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带领单位的同志在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在百家讲坛讲授的系列节目《苏轼》。
同志们都能按照规定的时间来到规定的场所,静静的聆听、领略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风范。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不论是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政治方面的情怀,生活方面的浪漫,他都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集大成者。他留给后世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文学艺术的高峰,是哲学的深刻见地。历经千年,苏东坡不仅活在中国人的心中,甚而漂洋过海,在外国人的心中扎下了根。
苏东坡不仅是我们的偶像,更是我们心中做人的标准,是中国人的典型代表,它是一种集体人格的见证。
王安石实行变法的时候,苏轼曾经给宋神宗上过万言书,在那个时候他的政见和立场是和司马光一致的,反对变法,反对新法。但是他的反对只对事不对人,是设身处地的为人民为朝廷考虑。
当变法失败之后,司马光成为当朝宰相,重新启用了因变法而流放的苏东坡,一下子从黄州团练副使成为了翰林大学士,当朝三品大员。回到朝廷之后,之于“差役法”和“免疫法”,苏轼和司马光据理力争,一心为底层的老百姓考虑。
“忧国不谋身”,为了国家大事,为了上层的决策,不至于一步走错步步走错,失之毫厘而谬之千里。面对恩人,他站在了老百姓这一边,为江山社稷考虑,为底层民生考虑,忧国忧民之情怀,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既然做不稳京官,那就到地方去做一个爱民的官吧!在徐州,上任之初便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水面高出城墙根儿两丈有余,身在一线,不舍昼夜,筑长堤护墙,派渔船稳水,甚至借用了禁军,终于等得洪水消退。出于长远之考虑,而后在城外又修得长堤,以抵御未来之洪水。为纪念这一盛事,苏辙黄庭坚陈师道志文祝贺,苦干实干加巧干,可谓浪漫的实干家。
在杭州期间,疏浚西湖,淘淤泥建长堤,解决了多年的水患,治理了环境污染,增加了百姓的收入,形成古往今来为世子们所称道的“三潭印月”“苏堤春晓”名胜古迹。而一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仿若神来之笔,把西湖的山光水色刻画的淋漓尽致,实在是居功至伟。
每天在西湖的岸边办公,处理公事,看水光山色,俯碧波荡漾,傍晚漫步灵隐寺,骑马匹回家,生活灵动浪漫至极。而在扇面上画画写诗处理商人与雇主之间的纠纷,真的是诗意至极了。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这就是苏东坡,这就是苏轼,面对朝廷的百般刁难,面对生活的千疮百孔,他都能活出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风采。
当代文化学者余秋雨给文化下的定义: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他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我想苏东坡就是我们集体人格的代表,是我们须仰视才见的人格代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