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某人某事,完全在你的意料之外,你会感到诧异,继而想摸清它的来龙去脉;当某人某事,完全在你的意料之中,你又会觉得太稀松平常,不想再继续了解下去。而在一堂课当中呢?我们教师的每一堂课是在学生的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经过多年的课改,很多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我们教学行为中沉淀下来,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经验和理论体系,因此,教师们接到一门课,刚开始学生还兴趣高涨,不出一个星期却平静下来了,过不了多久甚至还会产生厌烦情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环节都已经在学生的意料之中,他们已经把老师的“三板斧”摸透了。为了避免“黔驴技穷”,更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于是乎,课堂教学还得不断研究,不断改革。可怎么改呢?当然是要先去学习了。
可是老师们在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经验之后,却发现:这些经验并不能完全应用于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之中,甚至有些地方会格格不入。怎么办呢?于是,“学习—思考—研磨—实践—总结—形成教学模式”就成了老师们课改工作的常态。可改着改着,问题又来了,一种教学模式刚成熟却又陷入了老套,学生又熟悉了你的“套路”,又提不起兴趣,又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于是,又得去寻找更好的、更有效果的教学方法,接着又是新一轮的“学习—思考—研磨—实践—总结—形成教学模式”。老师们的课改就这样循环往复着,许多老师忙到最后,课改经验学了一大堆,总结的教学模式一大堆,想想应该能改出效果了吧,反而却陷入了更多的迷茫之中:哪一种教学方法好?哪一种教学模式更有用?就成了悬在许多老师头上的一个巨大的问号。接着就有许多老师觉得课改非常累,而且相当“鸡肋”,确实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些干脆就直接丢开课改,沿用老办法去上课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就是许多老师在课改中遇到了“瓶颈”期,这是很正常的,大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瓶颈”期。这就需要老师们先从自己的课改过程中找问题,咱们就从“课改前、课改中、课改后”三个方面来分析分析。
课改前当然需要去学习,这一点也是无可厚非的。可大多数老师都不是有方向,有取舍地去学习的,而是全盘拿来主义。好不好,能不能用,全都是先拿回来再说。可拿回来又怎么样呢?当然会受到生源、学情、教育环境的影响,无法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方向,失去了课改的切入点,改得茫无头绪,最终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大量人力,却看不到课堂改革的效果。
由于课改前没有取舍,课改中当然也就漏洞百出了。这就相当于先把学来的东西给自己做了一个“套”,然后往自己的课堂上生搬硬套。这没套上去还没关系,一套上去就发现有很多地方格格不入,那么再改一改,调整一下吧。于是“思考—研磨—实践”开始了,可这个套子已经固定在那里了,这边调整了,那边的问题又露出来了,那边调整了,这边的问题又露出来了。最后是又忙又乱、焦头烂额,回头瞧瞧所有拿回来的教学模式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最终一事无成。那么既然改不好,就全部丢掉吧,也不行,实在是有点可惜,毕竟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况且也不是没有收获,先将就着用吧。于是老师们的课改改得很“凑和”并且“得过且过”。
