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心理
《二十二》|她们活着,至死不休

《二十二》|她们活着,至死不休

作者: 秘密梦红楼 | 来源:发表于2017-08-18 22:22 被阅读587次

    01

    新世相最近谈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儿童性侵。

    新闻里接二连三出现的性侵事件让我们知道,这些针对儿童的罪恶离普通大众并不遥远。

    《心理访谈》里谈到对一个人最大的伤害是什么?是性侵。

    深受其害的人说:

    “这种事儿,永远不会过去的。跟毒瘤一样,跟烙印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它就会冒出来,狠狠给你一下子。”

    改变韩国法律制度的电影《熔炉》中,受侵害的是一群孤立无援的聋哑儿童。极少有人关注他们的无声抵抗,直到有人记录并呈现他们的遭遇。

    02

    如果将厚重的民族屈辱感加诸难以启齿的性侵呢?

    是历经70载依然不愿提及,依然无法获得平静。

    她们被称为“ 慰安妇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时,日本政府及其军队强迫各国妇女充当日军的性奴隶。中国大约曾有20万受害女性。

    如今她们隐没在边远山区,和大多数孤苦的老人别无二致,说着别人听不懂的方言。

    几年前凤凰卫视《冷暖人生》做过一系列涉及“慰安妇”的节目,有寻找“慰安妇”的研究者,有被日军强奸殴打并囚禁的“慰安妇”,还有“慰安妇”生下的日本兵后代 。

    见过触目惊心的影像资料,从讲述者的口中知道了让人震惊心痛的屈辱历史。当我看到导演郭柯如此平静地呈现她们略显孤苦的暮年生活,我是不满足这样克制的叙述的。为什么不还原事实?为什么不更清晰地讲述她们经历过什么?

    有一条新闻说男子看《二十二》时笑场险被打。

    确实从一部电影的角度出发,《二十二》不够好看,大量的长镜头、空镜头让人觉得无聊。

    没多少人会耐心倾听一位九旬老人含混的只言片语。没多少人会关心一位不善言辞、晚景凄凉的耄耋老人缓慢琐碎的日常,以及深不可见的喜怒哀乐。

    相较之下,韩国电影《鬼乡》更符合人们对一部电影的期待,血淋淋的历史重演,更能引起人们的情绪。从影片质量上来说,《二十二》无法像《鬼乡》一样风靡全国。

    03

    影片中有一位老人令我印象深刻,她叫林爱兰,生活在海南。她是一位真正的红色娘子军,混入日军部队为共产党偷弹药,亲手杀过两个日本兵。

    遭到侵害后,终生不孕,领养了女儿,女儿出嫁后独自生活在养老院,活动范围就是屋里的床到门口的距离。

    九十多岁的老人,锐利的眼神中依然可以瞥见当年的刚烈顽强,两枚勋章被她视若珍宝。

    只有提到当年母亲被捆绑扔到河里的场景,她才几近落泪,闭口不谈。

    还有一位韩国老人,叫毛银梅,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她喜欢毛主席,丈夫喜欢白色的梅花。当初与母亲逃难至中国,后来母亲带着妹妹回到韩国,她被遗弃在中国。

    我们无法说对她们感同身受,有一位老人的儿媳妇令我感动。她说,我婆婆受过很多苦,现在她可以养养猫,孙辈们很喜欢她,会围着她叫奶奶,我觉得我婆婆现在挺幸福的。

    04

    九死一生、受尽屈辱逃离日军控制,回到家中迎接她们的是丈夫不明所以的质问:“你到外面去学坏,我以为你不晓得回来呢!”

    韦绍兰的女儿在自己被困期间死亡,回到家中发现自己怀了日本兵的孩子。遭到丈夫嫌弃之后,本想一死了之。却在婆婆劝阻下,苟且活了下来,生下了儿子罗善学。

    如今许多网友哭笑着羡慕地说,罗善学搁现在就是中日混血啊。

    可是在那个年代,他可能也曾想过,自己活着就是一种罪过,母亲赐予他的生命悲大于喜。他一直过着沮丧无望的人生,备受同乡歧视,弟弟甚至说过要雇人杀死他,未组建过家庭。

    哲学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任何一个问题对他来说,都是诘难。

    在周围人眼中他是日本人,可是他说着中国话生养在中国;

    他是中国母亲所生,身体里却又真切地流淌着日本人的血液;

    他受到所有人排挤,中国尚且作故乡,他处没有通途只有死路。

    05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中说,“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

    得知她们的遭遇后,没有人给予关怀和同情,只有无休止的冷眼非议、嫌弃侮辱和歧视排斥,导致幸存者对自己的遭遇保持沉默。

    这些隐秘深山大川,远在天涯海角的沉默的“慰安妇”是如何被人知晓的呢?

    不得不提的是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在我们看不到的20多年里,他与夫人陈丽菲教授及学生合力做“慰安妇”问题研究,为幸存老人做口述史。

    此外还有与时间抗争的“中国慰安妇民间调查第一人”张双兵,以及电影纪录片《二十二年》导演郭柯。

    这些人把她们看得很重要,她们的经历有人愿意躬身倾听,带着理解和尊重。电影中没有呈现的是这些年近百岁的老人时隔70多年,在这些素不相识的人面前嚎啕大哭,倾吐一生的屈辱。

    有人疑惑地问导演为什么电影呈现地如此平静?没有戏剧般的冲突,也没有体现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导演郭柯说:“大悲无泪,听过吗?很多东西真正到极致,是平静的。”

    看到这些老人依然或穷苦或孤独,这些志愿者们甚至会自责:“如果知道这么多年介入却没有改善老人生活,当初不如不打扰他们?”

    但是所有的懂得都是从知道开始的。

    06

    日本留学生米田麻衣说,“如果面对那些厄运,我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可是老人却说:“人生只愁命短不愁穷,这世界这么好,那么红红火火,现在我们都没想死”。

    我们无法描绘她们所经历的人生况味,何况在如此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面前?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死亡,我们描绘不出,她们何其之大,又何其之小。

    阿多尼斯说,童年是让你能够忍受暮年的那股力量。

    当她们满脸皱纹垂在死亡边缘,唱起童年的歌谣,想起遥远而美好的记忆。生命中少有的温情其实早就被残酷的命运撕得粉碎,但她们顽强地活着,维持着与生命最后的友好。

    “我不信上帝,不信有比世间更好的所在”。

    她们留着这条命看白雪皑皑,看春回大地,至死不休。

    电影开头和结尾,老人的葬礼在锣鼓鞭炮声中进行着,人群熙熙攘攘、清冷漠然。

    无人知晓她们的过去,无人谈论她们的悲欢,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除了曾临痛苦深渊,她们一生平凡简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二》|她们活着,至死不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dz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