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巴黎圣母院失火了,令我惊异;
上海一个小男孩,与母亲争执,激怒之下从芦浦大桥上打开车门,翻栏杆跳了下去。其母呼天抢地,视频令人惊到目瞪口呆,无法用语言描述!
我习惯每周给孩子讲一下本周大新闻。我一直以为自己的教育方式,还称得上过得去。可是我家读中学的孩子,竟说我采取的是“侮辱式教育”,讲了某常青藤大学的女生,在与母亲争执之后,从楼上跳了下去。然后,为了让我认识这个问题,给我发了一篇文章《章子怡吐槽女儿长得丑:这种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噩梦》。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里,章子怡多次吐槽女儿醒醒,“颜值不在线”。文章还举例说,袁咏仪(歌星吧)说过:“女儿会吸走妈妈的美貌”,章子怡略带惆怅地说:“她拿走了我的美貌,也没漂亮到哪去啊!”
再看看章子怡是如何吐槽女儿的鼻梁的:“当初做B超看到她的鼻子是翘的,结果生下来一看,报错了吧!我和汪峰的鼻子都很挺,她的鼻子却非常扁平。”
下面又端上几碗热乎乎的心灵鸡汤:周国平在《不想长大》一文中说:“孩子的心灵远比我们所认为的要细腻得多,敏锐得多,千万不要低估。”
某某漫画《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责骂带来的伤口是无形的。身边最亲的人带给孩子的“低温烫伤”,可能一生一世都无法痊愈。
常青藤高校的故事是这样的,女儿是名校博士,母亲一直对她要求非常严苛。这一次母亲去看望她,又因为一些小事指责她,女儿冷冷地问:
“我是不是永远都没办法让你满意?”
母亲的致命回答是这样的:“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
女儿二话没说,从阳台一跃而下。
结论是:“父母一句口头禅,孩子内伤三十年”。
乖乖,真实伤不起!
敬受教!!!
看了如此惊悚的文章,如此煽情的内容,我哪敢为自己辩解什么,赶紧彻底回忆、梳理一下我讲错了什么,好吧,由近及远。有这么几件小事,能与“侮辱式教育”挂的上:
1、孩子拧毛巾,与我方向不一致。我说过几次,要向这个方向拧,他一直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拧,没有改。我知道一说他就不高兴。
2、洗手,我说要认真洗。他总是用手捏一点水似的,敷衍一下过去。
3、吃饭低头。这最能与“侮辱式教育”挂上钩了。我屡次提醒,吃饭时,要偶尔抬起头来,男子汉大丈夫,要把握全局,目视远方。你看你,一直低着头,低眉顺眼的,像个什么样。后来讲多了,我就搞出来个说法来。吃饭低头,就像“大财主家的小媳妇”,小媳妇刚过门,没有什么资历、位置,吃饭时都不敢抬头,怕见人。你就试着偶尔抬起头嘛!我希望用这种“强刺激”的说教,试图改善。
4、经常看起来,无精打采,似乎是学习累的。我就说过有的同学,看起来就很有朝气。或者是学习压力大,学习疲惫吧。
5、动不动就关上门,进房间了。我就半开玩笑说“你加入了‘关门党’了吧。其实,我也知道, 很多同学在家里都是这样的。”
其实,孩子优点是很多的。作为大人,就是想,看到了孩子某方面有不足——哪怕就是大人片面的观点认为那是不足——,也还是希望他能去改善,去完善自己。但是现在的孩子仿佛都不能说了,数落一下,内伤半个月。一句口头禅,内伤三十年。
整体回想起来,大概再没有说别的什么了。
然后,为了自辩,我就说了,我从小还被你爹爹经常罚跪地下呢。我还不是如此强悍地生活过来了,心理强悍是最重要的。再说了,别人说的对与不对,你还是可以择善而从呢。怎么就被伤到了呢?我们现在,社会上,公司里,工作这么多年,谁爱伤谁伤去,或者怼回去,或者不放心上。是仙人掌,要么不去摸,要么烧掉它的毛刺。人的心理坚强、心理坚韧,相当重要,我们的承受力要强大,要能够不被任何语言的伤害所击倒。不要内伤三十年了,三十分钟就要让它烟消云散。转念之间,就要让它随风而去。
能让别人影响到自己,那是因为自身不够强悍。
每个人都喜欢为自己说理,让我继续:我一个老同学,一直在镇上中学带高中主课,踢打学生乃是正常之事,扇两巴掌乃是家常便饭——我这两年不知道,他还是不是敢于延续这种“野蛮”的教学作风了。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一直奉为圭臬。不要以为所有学生,都怒不可遏,不是。有不少家长就这么交代:“某老师,某某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就给我打。”在农村,没有家长会说,“某老师,好好呵护我的孩子哦。”也没有听说,某个孩子要从哪里跳下去。那样的孩子,转身就会笑起来,“看什么看,不疼。我虽然不及格,但比你40分强多了。”“你上次还挨打三巴掌呢”。锤炼出来的是,强悍的心理,不可摧毁的自尊。
如今,我东土大唐的孩子们,越来越娇贵了。男孩子女孩子,不能经风,不能经雨,不能爬山,不能越野……让我又想到那些在练滑轮的孩子们了。头盔、手套、护腕、护肘、护膝……简直就是以前讽刺美国大兵的话,武装到了牙齿,能练出什么水平不得而知。我那时候,掌、肘、胳膊、臀部、大腿,哪里都受过N次伤,除了一双溜冰鞋,再无别的任何防护,技术也没练出来。
现在的孩子 ,会爬树吗?敢下水吗?敢探险吗?敢走夜路吗?啥也不敢了,“呵护式教育”培养的都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雨。
我忽然认为,“挫折教育”或许不必语数英重要,但起码要比“政史地”重要,不可或缺啊。要教会学生如何听取别人的讲话,别人的讽刺,别人的指责,别人的责骂,什么该吸取,什么该过滤,什么该反驳,什么该深思。也许,一个学期安排这么一节课就够,但是忽视了,真实不应该啊。
怎么才能使孩子具有足以适应社会适应人生的强悍心理呢?完全依靠自身历练吗?还是家长学校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何增强孩子的适应性,如何打造坚韧而强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课程,真的不是可有可无。
回到章子怡的故事,希望她的女儿不要把她母亲的话当做自己 “一生的噩梦”,这种文章的作者夸大其词,耸人听闻,捧着鸡汤到处送。我更希望看到章子怡的女儿长大了,笑谈自己眼睛比母亲的美,嘴巴比母亲长得秀气,要是鼻子再翘一点,就是中国第五大美人了,而不是可怜兮兮的找一个高高的阳台。
“挫折教育”的教材是应该打开看一看了。
我是在进行“侮辱式教育”吗?
网友评论