再说课改后。老师们既然改都改了,也研究了不少心得和理论了,那么就该总结一下,能创出属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了吧。也不能,拿到的一大堆零散的教学模式显得非常凌乱,于是东拼西凑,勉强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可这个模式真的能经得起推敲吗?不能,因为这是老师们踏着别人的脚步,跟着别人的影子改出来的一个“四不像”的东西,拿出来糊弄糊弄人还可以,假如真的要去用、去推广,却又感觉缺失了些什么,毕竟里面有别人教学模式的影子,而且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东西。既然不成熟,那就悄悄收起来吧,也不行,总不能告诉别人自己辛苦了好久却是东拼西凑的吧,这又是一个面子问题,既然大家都在改,大家都能改,自己为什么不能,是能力不行吗?总不能让别人瞧不起吧,那么勉强上吧,于是就让自己和自己的课改成果一起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说到这里就有许多老师问了,既然你说课改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到底怎么改才行?到底要创一个什么模式?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课改必须改,但不能有固定的模式!这个没有固定模式不是说上课就是完全没有模式,毫无头绪地乱上一气,而是不能有固定模式的限制。没有固定模式限制也就是说,可能老师们的这节课是用这种模式上的,到下节课就要使用另外一种模式;也可能一节课按照这种模式上着上着,出现了临时问题或突发状况,又得改用其他教学模式里的环节。
可能说到这里有很多老师已经明白了。对,我说的就是“教无定法”,这里暂且把它称之为“大融合多选择”教学模式,这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最高境界。武侠小说里不是说功夫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固定的招式吗?我们把所有创新出来的教学模式比作不同的武术流派,那么各个模式里的环节、措施就是武功招式,课堂里面出现的所有问题就是老师们要拿下的对手,课堂就好比我们带着学生去解决掉这些对手。那么,你知道对手会在什么时候对我们打出一拳、踢出一脚吗?你知道对手会从什么方向突然刺出一剑吗?当然不知道。那么你用固定的招式去对战并不固定招式的对手你会取得胜利吗?当然也不会。或许你可以把课堂中会出现的所有问题当成对手已知的招式,在备课的过程中思虑得非常周密,但你能保证在你在固定模式的课堂之中不会出现突发状况?就算不会有突发状况,你能保证不会出现你所没有见到过和想到过的新的问题?
这就是我们很多老师为什么会把一些课堂教学改革的公开课、示范课当成一场秀、一场表演的问题所在了。这些上公开课、示范课的老师无非是提前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都演示一遍,然后找到问题的招式所在,上课只需要按固定的套路拆招罢了。学生呢,又怎么样?他们也只不过是配合老师把这堂课演下去给后边听课的老师看罢了。一堂看似完美无暇、理念先进、模式新颖的公开课、示范课,背后的常态课呢?还能照着这个这个模式和套路演下去吗?还会有这节课这样出彩并且高潮此起彼伏的效果吗?我想大家都知道不会,上过了公开课、示范课之后,所有的常态课就都恢复了本来面目,因为大家拿的都是自己所创出来的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怎么会每堂课都这样用呢。我们再反过来想一想,就算这个老师的常态课每节课都是和公开课、示范课一样上的,难道每节课都是会在同一时间,同一节点出现问题吗?当然不会,他们还是要做各种各样的调整。
所以,教无定法、大象无形,功夫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招式、心中也无招式,那么招式在哪里呢?在对战的一念之间。这个道理对课堂教学改革来说,同样适用。
那么,“大融合多选择”的教学模式就是随意上课,不用课改,不用创新教学模式了吗?
