信息。没错,因为真正的知识是能够内化成为能力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普通的学习者用知识的数量建构认识,优秀的学习者用获取知识的速度构建认知,极致的学习者用知识的深度构建认知。

    你是哪一种呢?

    当你能够把外在的现象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其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时,那么你就掌握了临界知识。

    三国时期威震一方的“枭雄”曹操,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都议论纷纷:“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 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有的说:“把大象宰了,搁成一块一块的再秤。”曹操听了直摇头。 

    听到了这里,你是不是会喊一句:没文化,真可怕。难道,他们那些文武百官真的都没有读过书,肚子里都没有知识吗?我想,不是的。只是,他们所读的书都是圣贤书,是那些被束之高阁的知识,去无法指导我们的实际生活,所以在问题面前束手无策。

    当曹操的儿子,曹冲登场时,他说:“我有一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划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曹操微笑着点头,叫人按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却百官解决不了,一个七岁的小儿就能够轻而易举的解决?由此可见,见多识广和能力优秀是两码事。

    问题的本质是他们看待问题的思考的深度:当大家都在关注大象的体积时,目光永远停留在表面;而曹冲看到的是问题的本质,重量。最关键的是他还用到了水的浮力,这就是解决问题的临界知识,即深度思考后获得的认知规律。以后,是不是称其他重物的时候也可以沿用这样的方法呢?

      02

    二三法则,打造临界思维体系

    (1) 两种思维修炼道

    绿灯思维

    指的是积极地考虑新观点里有价值的地方。与此相对应的是,红灯思维。通常一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消极处理,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第一反应就是找理由反驳。

    张玲与刘丽是大学室友,她们一起找工作进公司。本来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大家在一个单位里可以互相照应,互相帮助。公司的老板对于员工的要求非常严格。一次,让牛丽去起草一个会议文稿,这对于中文专业毕业的她来说应该是很轻松的一件事。她十分迅速的完成了老板交代的事。可是,谁知道文件刚被老板看完,老板就拍案而起,大声训斥她工作敷衍能力差,令她退回重写。牛丽顿时就不干了,认为老板素质差,转身就走出了会议室。就这样,在公司还没有呆两周,就主动离职了。

    而张玲呢?同样的情景上演,她每次安静地把文件拿出来,开始思考问题所在,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次次下来,她的工作能力直线上升,然后业务能力也越来越强。几年后,张玲升职了。而牛丽,辗转了几个公司,依旧还是一名职员。

    如果牛丽能够意识到:我的成长来自“我的观点和行为”的改进提升,而别人对“我的观点和行为”提出意见,正是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得启发和成长的机会,那么她现在也会有更多的上升空间。我们面对问题,总是喜欢用“一刀切”来定论,如果能够换一种思路,运用“渐进理论”来指导自己,把一切事情的过程看成是一个发展进化的过程,那么一切将会大有不同。

    以慢为快:结硬寨,打呆杖

    在学习的这条路上,最终要的就是积累厚厚的底层基础,然后把各门学科融会贯通的能力。

    清朝的开元大将曾国藩就是一位严谨扎实的人,他带领湘军一路辗转大半个中国,为维护清朝政府的统治,抱定和太平军干到底的决心。其实,曾国藩本人论智谋不如他的学生李鸿章,论眼界也不如当时的左宗棠。但是,最后为什么曾国藩能够屡次围剿太平军?这主要得益于他的思维。

    湘军到了一个新地方以后马上扎营。选好关键要地后,无论严寒酷暑就立即修城墙,挖战壕。无论敌人怎样的引诱,他专注于挖壕沟,每驻扎一次就挖一天壕沟,把整个城市外围全都用壕沟隔断联系,断粮断水直到把敌人活活拖死。在这样的围追堵截下,太平军最后的都城天京也最后崩塌。

    二八原则告诉我们一定要把80%的时间花在最重要的20%的事情上,这样才能够真正高效的做到知识积累的突破和融汇贯通。

    (2) 三种方法提升术

      反思

    经常反思不仅能够让你及时发现知识误区,促进已有知识的融汇产生新知,最主要的是能够在反思中检验学习新知的运用好坏。所以,每日反思是已经被验证过的帮助自己成长十分有效的方法。

    最常见的就是写反思日记,它不是我们一日常规的流水记录,也不是经验的累计。而是要带着目标去反思。如果只有经验没有反思,经验可能让自己在错误的假设下越走越远,掉入惯性思维的误区。

    以教为学

    把教别人的过程作为自己帮助自己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进行自我督促,强化神经知识网络。此外,别人的各种反馈也会提升自我认知。所以,无论是进行社群互动、线上分享都是很能够帮助提高的方法。

    刻意练习

    要求我们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练习,要大量持续的练习。“一万小时定律”提出,在不断练习中知识的内化,把知识的记忆转化为肌肉的记忆,行动的记忆。让脑中知识变成行动的能力。

    结语

    在当今时代分工日益细化的时刻,我们需要的是把知识的宽度和知识的深度相结合。除了提升认知的效率,还应该有底层思维逻辑,形成看到问题的临界知识。诸葛亮的最聪明之处就在于能够“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种预见能力无比需要在临界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我们的元认知。从而起底事物的过去与未来。带着思考的学习,看透事物背后的底层逻辑和运作规律,你也可以四两拨千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临界知识,让你职场四两拨千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bv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