不是这样的,课堂教学改革还是必须改,课堂教学模式也必须创新,我们老师可千万不要因“教无定法”而剑走偏锋,钻了牛角尖。更不要全盘否认我们多年来积累的课改成果。学习好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教学模式是我们课改的必经之路,只有把这条路走稳了,脚踏实了才能实现“大融合多选择”的最高境界。如果脱离了学习经验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大融合多选择”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实践当中也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下面我就针对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第一,“大融合多选择”的前题仍然是学习好的教学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不但要学,而且要更多地学;不但要学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好的教学模式,还要学别人失败的经历和得到的教训。只有不断地学才能开阔我们的眼界,拓展我们的思路,提高我们的认识,发现我们的不足,知道什么能用、什么不能用。但在学的同时不能是囫囵吞枣地学,不能用拿来主义学,而是要有思考、有取舍,有角度地去学。“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决定高度”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不断地博取众长,我们才能发现真正属于自己,并且符合本校、本班学情,适合当地教学环境的课改之路,为自己后续的课改实施形成完整的思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大融合多选择”仍然要求去创新。这里说的创新依然是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学习—思考—研磨—实践—总结—形成教学模式”的路不但要走,而且还得继续走扎实。但不能再如以前那样照猫画虎、邯郸学步地去走,而是要在各种教学模式的大力揉合下,以符合本校、本班学情,适合当地教学环境的思路一步一个脚印、一个策略一个策略、一个教学环节一个教学环节地去创新,最终建立自己的教学环节、教学策略库,在不同内容、不同学情、不同教学环境下能够自由组合,形成一个“大融合多选择”的教学模式。
为了具体说明 “大融合多选择”的教学模式请看下面的思维导图:
为什么有许多老师在课改中遇到了“瓶颈”?那么又当如何去打破这个“瓶颈”?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以后,教学环节就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有多种选择,而在每一个环节又有多种教学策略可以选择。随后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这个整体思路采取不同的组合来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在遇到突发问题和突发状况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随时调取相应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策略来应对。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老师的课好像是这种教学模式又好像是那种教学模式,这节课是这种教学模式,下节课又是另外一种教学模式,但至始至终都有教学模式存在,这样的课就可以称作“大融合多选择”的教学模式。
第三,“大融合多选择”仍然要求总结、锤炼、展示。没有总结、锤炼、反思是不能形成教师的教学理论体系的,也就使得老师们把自己所做的一切课堂教学改革变成了一场游戏,所有课改成果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付之东流。所以总结、提炼、反思能让老师们对自己所做的教学环节、策略的研究有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同时发现在课改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并把它们记录下来,沉淀在自己日常教学行为当中,久而久之,老师们身上凝聚的教学策略越来越多,拿出来、用起来也会得心应手,那么这个时候也不要保留,把这些方法、经验通过论文、公开课、示范课展示出去,让更多的人参与、分析、思考,哪怕是一点失败的经验,也能给别的老师一些借鉴和参考,或者还会因潜在因素变化而在别人的课堂上生根开花。最后就是应该给自己所创新出来的教学模式安一个高大上的名称了,具体安什么名称,还是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吧。
第四,“大融合多选择”要求我们老师具有更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极强的教学方法、策略的整合能力。我这里所指的能力,不是老师们能把一堂课完完整整地上下来,或者仅仅拿出一两项得心应手的环节和策略这么简单。而是在前面“学习—思考—研磨—实践—总结—形成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能把一堂课的模式打破进行重新构架,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能力。这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并不赞成老师们上一堂精心准备的示范课、公开课,为什么很多老师把这些课称之为“表演课”的原因。我们在这里提倡的是:示范课、公开课要让老师毫无准备地去上,临时性地去上。课改做了那么久,学习探索了那么多,对于一个优秀的老师来说,一堂课已经不在话下了吧!更何况能成为一名老师,最起码的知识体系在脑海里应该是有的吧。如果真的拿不下来,那么好吧,继续从“学习—思考—研磨—实践—总结—形成教学模式”开始,乖乖地去做吧。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再从自己的教学理念,课堂的驾驭能力,教学环节、策略的选择,教学成果的展示这些角度去看自己的课改,就能发现自己是不是储备了大量的教学模式、环节、策略、理论等等。同时也就能发现自己的常态课是怎样上的,日常课改是怎样做的,是不是有新意,是不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每次“学习—思考—研磨—实践—总结—形成教学模式” 的过程只能产出一种模式、环节或者方法,而庞大的教学模式、策略储备是需要无数次这样的、反复的过程得来的。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更是会遇到“瓶颈”期的,那么如何打破“瓶颈”,就需要老师们一步一个脚印,一条路一条路地去走,不要怕摔跤,不要怕跌到,哪怕这条路上布满荆棘,无论走得多么艰难。只要我们肯把头低下来,坚持走下去,走得多了定能蹚出一条光明大道。当有一天,我们的老师在学生和其他老师的心目中成为“张语文”、“王数学”、“李英语”、“赵化学”……这样专家型老师的时候,你的课改就算成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